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古人是怎麼發現針灸經脈及建立理論? 針灸在面對強勢西方醫學的挑戰下,有什麼重大變革? 本書展現了近年來流行的跨領域合作研究方式,以醫學理論搭配歷史學研究方法,激盪出醫療史的新視角。作者透過中國古代醫學文獻典籍,重新闡釋傳統針灸的概念理論,以理解不同時代的學術環境如何影響針灸理論的發展,並進一步為重要人物為主軸,審視針灸及中醫將如何突破傳統而呈現出多元方向與溝通中西的現代模式。 作者簡介: 張樹劍醫學博士,曾旅歐行醫有年。現任職山東中醫藥大學教授,兼任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理事、中國針灸學會文獻專業委員會委員、《中醫典籍與文化》學術集刊執行主編等職。 研究領域為針灸學術史、醫療社會史、醫學科技史等,兼事臨床,針藥兼擅,尤以針刀最為擅長。出版論著有《中國針灸思想史論》、《明堂深許》、《民國針灸學術史研究要論》等。
- 「養生方技叢書」總序
- 緒論──從概念到理論到學術史
-
上編 概念與理論流變
-
第一章 論經脈
-
第一節 經脈形態──觀察與想像
-
第二節 經脈數目──因天而數
-
-
第二章 論身形
-
第一節 經 筋
-
第二節 四 海
-
第三節 骨 節
-
-
第三章 論腧穴
-
第一節 基於體表解剖與觸診的腧穴形態
-
第二節 「三百六十五穴」背後的腧穴觀
-
第三節 從自然現象到腧穴的「八風」
-
第四節 阿是取穴法
-
第五節 根結標本──腧穴效應的表達
-
-
第四章 論刺法
-
第一節 鑱針之由來與早期經脈思想
-
第二節 「損益」思想與針刺補瀉
-
第三節 守神、本神、治神
-
第四節 從律管候氣到針刺候氣
-
第五節 治亂──導氣
-
第六節 驅邪──守機
-
-
第五章 針灸理論與概念的觀念再識與解析
-
第一節 針灸理論概念的基本觀念再識
-
第二節 構建針灸理論的觀念基點──法天
-
-
-
下編 學術史專題討論
-
第六章 針灸的傳統──歷史與比較的視角
-
第七章 「子午流注」針法思想與金元針灸理論之固化
-
第八章 中藥歸經──容易迷失的導遊
-
第九章 宋代解剖圖及其立場
-
第十章 新舊之辯──1950年代朱璉「新針灸學」的浮沉
-
第十一章 針刺消毒史──曲折遭遇與社會反應
-
第十二章 對針灸「辨證論治」的討論
-
第十三章 由乾針的入侵與獨立談針灸概念、理論內涵之變革
-
第十四章 現代針灸臨床新學派背景與前景透視
-
- 徵引文獻
- 版權宣告
- 封 底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