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一條蜿蜒的河流:表演藝術研究與評論報導
對於喜歡聽故事的朋友們──這本書將告訴您,劇場中我們都耳熟能詳的前輩們,挑戰過哪些事,又是如何面對挑戰。在看似有點迢遠的那個年代,前輩們塑造了台灣表演藝術的豐富面貌,對我們今日的生態產生一定的影響。那些前輩的風華,我們都該知道。
對於想知道表演藝術秘密的朋友──這本書將告訴你,成功創作的訣竅究竟在哪裡。專業舞團及劇團的作品,為什麼會那麼吸引人們矚目?它們的取材又是如何地扣合著時代的脈動?這些表演的形式是如何產生的?這些問題,每個編創者的內心都曾自問過。本書將提供一個經驗交流的機會,透過創作過程的剖析,讓不同時代、不同領域的人互相映射與關照。
對於想知道更多表演藝術理論的朋友──這本書將提供一個當代劇場中不可或缺的「雙筒鏡」,一邊是「現象學」,另一邊是「符號學」,當代表演藝術的各種理論就在這兩個基礎上延展開來,表演實務也透過這個「雙筒鏡」得以洞見蘊藏在形式之中的多元內涵。
這本書的內容,就是一場知識性的表演藝術的呈現!
對於想知道表演藝術秘密的朋友──這本書將告訴你,成功創作的訣竅究竟在哪裡。專業舞團及劇團的作品,為什麼會那麼吸引人們矚目?它們的取材又是如何地扣合著時代的脈動?這些表演的形式是如何產生的?這些問題,每個編創者的內心都曾自問過。本書將提供一個經驗交流的機會,透過創作過程的剖析,讓不同時代、不同領域的人互相映射與關照。
對於想知道更多表演藝術理論的朋友──這本書將提供一個當代劇場中不可或缺的「雙筒鏡」,一邊是「現象學」,另一邊是「符號學」,當代表演藝術的各種理論就在這兩個基礎上延展開來,表演實務也透過這個「雙筒鏡」得以洞見蘊藏在形式之中的多元內涵。
這本書的內容,就是一場知識性的表演藝術的呈現!
-
第一篇 學術研究論文
-
The Inscriptions in the Body
-
Phenomenal Body: The Body as Motive
-
Exploring the Notion of Motive
-
戲曲《牡丹亭》中體現的文化內涵
-
《奼紫嫣紅》編舞技法與舞作結構分析
-
「六代舞」考
-
從初期儒家的思惟論知識的共有、公共及分享性
-
舞蹈意義的展現:以阿美族奇美社的樂舞為例
-
美的來源與本質:從初期儒家、初期道家、佛家核心義理以立論
-
即興創作
-
-
第二篇 舞蹈評論
-
找尋一個自己的城市:雲門舞集《看不見的城市》評論
-
新表現主義舞蹈劇場無可爭議的大師:碧娜包許《黑暗中的兩枝香煙》評論
-
繪事後素:體相舞蹈劇場《墨身》評論
-
深山密林與都市叢林中的潛行者:TAI身體劇場《深林》評論
-
人生走一回:行行製作《After Party》評論
-
穿流於歷史的縫隙之間:索拉舞蹈空間《平流層》評論
-
留取丹心照汗青:舞蹈的美與義
-
傳承與創新:《舞相13》的迴聲
-
舞展之後:平實的生活與時代的精神
-
越過地平線的歷程:台北越界舞團《傳說》及《心之安放》評論
-
-
第三篇 戲劇評論與報導
-
歌舞劇的創作與難題:羅北安專訪
-
設法打破第四面牆、大膽嘗試沒把握的事:房國彥專訪
-
視角、實驗性、觀察點:《復活、凡尼亞舅舅》實驗劇評
-
下一步,怎麼走:表演工作坊的評價意見之一
-
看環境與需求、談劇場的評價:表演工作坊的評價意見之二
-
處萬象、出擾攘、知所措:表演工作坊的評價意見之三
-
用往事勾勒出生命的輪廓:魅登峰劇團《鹽巴與味素》劇評
-
人生演變出活力:魅登峰的那些人那些事
-
人生特質開放呈現:彭雅玲與卓明是怎麼做的
-
如何看見「盲點」:綠光劇團《盲點的剪接》劇評
-
看舞台劇《駱駝祥子》體會原著精神:舒乙和李翔談老舍
-
晨星閃耀的紅色天空:《紅色的天空》劇評
-
一場知識分子的鬧劇:《一夫二主》劇評
-
台北藝術運動:中華舞蹈社抗爭事件本末
-
與生活連線的戲劇:李國修專訪
-
莎姆雷特的上海旋風:屏風表演班踏出的一步
-
如何欣賞丑角的藝術:英國「喬夫快樂」所承載的丑劇傳統
-
分享美好經驗、彌補文明盲點:《海山傳說—環》取材構思
-
如何對待生存期望:果陀劇場《台北動物人》劇評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62696874/97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