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冷戰格局下亞太安全體系的建立與「中日和平條約」之締結

出版日期
2022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7002872

文化部計次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中日和平條約》顧名思義是中華民國與日本兩國之間所簽署的雙邊條約;但事實上,卻是美國為了落實圍堵思維一手主導的產物。其目的在於有效封鎖共產主義在亞太地區的擴張。美國不僅要扶植中華民國政府能在台灣立足,更要杜絕日本與中共建交的可能性。故一部「中日和平條約」的簽約史,亦可視為是一部美國亞太安全體系建構史的縮影。為闡述此一三角互動的演變過程,本書聚焦於美國在幕後運籌帷幄的經緯;並從中華民國及日本兩國政府在美國所建構的安全體系中的定位及角色,重新省思和約得以成立的國際時代背景以及和約在確保中華民國政府的法統地位、強化台灣地區的安定、落實美國亞太安全體系所具的重大意義。
  • 山田辰雄序
  • 自序
  • 前言
  • 第一章 美國政府的圍堵思維與亞太地區冷戰脈絡的開展
    • 一、圍堵思維誕生的時代背景
      • (一)史達林對戰後國際社會的解讀
      • (二)邱吉爾的鐵幕演說與史達林的反擊
    • 二、戰後初期美國的扶植中國政策
      • (一)強化中國國民黨的執政地位
      • (二)警戒中國親蘇政權的成立
    • 三、美國對華政策的新布局與國共衝突下的東北接收
      • (一)停火協定與中共搶進關外
      • (二)東北接收與美蘇兩國的互動
    • 四、東北接收失控與中美關係生變
      • (一)蔣馬兩人對東北局勢觀察角度不一
      • (二)蔣美矛盾的根源
    • 五、圍堵思維與美國新亞太政策的成形
      • (一)圍堵思維下美國全球戰略的再出發
      • (二)東北局勢失控與美國對日媾和政策的新構思
      • (三)保留琉球與扶植日本政策的成形
      • (四)「棄中扶日」新政策的底定
  • 第二章 「舊金山和平條約」與美日同盟關係的建立
    • 一、戰後美國對日本的改造工程
      • (一)佔領初期的懲罰政策
      • (二)佔領初期的落實民主化
    • 二、美日關係化敵為友
      • (一)美國對日媾和政策的演變
      • (二)日本政府對媾和政策的態度
    • 三、美日同盟關係的建構
      • (一)日本政府對「舊金山和平條約」的認識與評價
      • (二)美日結盟與保守陣營的獨大
  • 第三章 韓戰前後美國政府之對「臺」政策與「中日和平條約」規劃
    • 一、戰後美國政府對「臺」政策的演變
      • (一)二戰後初期的對臺關注
      • (二)國共和談與「保臺論」的興起
      • (三)「保臺論」與「棄臺論」之間的搖擺
      • (四)反制中蘇接近與「棄臺論」的一度得勢
    • 二、「臺灣主權未定論」的成立始末
      • (一)中蘇結盟與新「保臺論」的再起
      • (二)韓戰與臺灣問題的國際化
      • (三)化解英國政府的牽制
    • 三、美國政府對「中日和平條約」的規劃
      • (一)對和平條約實施範圍的強制規範
      • (二)「吉田書簡」的誕生
      • (三)重新調整美、中、英、日的四角關係
  • 第四章 中華民國政府對媾和政策的構思
    • 一、戰後初期的媾和布局
      • (一)反對排蘇的全面媾和政策
      • (二)籌組對日和約審議會
      • (三)兩份合約草案的同異
    • 二、遷臺後的媾和政策
      • (一)以力求參與為首務
      • (二)以避談主權為主要訴求
    • 三、接受雙邊和約的簽訂方式
      • (一)美國政府的堅持
      • (二)堅守戰勝國地位的底線
  • 第五章 「中日和平條約」的簽訂與冷戰在亞太地區的新格局
    • 一、日本政府認知的中華民國政府
      • (一)河田烈的使命
      • (二)美國政府的仲介角色
    • 二、中華民國政府對媾和政策的訴求
      • (一)重視與「舊金山和平條約」的一致性
      • (二)和平條約得以「正名」之經緯
    • 三、逐步化解分歧
      • (一)強化和平條約中的國家定位
      • (二)確定格式統一
      • (三)接軌「舊金山和平條約」
    • 四、和平條約底定的轉機
      • (一)往事不宜再提
      • (二)以「同意紀錄」代替「議定書」
      • (三)美國政府的關切
    • 五、和平條約的時代意義
      • (一)確保中華民國政府的法統地位
      • (二)強化臺灣地區的安定
      • (三)落實美國政府的亞太安全體系
  • 結論
  • 附錄
  • 徵引書目
  • 索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