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寫給香港人的中國現代史‧下冊:從西安事變到新中國成立
作者
:
出版日期
:
2022/05/01
閱讀格式
:
PDF
ISBN
:
9789888760817
* 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是功?是過?
* 當年支持國民政府抗日的,原來是法西斯德國,而不是民主美國!美國竟然還是日本侵華的幫兇!
* 蔣介石認為國共談判貽誤戰機,是他戰敗的原因,但當初又為何力邀毛澤東到重慶,上門「欺騙」他?
近年兩岸史學界研究成果豐碩,尤其是迅速把蘇聯解密檔案翻譯為中文,為現代史許多課題,提供了重要參考資料。新的史料,帶來新的詮釋。本書作者徵引兩岸三地庫存的檔案、手稿、口述歷史、回憶錄、年譜、傳記、文獻、資料集、書籍、期刊、論文、報紙、網頁等,以更豐富的史料、更客觀公允的眼光,觀察和分析紛繁複雜的歷史現象,探尋到隱藏在背後的「內情」。
本書分為上中下三冊出版。下冊講述從西安事變到新中國成立這段歷史,時間約為一九三六年至一九四九年,正是中國處於對日抗戰,以及國共內戰的時期,而隨着新國的建立,中國擺脫了百多年來帝國主義的壓迫和不平等條約的桎梏,中國歷史展開了新的一頁!
* 當年支持國民政府抗日的,原來是法西斯德國,而不是民主美國!美國竟然還是日本侵華的幫兇!
* 蔣介石認為國共談判貽誤戰機,是他戰敗的原因,但當初又為何力邀毛澤東到重慶,上門「欺騙」他?
近年兩岸史學界研究成果豐碩,尤其是迅速把蘇聯解密檔案翻譯為中文,為現代史許多課題,提供了重要參考資料。新的史料,帶來新的詮釋。本書作者徵引兩岸三地庫存的檔案、手稿、口述歷史、回憶錄、年譜、傳記、文獻、資料集、書籍、期刊、論文、報紙、網頁等,以更豐富的史料、更客觀公允的眼光,觀察和分析紛繁複雜的歷史現象,探尋到隱藏在背後的「內情」。
本書分為上中下三冊出版。下冊講述從西安事變到新中國成立這段歷史,時間約為一九三六年至一九四九年,正是中國處於對日抗戰,以及國共內戰的時期,而隨着新國的建立,中國擺脫了百多年來帝國主義的壓迫和不平等條約的桎梏,中國歷史展開了新的一頁!
-
第十二章 西安事變與國共第二次合作
-
一、前言
-
二、全國要求團結抗日
-
三、蔣介石新「聯俄容共」政策的形成
-
四、蘇聯全球戰略下的援華抗日政策
-
五、中共統一戰線的演變
-
六、張學良的思想變化
-
七、西安事變經過
-
八、國共第二次合作
-
九、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影響
-
十、小結
-
-
第十三章 抗戰之前的國共談判
-
一、西安事變前國共接觸的四條渠道
-
二、國共莫斯科談判
-
三、國共南京談判
-
四、西安事變後之國共接觸
-
五、西安談判
-
六、杭州談判
-
七、第一次廬山談判
-
八、第二次廬山談判
-
九、第一次南京談判
-
十、第二次南京談判
-
-
第十四章 八年抗戰之正面戰場
-
一、前言:抗日事關亞洲各國反法西斯之戰
-
二、日本侵華背景
-
三、九一八事變的原因
-
四、「不抵抗政策」的由來
-
五、全面抗戰前的侵華事件
-
六、抗戰之準備
-
七、開戰時中日國力、兵力及戰力之比較
-
八、戰爭經過:正面戰場
-
-
第十五章 敵後戰場與海外戰場
-
一、敵後戰場
-
二、國民政府領導的敵後戰場
-
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戰場
-
四、國共敵後游擊根據地此消彼長的原因
-
五、戰前香港民間團體的活動
-
六、戰前香港的中國國民黨
-
七、國民政府與香港抗戰
-
八、戰前香港的中國共產黨
-
九、香港大營救
-
十、香港敵後戰場
-
十一、香港游擊戰的勝利結束
-
十二、香港敵後戰場的歷史地位
-
十三、海外戰場對抗戰的貢獻
-
-
第十六章 日軍在華暴行及中國的損失
-
一、違犯國際公法
-
二、肆意屠殺
-
三、強姦婦女、殘害兒童
-
四、「三光」政策
-
五、無人區
-
六、細菌戰與化學戰
-
七、狂轟濫炸
-
八、財物資源劫掠
-
九、金融劫掠
-
十、毀滅中華文化
-
十一、強擄勞工
-
十二、奴化教育與鴉片毒害
-
十三、中國同胞生命和財產損失的粗略估計數字
-
十四、審判日本戰犯
-
-
第十七章 中外關係與抗戰勝利
-
一、戰時中外關係
-
二、外國民間援助
-
三、毛澤東分析中國勝利條件
-
四、中國抗戰勝利的原因
-
五、中國在抗戰的收獲
-
-
第十八章 抗戰時期的國共談判
-
一、抗戰時期的國共關係
-
二、第一次國共談判
-
三、第二次國共談判
-
四、第三次國共談判
-
五、第四次國共談判
-
六、第五次國共談判
-
七、小結
-
-
第十九章 重慶談判
-
一、重慶談判的背景
-
二、重慶談判始末
-
三、國共對重慶談判結果的評估
-
-
第二十章 馬歇爾調處國共衝突
-
一、重慶談判後之國共談判
-
二、馬歇爾使華方針的擬定
-
三、馬歇爾初度折衝
-
四、三人會議的商談經過
-
五、馬歇爾調處的主要內容
-
六、馬歇爾調處的終結
-
七、小結
-
-
第二十一章 國共內戰(1945─1949)
-
一、國共軍事力量之評估
-
二、內戰經過
-
三、國民黨戰敗的原因
-
四、小結
-
-
第二十二章 政治協商會議與新中國的成立
-
一、政治協商會議召開背景
-
二、政治協商會議議題和決議案
-
三、輿論評價
-
四、國民黨對《政協決議》的破壞
-
五、香港與新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
-
六、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召開的背景
-
七、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籌備
-
八、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與開國大典
-
- 徵引書目
- 全書後話
- 出版地 : 香港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