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收錄論文計十一篇,書評與資料介紹共六篇,都四十五萬言。
論文所涉從天下觀到山東、山西之分野,從鄉里聚落到壁畫發展,雖似漫無涯際,實則皆以探究秦漢政治與社會生活之關係為重心。拙稿言天下觀、皇帝制度,意在說明中國中心之天下觀如何形成,皇帝又如何而為「萬物之樞機」(董仲舒語)。
談孝廉身分背景、律令學,行政中之「故事」與「便宜從事」,則在顯示社會菁英化為官僚與行政運作之特色。尋繹山 東、山西之分野變化、以見政治發展如何影響地域區劃。
談聚族里居,論徙民與遷徙刑,皆在顯現政府措施不容違背社會之基本結構與特性。
東漢壁畫流行,從中央到地方官府、學校多取道德典型為題材,即使墓中壁畫亦不例外。
這現象深切反映儒教傳統如何在政府與士子儒生努力之下,深入人心。
總之,各篇所論雖有不同,用意則一。
論文所涉從天下觀到山東、山西之分野,從鄉里聚落到壁畫發展,雖似漫無涯際,實則皆以探究秦漢政治與社會生活之關係為重心。拙稿言天下觀、皇帝制度,意在說明中國中心之天下觀如何形成,皇帝又如何而為「萬物之樞機」(董仲舒語)。
談孝廉身分背景、律令學,行政中之「故事」與「便宜從事」,則在顯示社會菁英化為官僚與行政運作之特色。尋繹山 東、山西之分野變化、以見政治發展如何影響地域區劃。
談聚族里居,論徙民與遷徙刑,皆在顯現政府措施不容違背社會之基本結構與特性。
東漢壁畫流行,從中央到地方官府、學校多取道德典型為題材,即使墓中壁畫亦不例外。
這現象深切反映儒教傳統如何在政府與士子儒生努力之下,深入人心。
總之,各篇所論雖有不同,用意則一。
- 二版說明
- 自 序
-
甲部 論 著
-
天下一家──傳統中國天下觀的形成
-
中國皇帝制度的建立與發展
-
試釋漢代的關東、關西與山東、山西
-
東漢察舉孝廉的年齡限制
-
東漢孝廉的身分背景
-
漢代的父老、僤與聚族里居──「漢侍廷里父老僤買田約束石券」讀記
-
秦漢的律令學──兼論曹魏律博士的出現
-
「秦胡」小議──讀新出居延漢簡札記
-
從「如故事」和「便宜從事」看漢代行政中的經常與權變
-
從安土重遷論秦漢時代的徙民與遷徙刑
-
漢代壁畫的發展和壁畫墓
-
-
乙部 資料介紹與書評
-
雲夢秦簡簡介──附:對〈為吏之道〉及墓主喜職務性質的臆測
-
王著《漢代文明》簡介
-
畢漢思《漢代官僚制度》評介
-
漢代中國與羅馬關係的再省察──拉西克著〈羅馬東方貿易新探〉讀記
-
對近代簡牘著錄方式的回顧和期望
-
秦漢簡牘與帛書研究文獻目錄(1905~1985)
-
- 版權宣告
- 封 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