
0人評分過此書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現代的伎倆早在幾千年前就被古人用過了!
發現情況不妙假裝拉肚子撤退、一言不合就打群架鬥毆
應酬到一半尿遁術×廣告不實欺敵法×打不過就加入軟身骨
這些古人不只會爾虞我詐,也不是每天忙著打打殺殺,
他們能想到的計謀比八點檔演的還有創意!
▎帶兵打仗靠猴子怎麼贏?丟香蕉皮嗎?
南宋時有少數民族起義反抗朝廷,趙通受命率軍征剿,
敵方營寨建在崖壁邊,因地勢險惡,敵方恃險不加防備,
趙通便命人抓捕附近大量的猴子,在猴子背上綑上浸了油的麻草,
趁機攀上險峻的峭壁,背上有火的「猴兵」在營寨上竄下跳,
敵軍在撲火時更驚嚇到猴子,猴群越發失控的亂竄在敵營中,
火燒敵寨以奇險之計大敗敵方,輕鬆取得勝利,
畢竟誰能想到,猴子竟是作戰取勝的關鍵呢?
▎非主流成語典
草船借箭、圖窮匕見、胯下之辱、鞠躬盡瘁……
這些成語的典故相信你已經熟到不能再熟、也聽到不想再聽,
「斗酒彘肩」是吃肉喝酒的意思嗎?如火如荼是在講顏色又紅又白?
這些雖然考試不一定會考,但知道了就是比較厲害!
【大樹將軍】
大樹…將軍……?這也能算一個成語?我書讀得少你不要騙我!
原來「大樹將軍」指的是東漢名將馮異之稱號,
馮異為人謙遜,當軍中人人吆喝炫耀自己戰功多麼卓越時,
他只是在一旁的大樹下遠離紛爭,也從不邀功、爭功,
每有戰功也是盡歸功於部下,受將士愛戴,因此稱作「大樹將軍」,
劉秀稱帝後,縱使有人嫉妒馮異兵權過重加以挑撥君臣關係,
他的品行也深得皇帝信任,被視為軍人的楷模。
【網開三面】
商湯在推翻夏桀之前,某天遇到一個獵人布下四面的網來獵捕禽獸,
仁慈的湯認為這樣所有的飛禽走獸不就都被一網打盡了嗎?
於是命獵人將網的三面撤掉,只留下一面來捕捉獵物,
商湯仁慈的美名感動了南方各諸侯,紛紛歸順湯,湯得以討伐夏桀。
等等,不是「網開一面」嗎?三面怎麼變成一面?那兩面哪去了?
──反正後人就這麼把三面濃縮成一面了嘛!
【本書特色】:
本書收錄歷史上著名的戰爭、軍事策略、用兵之計,包括耳熟能詳的三國時期軍師的謀略、史上最奇巧的作戰方法、與軍事相關的歷史典故等等,更以成語典故旁徵博引,並以步兵和騎兵戰術策略加以說明,讓讀者了解古代戰爭的背景,以及軍事謀略對戰爭的關鍵影響。
發現情況不妙假裝拉肚子撤退、一言不合就打群架鬥毆
應酬到一半尿遁術×廣告不實欺敵法×打不過就加入軟身骨
這些古人不只會爾虞我詐,也不是每天忙著打打殺殺,
他們能想到的計謀比八點檔演的還有創意!
▎帶兵打仗靠猴子怎麼贏?丟香蕉皮嗎?
南宋時有少數民族起義反抗朝廷,趙通受命率軍征剿,
敵方營寨建在崖壁邊,因地勢險惡,敵方恃險不加防備,
趙通便命人抓捕附近大量的猴子,在猴子背上綑上浸了油的麻草,
趁機攀上險峻的峭壁,背上有火的「猴兵」在營寨上竄下跳,
敵軍在撲火時更驚嚇到猴子,猴群越發失控的亂竄在敵營中,
火燒敵寨以奇險之計大敗敵方,輕鬆取得勝利,
畢竟誰能想到,猴子竟是作戰取勝的關鍵呢?
▎非主流成語典
草船借箭、圖窮匕見、胯下之辱、鞠躬盡瘁……
這些成語的典故相信你已經熟到不能再熟、也聽到不想再聽,
「斗酒彘肩」是吃肉喝酒的意思嗎?如火如荼是在講顏色又紅又白?
這些雖然考試不一定會考,但知道了就是比較厲害!
【大樹將軍】
大樹…將軍……?這也能算一個成語?我書讀得少你不要騙我!
原來「大樹將軍」指的是東漢名將馮異之稱號,
馮異為人謙遜,當軍中人人吆喝炫耀自己戰功多麼卓越時,
他只是在一旁的大樹下遠離紛爭,也從不邀功、爭功,
每有戰功也是盡歸功於部下,受將士愛戴,因此稱作「大樹將軍」,
劉秀稱帝後,縱使有人嫉妒馮異兵權過重加以挑撥君臣關係,
他的品行也深得皇帝信任,被視為軍人的楷模。
【網開三面】
商湯在推翻夏桀之前,某天遇到一個獵人布下四面的網來獵捕禽獸,
仁慈的湯認為這樣所有的飛禽走獸不就都被一網打盡了嗎?
於是命獵人將網的三面撤掉,只留下一面來捕捉獵物,
商湯仁慈的美名感動了南方各諸侯,紛紛歸順湯,湯得以討伐夏桀。
等等,不是「網開一面」嗎?三面怎麼變成一面?那兩面哪去了?
──反正後人就這麼把三面濃縮成一面了嘛!
【本書特色】:
本書收錄歷史上著名的戰爭、軍事策略、用兵之計,包括耳熟能詳的三國時期軍師的謀略、史上最奇巧的作戰方法、與軍事相關的歷史典故等等,更以成語典故旁徵博引,並以步兵和騎兵戰術策略加以說明,讓讀者了解古代戰爭的背景,以及軍事謀略對戰爭的關鍵影響。
-
一、軍事韜略
-
弦高獻牛退秦軍
-
晏嬰智挫晉謀
-
晉楚城濮之戰
-
曹劌避銳擊惰勝齊軍
-
晉軍山敗強秦
-
專諸刺殺吳王僚
-
曹劌進兵待三鼓
-
陳軫說服秦惠王
-
公子光刺殺吳王僚
-
趙括輕出長平關
-
勾踐蒸粟還糧
-
田豫濃煙欺敵
-
晉獻公假道滅虢
-
孫武演陣斬姬
-
孫武助吳破強楚
-
王翦大破楚軍
-
趙襄子水淹智伯
-
孫臏伐魏救韓
-
勾踐滅亡吳國
-
陳平巧計突圍
-
漢高祖未戰先算取英布
-
劉邦雲夢擒韓信
-
韓信背水列陣滅趙國
-
韓信一書降燕國
-
周亞夫逸兵平叛賊
-
周亞夫大破七國兵
-
項羽破釜沉舟敗章邯
-
周亞夫治軍嚴明
-
曹操乘亂除二袁
-
曹操智解白馬之圍
-
曹操平定馬韓之亂
-
曹操神速破烏桓
-
諸葛亮草船借箭
-
諸葛亮氣死周瑜
-
諸葛亮撫琴退魏兵
-
諸葛亮智取漢中
-
諸葛亮守信為本
-
諸葛亮兵出隴上搶割新麥
-
諸葛亮七擒孟獲
-
諸葛亮巧計退曹兵
-
孫策占據江東
-
王戎墮廁保命
-
司馬懿神速擒孟達
-
關羽大意失荊州
-
陸遜從容退江東
-
劉備因怒伐吳敗夷陵
-
馬援巧借地形平諸羌
-
失街亭馬謖喪命
-
周瑜縱火戰赤壁
-
黃忠計斬夏侯淵
-
苻堅兵敗淝水
-
長繩繳械斬叛軍
-
李世民逼父反隋
-
李世民智退突厥兵
-
王德用不戰而勝
-
武則天剷除異己
-
隋煬帝兵敗高麗國
-
隋文帝先備後戰滅陳國
-
李世民尋機破薛軍
-
狄青歡宴候捷報
-
叛軍死於曹瑋的一笑
-
畢再遇懸羊擊鼓
-
耶律休哥大敗曹彬
-
元昊火燒野草退遼兵
-
清風山好漢戲秦明
-
金軍兵敗泗州城
-
韓世忠征討劉忠
-
曹瑋智破西夏兵
-
「猴兵」火燒敵寨
-
岳飛施計廢劉豫
-
岳飛大敗匪寇
-
王佐斷臂說文龍
-
辛棄疾千里奔襲擒叛徒
-
狄青擲錢穩軍心
-
李從珂與後唐興亡
-
成吉思汗識破詭計
-
-
二、軍事典故
-
網開三面
-
同心同德
-
脣亡齒寒
-
退避三舍
-
居安思危
-
如火如荼
-
百步穿楊
-
同仇敵愾
-
干戈化玉帛
-
止戈為武
-
圖窮匕見
-
完璧歸趙
-
紙上談兵
-
聲東擊西
-
傷弓之鳥
-
畫蛇添足
-
田光能劍
-
人微權輕
-
困獸猶鬥
-
先發制人
-
項莊舞劍
-
約法三章
-
舌卷齊城
-
投筆從戎
-
多多益善
-
李廣射虎
-
運籌帷幄
-
堅壁清野
-
人自為戰
-
暗度陳倉
-
胯下之辱
-
匹夫之勇
-
大樹將軍
-
驕兵必敗
-
斗酒彘肩
-
斬將刈旗
-
短兵相接
-
馬革裹屍
-
兵不厭詐
-
投鞭斷流
-
聞雞起舞
-
中流擊楫
-
金城湯池
-
飲醇自醉
-
-
三、戰術策略
-
步兵陣法
-
騎兵戰術
-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