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翻譯科技發展與應用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11/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4458967

文化部計次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隨著科技的演進,線上神經機器翻譯系統已取代二十一世紀初的統計式翻譯系統,可處理的文本類型也放寬了。如今審視新型機器翻譯系統的優缺點,研究納入更多元的文本實例,比較差異,並援引翻譯學、語言學、認知心理學等理論,來做實證調查與研究分析。
本書所探討的機器翻譯主題較過去更寬廣,不限於機器翻譯教與學,分為三大部分:首先導論翻譯產業的變革與翻譯能力的調整,介紹人機協作翻譯。第二部分介紹後編輯的應用,比較技術文本、新聞報導與網站的機器翻譯後編輯策略,分析其風格差異。並以原文、機器翻譯、人工翻譯並列,交叉分析來教授機器翻譯後編輯。第三部分介紹前編輯的應用,探討控制性語言及其書寫特性,從語域理論來探究文本如何符合期待,如何改寫自然漢語的文本,增添可讀性及更容易理解。

本書特色
1. 市面上討論機器翻譯最先進的一本書。
2. 結合理論與實例,對實際翻譯幫助極大。
3. 適合專業譯者、對翻譯實作有興趣者、翻譯及語言科系師生閱讀。
  • 自序:回顧與前瞻 Preface: Looking back and ahead
  • I 導論 Introduction
    • 第一章 AI 時代翻譯生態的變與不變 The changed and unchanged aspects of the translation ecosystem in the AI era
    • 第二章 人機協作翻譯:複層式模組與特性 Human-computer tandem translation: A pluralistic mode and its features
  • II 機譯後編應用研究 Applied studies of MT post-editing
    • 第三章 跨文類機譯後編策略的差異 Strategic variation in MT post-editing across text types
    • 第四章 機譯後編者的主體性:學生後編風格差異之探究 Machine Translation post-editors’ subjectivity: A probe into stylistic differences in student post-editing
    • 第五章 交叉分析的認知學習:提升機譯後編學習成效 Empowering students’ learning of MT post-editing: Cross-analysis for cognitive learning
  • III 機譯前編應用研究 Applied studies of MT pre-editing
    • 第六章 促使網路有效溝通的機器翻譯前編 Pre-editing for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of MT on the web
    • 第七章 友善機器翻譯的網路文化文本改編:從語域角度探究 MT-friendly adaptation of web cultural texts: A register-specific probe
    • 第八章 強化網路機器翻譯的溝通效果:合作準則視角 Optimizing communication effect of web-based MT: A perspective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s
    • 第九章 補償前編不足資訊:副文本的背景知識效果 Compensation for informative inadequacy of pre-editing: Contextual effect of paratexts
  • 附錄 Appendix
  • 詞彙表 Glossary
  •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