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有一種愛是放手:《斷食善終》2,從第一手個案經驗、觀念迷思到法規醫療協同,拿回生命自主權,有尊嚴、無懼無憾的安詳離世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5/30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10431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善終並非遙不可及,條件是必須有所準備

第一手個案接觸經驗,最圓滿的生命自主實踐



拒絕無效醫療,傳達在宅善終、臨終照顧知識

期待走向善終的讀者最佳指引參考





摯親的死亡,其實是在教導我們怎麼活,也教導我們如何善終。



斷食往生並非創新而是復古,恢復人類固有的傳統,數十年來現代醫療的介入中斷了這種傳統,我有幸參與了一些菩薩的斷食往生過程,體會了自然死亡的圓滿無礙,期待人們經由學習重拾這種陪伴家人在家善終的能力,一旦開始,就能傳承下去。



寫作本書的目的是希望人們正視死亡議題,去除對死亡的恐懼,對未來一定要面對的死亡能夠擁有充分的知識,需要醫療抉擇的時候,能夠理性的判斷,做出正確的選擇。懂得在該放手的時候放手,懂得如何做好臨終的舒適照顧與陪伴,讓亡者安然離去,生者沒有遺憾。

——畢柳鶯醫師



◎特別撰文推薦——



本書具體呈現了畢柳鶯醫師對當前台灣生命臨終現場的反思,以及實際協助一些家庭以自主停止飲食(VSED)/停止人工餵食(SED) 走向善終之路的經驗,更大膽對醫界及社會提出許多建言。希望畢醫師這本書能夠協助家屬,從家屬本位和代理決定的壓力中解放出來,學習尊重生命末期者的醫療自主權。

——常佑康(台北慈濟醫院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醫師)



畢醫師協助母親與病人走向斷食、拔管而自然善終的經驗,讓我看見一位斷食善終的布道行者,一面柔軟堅定地向社會與醫療體制呼籲,一面慈悲積極地向病患與家屬提供解方。

畢醫師在書中援引各方證據與先進國家的作法,也分享拔管往生的細膩步驟,以及提供安寧居家護理所的支持系統,相信將接續帶動社會在安寧先進奠定的基礎上向前推進。

——羅耀明博士(生死關懷教育推廣協會副理事長)



畢醫師執筆完成《斷食善終》一書,大受好評。此後,許多受困的病人和家屬陸續找她求援,她總是盡心竭力幫忙,讓其達成自然善終、平和往生、生死兩安。隨著累積案例的增多,畢醫師決定再次動筆,用宏觀的視野,旁徵博引,匯總實例,完成這本體系完整、說理清楚的書——為眾生釋疑解惑,為自然善終奠定根基。

——吳育政(大林慈濟醫院麻醉醫師)



◎聯名好評推薦——

大師兄/《火來了,快跑》作者

李昆霖/佐見啦生技公司創辦人,「腦闆podcast」主持人

周志建/資深心理師,故事療癒作家

法律白話文運動

邱冠明/亞東醫院院長

張瑜鳯/章魚法官

畢恆達/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陳耀昌/醫師,《傀儡花》、《島嶼DNA》作者

賴其萬/和信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璞成健康心理學堂創辦人

(依姓氏筆劃排序)



///



生命的最後一哩路,如何善終?



畢柳鶯醫師出版了《斷食善終》之後,接到許多尋求她協助的個案,經常被問到,家裡的長輩害怕死亡,他們自己也害怕死亡,雖然有在家善終的想法,但是不知臨終時會有什麼痛苦,要如何照顧?也常有人詢問:哪些人適合斷食往生?斷食往生是餓死嗎?斷食往生是不是自殺?斷食往生合法嗎?斷食往生是否符合醫學倫理……



在接觸了許多個案及協助經驗之後,畢醫師深有感觸,動筆完成了這本兼顧台灣醫療現況思辨與如何自主善終經驗分享的珍貴讀本。



全書從台灣現代醫療的進程、全民健保的利與弊談起,探討無效醫療,醫病關係,斷食往生的法律與倫理問題;並有協助家屬陪伴老衰重症者斷食往生的經驗分享,包括執行細節、可能面對的疑問與困境、家屬的心情糾結與轉折、臨終靈性照顧到病人安詳往生的過程等,更援引許多國內外案例與先進作法,作為參照,對想要了解死亡,正確看待死亡的讀者,深有助益;書末並有陪伴斷食的家人感人的心聲,充滿生命共感價值。



畢醫師呼籲,我們要勇敢拒絕無效醫療,打破對死亡的禁忌;重拾失傳已久、照顧生命末期病人的知識與能力的「死亡識能」。不管是病人本身,或者是家屬,這一堂生命終點前的「生死課」,我們要學習做好「放手的抉擇」,找到「生命自主決定的善終權」。



讓我們開啟對生命與死亡的新視野,從如何提升死亡品質的觀念到如何執行善終的細節經驗;此書將帶給我們明確的指引,是一本知識與實用兼具的生死學好書。



善終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讓陪伴死亡變成像是奇異的恩典;願每一個生命都能在終點前得到善終的權利。
  • 序 期待「以病人為中心」的善終社會到來
  • 序 一本革命性的書
  • 自序 未知死,焉知生
  • 前言 「善終」即是「善生」
  • 第一章 現代醫療改變了死亡的面貌
    • 一、在家自然死是人類固有傳統
    • 二、一九六〇年代醫療大躍進的善與惡
    • 三、全民健康保險實施前與後
    • 四、生不如死的悲歌
    • 五、超高齡社會的挑戰
  • 第二章 找回生命自主權
    • 一、拒絕無效醫療
    • 二、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的實施與局限
    • 三、無意識者拔管善終流程
    • 四、管灌病人的餵食量問題
    • 五、病人自主權利法的精神與矛盾
    • 六、自主斷食往生過程
    • 七、善終法的孤兒
  • 第三章 生命是永續不死的能量
    • 一、放手的抉擇
    • 二、何處臨終
    • 三、臨終照護
    • 四、靈性照顧
    • 五、死後的世界
  • 第四章 病人、家屬、醫師的三角習題
    • 一、病人的迷思
    • 二、家屬的迷思
    • 三、醫師的迷思與枷鎖
    • 四、如何提高國人整體「死亡品質」
  • 第五章 斷食往生的法律與倫理面向
    • 一、「斷食往生」緣起
    • 二、哪些人適合斷食往生
    • 三、斷食往生是餓死嗎?
    • 四、斷食往生是不是自殺
    • 五、斷食往生的合法性
    • 六、斷食往生的倫理與宗教探討
  • 第六章 斷食往生個案整理分析
  • 後記 這是一場需要大家合作的社會運動
  • 附錄一 重症醫療現場
  • 附錄二 陪伴者的心聲
  • 附錄三 全國安寧資源地圖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