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民國二十六年十一月,淞滬會戰因日軍在杭州灣登陸,而不得不實施總撤退。國軍第三戰區各兵團分向後方國防線轉移,然而在日軍陸海兵力的進擊之下,吳福、錫澄國防線相繼撤守,在這種情況下,防守南京的議題提前浮上檯面。國軍高層最後決議固守南京。南京衛戍軍係由國府在抗戰以前組建的德式中央軍核心部隊所組成,舉凡陸軍第三十六師、第八十七師、第八十八師,以及作為德式建軍示範部隊的中央軍校教導總隊,承擔了防禦首都的艱難任務。本書即是為您介紹,南京保衛戰的完整過程,以及這支被視為國民政府最趨近於現代化的部隊,如何在南京保衛戰中奮戰拒敵,迄至最後的覆亡。
本書特色
1. 對於戰史的記述,從大戰略層次到野戰戰略層次、戰術層次,一直到戰鬥之細節,乃至武器裝備等,都有詳實的描述,是一部全方位記載的戰史專論。
2. 參考我方與日方之文獻史料撰寫而成,平衡記述,且就史論史,客觀不偏頗。
從軍事觀點檢視整場戰役的過程,規避一般歷史著作中對於戰史研究上所可能產生的盲點,深入淺出,更能夠切中歷史關鍵因素。
本書特色
1. 對於戰史的記述,從大戰略層次到野戰戰略層次、戰術層次,一直到戰鬥之細節,乃至武器裝備等,都有詳實的描述,是一部全方位記載的戰史專論。
2. 參考我方與日方之文獻史料撰寫而成,平衡記述,且就史論史,客觀不偏頗。
從軍事觀點檢視整場戰役的過程,規避一般歷史著作中對於戰史研究上所可能產生的盲點,深入淺出,更能夠切中歷史關鍵因素。
- 作者序
-
第一章 戰前態勢與南京攻守之決策
-
上海總撤退與防守南京之議
-
日軍攻略南京之決策
-
南京衛戍軍組成與防禦計畫
-
南京保衛戰中的德造裝備部隊
-
關於南京防禦問題之探討
-
江陰要塞的戰鬥及其影響
-
-
第二章 外圍防線之戰鬥與撤守
-
日本華中方面軍向南京進擊
-
蔣委員長脫離南京危城
-
外圍戰鬥展開
-
向核心陣地轉移
-
-
第三章 白熱化之複廓陣地戰鬥
-
南京城牆與現代戰爭
-
光華門的戰鬥
-
日軍華中方面軍之勸降
-
雨花臺與中華門
-
第二軍團與烏龍山要塞的奮戰
-
-
第四章 南京衛戍軍總撤退
-
衛戍軍撤退命令頒布
-
衛戍司令長官部的撤退與脫險
-
重裝備的撤退與放棄
-
陸軍第七十八軍撤退經過
-
陸軍第七十四軍撤退經過
-
第八十七師撤退過程
-
第八十八師撤退過程
-
廣東部隊的突圍
-
第二軍團與烏龍山要塞的撤退
-
陸軍第一〇三師的撤退
-
憲兵部隊的撤退
-
-
第五章 軍校教導總隊浴血紫金山
-
中央軍校教導總隊的成立與擴編
-
教導總隊之防禦部署
-
戰鬥爆發
-
教導總隊各部之撤退
-
各級人員脫險經過
-
-
結論
-
十二月十三日以後的情形
-
南京保衛戰雙方損失
-
蔣委員長為何要打南京保衛戰
-
南京衛戍軍能否堅守三個月?
-
南京保衛戰的價值
-
- 參考書目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8695689/13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