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最重要靈性導師奧修為現代人量身打造的十四堂身心靈療癒課
最切合現代人實際需求的靜心指導
「我的方法被描述為進入心的途徑,但這並不是真的。
心會帶給你各種不同的想像、幻象、錯覺與甜蜜的夢
-─卻不能給你真理。
真理隱藏在心與頭腦的背後:
它就在你的意識覺知之中,既不在頭腦也不在心。」
想像雙眼輕闔的靜心者,他以蓮花坐姿盤坐,優雅的身軀傳遞著寧靜與放鬆……這是每一位被工作、家庭、瑣事煩擾的現代人夢想中的畫面。但是靜心大師——奧修明白地告訴你,這種靜心法對大腦常常被五百個念頭抓住的現代人不管用,只會帶來挫折與失望。
首先,現代人承受太多的壓力及強烈情緒:憤怒、失望、傷心、寂寞、恐懼和不安全感……當這些情緒及壓力沒有適當地被抒發出來時,它們就會被迫深埋在「身體—頭腦」的結構,受到壓抑的情緒也會阻礙了我們真正覺知的能力、主宰了我們的生活,甚至把靜坐這門簡單的藝術變成折磨!
奧修說,在處理日常生活的挑戰與世界的問題這方面,頭腦擁有巨大的創造性潛能。然而,我們不把頭腦當作幫助我們的僕人,反而讓它成為生命的主宰。日日夜夜,大腦的野心、信仰系統與詮釋統治著我們。我們因此與其他異於自己的頭腦產生衝突,到了夜晚仍重溫衝突,或是計劃明天的衝突,擾亂睡眠與夢境。人人都希望有一個關閉大腦、讓它好好休息的方法!
本書中,奧修教導提出適合步調快速、深受壓力的現代科學性法門,更符合現代人的真正需求,讓你即刻得到轉化!
身體常常和頭腦不同調,讓人覺得身體懸在那裡,必須攜帶著它,好像變成一個創傷。本書教導的方法則是讓你在進入真正的「如如不動」(inaction)之前,以「動」(action)作為開端!像是急速的呼吸法、有意識的宣泄、扭動、舞蹈……這時真正的放鬆才會自然發生。
靜心,就是關閉頭腦的開關。頭腦的開關不是強迫,也不是充滿異國情調的儀式,而是了解、警覺,以及健康的幽默感。靜心能帶來更敏銳、放鬆、富有創造力的頭腦,將獨一無二的才智發揮到極致。
奧修對內在蛻變科學做出革命性貢獻,他提出的靜心方法特別切合當代生活的快速步調。本書將介紹為了初步釋放身心累積的壓力而設計的「奧修活躍式靜心」,靜心者可以更容易地將寂靜、無念、放鬆的經驗融入日常生活。
最切合現代人實際需求的靜心指導
「我的方法被描述為進入心的途徑,但這並不是真的。
心會帶給你各種不同的想像、幻象、錯覺與甜蜜的夢
-─卻不能給你真理。
真理隱藏在心與頭腦的背後:
它就在你的意識覺知之中,既不在頭腦也不在心。」
想像雙眼輕闔的靜心者,他以蓮花坐姿盤坐,優雅的身軀傳遞著寧靜與放鬆……這是每一位被工作、家庭、瑣事煩擾的現代人夢想中的畫面。但是靜心大師——奧修明白地告訴你,這種靜心法對大腦常常被五百個念頭抓住的現代人不管用,只會帶來挫折與失望。
首先,現代人承受太多的壓力及強烈情緒:憤怒、失望、傷心、寂寞、恐懼和不安全感……當這些情緒及壓力沒有適當地被抒發出來時,它們就會被迫深埋在「身體—頭腦」的結構,受到壓抑的情緒也會阻礙了我們真正覺知的能力、主宰了我們的生活,甚至把靜坐這門簡單的藝術變成折磨!
奧修說,在處理日常生活的挑戰與世界的問題這方面,頭腦擁有巨大的創造性潛能。然而,我們不把頭腦當作幫助我們的僕人,反而讓它成為生命的主宰。日日夜夜,大腦的野心、信仰系統與詮釋統治著我們。我們因此與其他異於自己的頭腦產生衝突,到了夜晚仍重溫衝突,或是計劃明天的衝突,擾亂睡眠與夢境。人人都希望有一個關閉大腦、讓它好好休息的方法!
本書中,奧修教導提出適合步調快速、深受壓力的現代科學性法門,更符合現代人的真正需求,讓你即刻得到轉化!
身體常常和頭腦不同調,讓人覺得身體懸在那裡,必須攜帶著它,好像變成一個創傷。本書教導的方法則是讓你在進入真正的「如如不動」(inaction)之前,以「動」(action)作為開端!像是急速的呼吸法、有意識的宣泄、扭動、舞蹈……這時真正的放鬆才會自然發生。
靜心,就是關閉頭腦的開關。頭腦的開關不是強迫,也不是充滿異國情調的儀式,而是了解、警覺,以及健康的幽默感。靜心能帶來更敏銳、放鬆、富有創造力的頭腦,將獨一無二的才智發揮到極致。
奧修對內在蛻變科學做出革命性貢獻,他提出的靜心方法特別切合當代生活的快速步調。本書將介紹為了初步釋放身心累積的壓力而設計的「奧修活躍式靜心」,靜心者可以更容易地將寂靜、無念、放鬆的經驗融入日常生活。
- 1 靜心是什麼?
- 2 靜心是你的本性
- 3 靜心與成就失效
- 4 療癒身體與靈魂的分裂
- 5 靜心是生活,不是生計
- 6 至褔(Bliss)是目標,靜心是方法
- 7 每個人生來就是神祕家
- 8 頭腦是個話匣子
- 9 頭腦是個社會現象
- 10 頭腦思考;靜心知曉
- 11 諸佛心理學
- 12 是自我覺知,不是自我意識
- 13 奧修為現代人設計的活躍式靜心
- 14 回答靜心者的問題
- ◆是否可能不使用任何技巧來靜心?
- ◆為什麼還要創造新的靜心技巧,例如「亢達里尼靜心」或「動態淨心」,即便傳統上已經有來自瑜伽、蘇菲、佛教等數百種技巧了?
- ◆每當我感到比平時更安住於中心、更覺知時,我就不會覺得有任何問題,但是當我不再安住中心時,老問題又回來了,而且看起來甚至更大。這是壓抑嗎?
- ◆西方心理學家說,靜心是一種主觀現象,因此能針對它做的心理學研究不多,你同意嗎?
- ◆克里希那穆提說所有的瑜伽修煉、所有的靜心技巧都像是藥物——它們會製造出化學變化,因此製造出經驗。請問你的看法。
- ◆昨天在坐禪的時候,我感覺到自己的頭被一根棍子打了一下,但是當時並沒有人打我。那是沒有魔法的魔法?
- ◆我體內有太多性能量滚滾燃燒著。當我跳舞的時候,有時候憤怒升起,我覺得自己好像要殺死全世界似的,我快受不了了!請解釋如何讓這股能量獲得創造性的出口。
- ◆一個人可能帶著絕對、全然的強度完全沉浸在做一件事——例如做些動態淨心技巧——而同時又保持是一個分開的、分離的觀照者嗎?
- ◆過去我似乎可以靜心。一種美好的、寧靜的、透明的狀態總會從某處降臨,我假設這就是静心吧。現在,除了疾速奔馳的頭腦之外什麼都沒有發生。這是怎麼回事?
- 附錄 奧修那達布拉瑪靜心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