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清代科舉

出版日期
2023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193343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2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文化部計次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十年寒窗無人問」,科舉考試大不易
擠破頭、考到老,只求「一舉成名天下知」!

◆科舉考試有如過關斬將,要一路從地方考試考到皇帝面前
◆除了讀書人可以參加考試,會武功的人一樣有科舉
◆有考試就會有人作弊!但是清代科舉作弊,最嚴重竟然要處斬?
中國科舉制度始於隋唐,自此成為歷代統治者擇賢取士的重要管道,也是統治者用來安定政治、攏絡人才的工具,對中國歷史的發展可謂影響深遠。尤其發展至清一代,科考風氣持續盛行,為了金榜題名鐵飯碗,天下學子花招百出,因此科舉制度在相關規範及防弊措施上都發展的更為嚴謹、周全。只是隨著施行日久,終難避免出現制度僵化、徇私舞弊的情況,最後不敵時代變化,在改革聲浪中黯然退出歷史舞臺。
本書以「清代科舉」為論述中心,內容蒐羅廣袤、徵引有據,期能作為歷代科舉制度的概見,而且作者立意取材精要、用詞淺白,適合當作中國典章制度的入門書籍,幫助讀者認識科舉制度之大要。

◆針對清代科舉的制度、方法、時程、賞罰等內容全面介紹,可供歷史系師生、研究者參閱引用。
◆作者出生於清末,曾見證文試、武舉過程,亦曾聽聞前人講述,對科舉考試的描述多了一份特殊的臨場感。
◆作者自學鑽研清代科舉制度,並參閱故宮資料與相關文獻,故本書富含許多珍貴的資料。
  • 修訂三版說明
  • 再版自序
  • 初版毛序
  • 初版楊序
  • 初版自序
  • 前 言
  • 第一章 概說
  • 第二章 童試
    • 第一節 縣考
    • 第二節 府考
    • 第三節 院考
    • 第四節 秀才之名額
    • 第五節 秀才之權利及生活
  • 第三章 秀才階段之生員及各種考試
    • 第一節 歲考
    • 第二節 科考
    • 第三節 廩生 增生
    • 第四節 五貢 監生
  • 第四章 學政 教官
    • 第一節 學政
    • 第二節 教官
  • 第五章 鄉試
    • 第一節 鄉試之定制
    • 第二節 順天鄉試及各省鄉試
    • 第三節 舉人之名額
    • 第四節 鄉試之程序
    • 第五節 主考 監臨
    • 第六節 內外簾官
    • 第七節 貢院
    • 第八節 鄉試之場規
    • 第九節 考試之內容
    • 第十節 試卷之評閱
    • 第十一節 鄉試之放榜
    • 第十二節 試卷之磨勘
  • 第六章 舉人之大挑
  • 第七章 會試
  • 第八章 殿試
  • 第九章 傳臚大典
  • 第十章 朝考
  • 第十一章 金榜 殿試卷
    • 第一節 金榜
    • 第二節 殿試卷
  • 第十二章 翰林
  • 第十三章 清代歷科重要題名錄
  • 第十四章 科舉時代之教育機構
    • 第一節 學塾
    • 第二節 府州縣學
    • 第三節 國子監
    • 第四節 書院
    • 第五節 學校
  • 第十五章 八股文 試帖詩
    • 第一節 八股文
    • 第二節 試帖詩
  • 第十六章 特種考試
    • 第一節 博學鴻詞科
    • 第二節 經濟特科
  • 第十七章 停科舉後之各種考試
    • 第一節 考優拔貢與考職
    • 第二節 舉貢會考
    • 第三節 留學生考試
  • 第十八章 武試
    • 第一節 武童試
    • 第二節 武鄉試
    • 第三節 武會試
    • 第四節 武殿試
    • 第五節 武試及第人士之生活
    • 第六節 停罷武舉
  • 第十九章 繙譯考試
    • 第一節 童試
    • 第二節 鄉試
    • 第三節 會試
  • 第二十章 清代科場之弊案
  • 第二十一章 書後
  • 重編清代科舉書後
  • 後記
  • 圖片出處
  • 版權宣告
  • 封 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