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 前言 兩種極端兼容並存的魅力
- 印度的4大祕密
- 序章 充滿多樣性的神祕國度
-
chapter 1 在兩條大河的流域
-
南亞人類的黎明
-
衛生整潔的都市
-
自古以來的沐浴習慣
-
文明衰亡是出於自然,還是人為?
-
雅利安人來了
-
自然崇拜成為信仰
-
前進恆河流域
-
種姓制度的開端
-
印度哲學的起源
-
十六國並立爭霸
-
宣揚慈悲為懷的佛教
-
注重苦修的耆那教
-
南印度的巨石文明
-
瓦爾那的權利和義務
-
大帝從西方來襲
-
以佛教教義治國
-
印度的偉人①耶若婆佉
-
-
chapter 2 沒有統一王朝的時代
-
希臘人在印度建立王國?
-
位於西北的遊牧國家
-
繁榮的交通樞紐
-
佛教的改革運動
-
從禁止偶像到佛像雕刻
-
東西橫貫德干的王朝
-
南印度的達羅毗荼人國家
-
連結羅馬和印度的海上路線
-
北印度崛起的新王朝
-
中國僧侶留學印度
-
古典文學的高峰
-
自然成形的印度教
-
兩大敘事詩
-
融合諸神的神
-
前往天竺的取經之旅
-
石窟寺院的盛行
-
印度教逐漸滲透南印度
-
朱羅王朝於南印度的盛世
-
北印度的拉傑普特人
-
祕密專欄①印度的食物和飲品
-
印度的偉人②婆羅摩笈多
-
-
chapter 3 伊斯蘭勢力進駐
-
來自阿富汗的侵略
-
奴隸成為一國之君?
-
亞歷山大第二
-
帖木兒進襲
-
伊斯蘭教的傳播
-
錫克教的創建
-
繁盛的伊斯蘭文化
-
德干與南印度的四個王國
-
大航海時代前的印度洋貿易
-
蒙兀兒帝國成立
-
帝國短暫滅絕
-
奠定帝國基礎的大帝
-
邁向皇帝集權
-
迎向全盛時期
-
貨幣經濟的發展
-
毗奢耶那伽羅王朝
-
非穆斯林的抗爭
-
帝國式微
-
蒙兀兒建築的傑作
-
印度的偉人③彈仙
-
-
chapter 4 英國的統治
-
西洋人渡海而來
-
外地被占領了!
-
殖民統治下的處境
-
普及的新價值觀
-
大暴動的結局
-
英屬印度成立
-
獨立運動的萌芽
-
殖民時期的經濟
-
祕密專欄②印度的時尚
-
印度的偉人④蒂普蘇丹
-
-
chapter 5 獨立與分裂
-
都已經支援戰爭了……
-
倡導「非暴力」的領袖
-
目標是完全獨立
-
我們自己來製鹽!
-
各懷鬼胎
-
擴大自治權後
-
第二次支援戰爭
-
退出印度
-
終於實現獨立
-
印度的偉人⑤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
-
-
chapter 6 大國的歷程
-
獨立國家的處世之道
-
未曾止歇的戰爭
-
政黨政治的第一步
-
問題百出的對外關係
-
第一次政權輪替
-
周邊版圖的變化
-
母子相繼遇刺
-
激化的內外宗教對立
-
展望世界
-
印度的偉人⑥薩雅吉・雷
-
印度的主要王國和王朝
-
祕密專欄③印度的國旗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