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竹清華人,譜寫清華的傳奇故事──
從北京清華到新竹清華,從新竹清華到兩岸清華。
.以平實的文筆,見證清華璀璨的發展。
.集纂眾所皆知的清華歷史,述說鮮為人知的清華軼事。
.以業餘校史研究者視角,弘揚清華人百年功業。
《水木清華——清華的故事》積累作者於新竹清華大學任教時期,梳理與清華有關之各種典故、事件與趣聞,共一百六十餘篇。第一部分即從國民政府遷台前北京清華說起,有北京清華簡史、庚子賠款與運用、歷任校長事紀、清華風雲人物及西南聯大二三事等內容;第二部分則聚焦新竹清華,有在台發展簡史、校園景觀地理與建物、傑出教師與校友、教學研究貢獻等說明;第三部分為兩岸清華,有各項名人與文化紀念會、兩岸校長面談、兩岸校友聚會、兩岸學術交流等互動,並附有胡適、林語堂、殷海光、梁實秋、錢穆等清華名人事蹟,展現清華大師如林的光輝過往。全書以故事性為主,偶有幽默風趣之語,加入個人情感與見解,展現對清華的熱愛。
│本書特色│
以業餘校史研究者的視角,條目回答方式的鋪陳,串起歷史的北京清華、發展中的新竹清華,密切互動的兩岸清華,並在筆墨中寄寓對未來的清華期許與祝福。
│誠摯推薦│
王汎森中研院院士│李弘祺清華大學榮休講座教授│林聖芬前中國時報社長│洪嘉聰聯華電子董事長│孫震前台灣大學校長│陳立白威剛科技董事長│黃榮村考試院院長│彭宗平前元智大學校長│劉兆玄前清華大學校長│潘文炎中技社董事長│蔡進步清華大學校友總會理事長
│推薦語│
「該書富故事性,交代近代中國教育史之核心大學之發展,內容雋永知識兼之,為近年來難得之作,其視野及識見,與校長治學之宏博相互輝映,是不可多得之著述。」──李弘祺清華大學榮休講座教授
「解讀清華前世今生,見證作育英才輩出,自強不息行勝於言,厚德載物無遠弗屆──強力推薦『清華的故事』。值得細讀,引發省思。」──林聖芬前中國時報社長
「寫清華故事,清新生動。令讀者對清華歷史和人物,及其彰現之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生出無限嚮往,有益於世道人心甚多。」──孫震前台灣大學校長
「史實廣詳,文筆流暢,而且短期內累積豐富,至深佩服。」──劉炯朗前清華大學校長
「陳力俊校長從清末民初清華、抗戰清華,講到兩岸清華,寫出國際級清華大學的源頭、風格、苦難、成就、與願景,以及清華大師們的風采與苦悶。本書百餘篇短故事更勾勒出,清華如何面對時代及兩岸變局,在科技與人文互動下,交織出一片多元卓越的迷人風景。」──黃榮村考試院院長
「水清木華的故事,橫跨一世紀。陳校長親自導覽北京和新竹清華園的人物傳奇與辦學密碼,見證清華的魅力;也為我熱愛的這所大學,添增另一頁美麗的篇章。」──彭宗平前元智大學校長
- 推薦語
- 《水清木華——清華的故事》增訂版序
- 《水清木華——清華的故事》自序
-
北京清華
-
清華簡史
-
清華學校成立經過
-
清華因何得名?
-
美國退還多索庚款興學始末
-
清廷駐美公使梁誠是促使美國退還庚款有功第一人嗎?
-
慈禧太后、袁世凱與美國退還多要的庚款的牽連
-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張之洞對清華有什麼貢獻?
-
清華基金沿革
-
1928年「中基會」改組始末
-
趙元任是第二屆直接留美生「榜眼」,「狀元」是誰?
-
胡適是清華校友嗎?對清華有什麼貢獻?
-
清華直接留美生為什麼南方人遠比北方人多?
-
何謂「清華大學早期特別生」,有哪些類別?包括那些名人?
-
何謂「稽勳留學生」,清華人中有哪些是「稽勳留學生」?
-
清華從一門一樓開始,有何歷史滄桑?
-
清華以「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為校訓是受誰影響?
-
清華以紫色為校色代表什麼?
-
清華的校徽
-
清華大學現行校歌由來與沿革
-
清華大學校歌註釋及佳評
-
清華第一任校長是誰?
-
清華學校第二任校長周詒春簡歷
-
清華早期任期最長的兩位校長周詒春與曹雲祥學經歷有何相似之處?
-
羅家倫校長在清華的興革與貢獻
-
正名國立清華大學的羅家倫校長為何與清華僅有兩年之緣?
-
震動學術界「國學院四大導師」是如何成局的?
-
「教授的教授」陳寅恪上課三不講是什麼?
-
「中國比較文學之父」吳宓與陳寅恪
-
「中國新學術的開拓者」王國維傳略
-
「百科全書式學者」梁啟超傳略
-
梁啟超為何鼓勵其二子梁思成與梁思永分別赴美研習建築學與考古人類學?
-
「漢語言學之父」趙元任傳略
-
「清華國學院」聘用李濟為講師始末
-
對日抗戰前清華學制沿革
-
1926年,清華成立17學系,有哪些特色與變遷
-
從1909到1929年,舊制清華留學生總體情況如何?
-
1929-1945國立清華大學時期,資助留學概況如何?
-
廈門大學為什麼有「南方清華之譽」?
-
西南聯大與清華有何淵源?現址為哪一所大學?
-
朱自清與清華的淵源為何?
-
附錄:「朱自清:文學教育與清華記憶」演講致詞
-
西南聯大校訓與校歌為何,有何緣由?
-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緣由與內容為何?
-
西南聯大二三事(一)——敘永分校
-
西南聯大二三事(二)——昆明「一二、一」事件
-
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八十一人中,有幾位清華校友?幾位清華教授?
-
為什麼清華在現代中國新詩發展中有不可磨滅的地位?
-
清華素無外交專業系所,而外交人才輩出,是由於甚麼因緣際會?代表性人物有誰?
-
附錄:「清華外交學人小傳」序
-
美國「中國通」第一人費正清與清華大學
-
1950年前清華大學物理系發展盛況
-
大陸中國物理學會認為對中國物理發展最有貢獻的五位物理學家都是清華人嗎?
-
「清華四大才子」有「天妒英才」之痛嗎?
-
中國科技界的三錢與清華有何淵源?
-
利用庚款清華基金留學美國一共有多少人?在中國現代化過程中扮演何種角色?
-
清華大學1929-1947年畢業生知多少
-
來台灣的清華1929-1947年畢業生成就一瞥
-
梅貽琦校長名言思緒源流與英譯
-
梅貽琦校長為什麼於1948年12月搭政府專機離開北京,從此永久告別清華園?
-
-
新竹清華
-
新竹清華建校經過
-
清華在台灣何時以「國立清華大學」為名運作?
-
新竹清華是否因持有清華創校大印而為兩岸清華正統?
-
清華大學庚款基金還存在嗎?它的孳息是怎麼分配的?
-
「清華大學基金」與「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
-
清華校地有多大?原來屬於那個單位?
-
成功湖是人工湖嗎?在日據時代有何用途?名稱由何而來?
-
「相思湖」因何而得名?有多大?
-
「昆明湖」因何而命名?有多大?
-
梅校長與新竹清華
-
梅貽琦校長曾兩任教育部長嗎?有何曲折?
-
「梅校長墓園」、「月涵亭」與「梅亭」是誰設計的?
-
梅貽琦校長與胡適先生莫逆之交
-
梅貽琦校長為何是兩岸清華永久校長?
-
兩岸清華「永久校長」梅貽琦治校理念
-
現存梅貽琦日記包含哪些時期,主要內容與出版情形如何?
-
梅貽琦校長身後哀榮
-
梅貽琦校長在新竹清華有何遺澤?
-
梅園故事說從頭
-
梅園二三事
-
新竹清華月涵亭中梅貽寶先生情文並茂題詞
-
梅貽琦校長與清華精神
-
新竹清華前五任校長有什麼共同點?
-
「父子雙傑 清華傳承」序言
-
中央研究院院長錢思亮清華情
-
沈君山前校長協助創立了幾個學院?
-
附錄:追思沈君山校長
-
播種的人:毛高文校長紀念展
-
清華最早的校園建築為何?小吃部何時完成?大草坪於何年闢建?
-
新竹清華建築第一人是誰?他有那些代表作?
-
見證校史的百齡堂
-
清華大禮堂的故事
-
教學大樓台達館啟用典禮致詞
-
清齋啟用典禮致詞
-
「校友體育館」啟用典禮致詞
-
學習資源中心旺宏館啟用典禮致詞
-
奕園揭幕典禮致詞
-
清華蝴蝶園
-
水木飛羽話清華與水清木華
-
清華歷史性與代表性的建築
-
清華校友捐贈紀念物或花木
-
清華校園公共藝術
-
學人宿舍動土典禮致詞
-
綠能館簽約與動土典禮致詞
-
清華創新育成大樓正文廣場揭幕儀式致詞
-
清華土地公廟開廟典禮致詞
-
「清華實驗室」啟用典禮致詞
-
羅丹大型銅雕「沉思者」揭幕典禮致詞
-
「天下雙分,清華居半」是什麼意思?
-
清華園的中央研究院院士
-
清華原科院、理學院、工學院第一屆畢業生都出了中研院院士,他們是誰?
-
數學系五十周年慶致詞
-
工學院四十周年慶致詞
-
「清華材料系」四十而不惑
-
「清華化工系四十周年慶」致詞
-
「清華科法十年」研討會致詞
-
1958-2014年清華各階畢業生人數演變
-
1958-2014年清華畢業生性別比演變
-
諾貝爾獎得主李遠哲在研究所讀書時,清華有多少學生?
-
清華物理系有一班出了三位中央研究院院士,他們是誰?各有甚麼專長?
-
「繁星計畫」是清華首先策劃的嗎?
-
「小清華」十年有成
-
清華名人堂開幕典禮致詞
-
-
兩岸清華
-
兩岸清華情
-
北京清華「新竹清華日」開幕典禮致詞
-
兩岸清華簽訂合作研究計畫協議書致詞
-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建校七十五周年紀念大會致詞
-
北加州清華校友慶祝創校百週年晚會致詞
-
2011年兩岸四地清華校友會午餐會致詞
-
2013年北加州校友餐會致詞
-
雲南師範大學參訪團歡迎會致詞
-
清華學院與清華國學院對談會致詞
-
憶清華名師演講會致詞
-
接待陳寅恪先生三位女公子與家屬致詞
-
馬約翰教授誕辰130周年紀念會致詞
-
馬約翰教授紀念會致詞
-
「清華校史上的政治學人」演講致詞
-
兩岸清華校長交流——兩岸清華一家親之一例
-
追思李恆德院士——兩岸清華一家親又一例
-
歡迎北京清華王希勤執行副校長一行晚宴致詞
-
「聯芯集成電路製造(廈門)有限公司」清華校友座談致詞
-
「一張照片,三次會面」——兩岸清華前校長交流佳話
-
廈門「清華海峽研究院交流會」致詞
-
附錄:岳南先生「《大學與大師》——清華校長梅貽琦和他的時代」序
-
附錄:岳南先生「《大學與大師》——清華校長梅貽琦傳」繁體字版序
-
附錄:「一代斯文——他們眼中的梅貽琦」座談會致詞
-
附錄:《一個時代的斯文》修訂版序
-
附錄:紀念黃延復教授兼為「梅貽琦校長逝世五十周年紀念會」文集序
-
附錄:2012兩岸清華研討會致詞
-
附錄:2013年兩岸清華合作研究成果發表會致詞
-
附錄:清華三亞數學論壇致詞
-
附錄:兩岸清華研究生論文發表會致詞: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
附錄:第二屆北京清華——頂新兩岸領袖生來訪
-
「百年追憶——王國維之女王東明回憶錄」序言
-
介紹岳南先生與梁帆女士記者會致詞
-
附錄:「梁任公來台百年紀念會」致詞
-
清華人在台灣:「東方隆美爾」孫立人
-
附錄:清華文武雙傑紀念會致詞
-
清華人在台灣:「文藝復興人」葉公超
-
胡適與「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
-
清華人在台灣:「一代哲人」胡適
-
清華人在台灣:「現代太史公」錢穆與家族
-
清華人在台灣:「幽默大師」林語堂
-
清華人在台灣:「文學大師」梁實秋
-
清華人在台灣:民主鬥士殷海光
-
- 後記
- 網上(部落格)附錄
- 主要參考書籍(以作者姓名筆畫為序)
- 圖片授權列表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