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斯書分四部份,每部以一個主題為核心,分四章探討此一主題所涵蓋的問題。第一部分為「為什麼要教」。從人的「共相」與「別相」開始說起;然後論及人性的發展,人格的提升,生活的改善,與文化的創造;最後根據中國文化的源流探討教育的本質與精神。第二部的問題是「教什麼」,這是教育內容的問題。從中西的論點與實際討論教育內容的抉擇、知識問題和課程問題,並對課程的理論架構,一再討論。第三部份為「誰來教」,討論教育者及其任務。在這個問題之下,作者一反常經,把家庭、學校、社會中的教育者列在同等的地位,賦予同等重要的教育任務,並舉述各類教育者的準備教育。第四部為「怎樣教」,這是有關教學法的問題。在這方面,作者首先把注意力放在學習者身上,然後以較多的篇幅討論對方法的運用和對學習效果的評量。
- 自 序
- 緒 論
-
第一部 為什麼要教
-
第一章 從人說起
-
第一節 人的共相
-
第二節 人的別相
-
-
第二章 發展人性提昇人格
-
第一節 人性的發展
-
第二節 人格的提昇
-
第三節 可敬的人格
-
-
第三章 改善生活創造文化
-
第一節 物質生活
-
第二節 精神生活
-
第三節 群體生活
-
第四節 理想的生活
-
-
第四章 教育的本質與精神
-
第一節 天道與人道
-
第二節 和序長化
-
-
-
第二部 教什麼
-
第五章 教育內容的史實與論點
-
第一節 傳統的觀點和事實
-
第二節 現代的論點及變化
-
-
第六章 教育內容的抉擇
-
第一節 必須針對的兩個前提
-
第二節 選材的領域
-
-
第七章 定義與知識問題及教材類別
-
第一節 定義與知識問題
-
第二節 材料類別
-
-
第八章 課程與待決的問題
-
第一節 課程
-
第二節 課程中待決的問題
-
-
-
第三部 誰來教
-
第九章 家庭中的教育者
-
第一節 當然的教育者
-
第二節 代替及關係的教育者
-
第三節 家庭教育者任務的特性
-
-
第十章 學校裡的教育者
-
第一節 教師
-
第二節 行政人員
-
第三節 學校教育者任務的特性
-
-
第十一章 社會中的教育者
-
第一節 學校教育與社會交互作用的變化
-
第二節 著作者報導者與演示者
-
第三節 社會中教育者任務的特性
-
-
第十二章 教育者的準備教育
-
第一節 親長教育
-
第二節 師範教育
-
第三節 教育影響者的教育
-
-
-
第四部 怎樣教
-
第十三章 從了解學習者開始
-
第一節 學習的基本因素
-
第二節 學習的心理狀況
-
第三節 學習者的偏失
-
-
第十四章 把握教學的要點
-
第一節 有效學習的心智活動
-
第二節 教師對教學應有的覺察
-
-
第十五章 教學方法的應用與改進
-
第一節 教學方法之改進的事實
-
第二節 教學方法之靈活的運用
-
第三節 方法之試驗與改進
-
-
第十六章 學習成績考查與教育評量
-
第一節 學習成績考查
-
第二節 教育評量
-
-
- 主要參考書(本書所用本)
- 版權宣告
- 封 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