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大海深處放飛的翅膀:北島與《今天》的文學流變

出版日期
2020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268208

文化部計次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講述中國詩人北島與其創辦的《今天》文學雜誌,自創刊至今的一段漢語文學史。以北島的風格流變為主線,《今天》雜誌的迴旋起落為副線,將個人與群體的創作活動互引為鑑。從雜誌的創刊到復刊,一代又一代的寫作者集結於《今天》旗下,不僅考察北島與《今天》於過去40年間的詩歌創作,同時也關注散文、小說等其他文體的突出成就。

內容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以北島和《今天》同人於70、80年代在中國國內的「崛起」為背景,「崛起」是一種社會效應,其創作試圖在封閉的政治高壓環境下尋求向外的突破口;下篇則以90年代以後,北島於海外的「流散」為語境,「流散」是一個語言事件,亦以渴望精進自身美學的意念為驅動力。如落葉要幾度飄零才能歸根,北島與《今天》同人,通過搜尋以及朝向陌生領域的對話,逐漸發現並皈依傳統──非指狹義的民族本位主義傳統,而是一種屬於全人類、世界性的人文美學資源。
  • 序 黃萬華
  • 摘要
  • 緒論 全球化語境中的一位作家、一份刊物和一段漢語文學史
    • 第一節 歷史歧義與遮蔽
    • 第二節 度過與回憶中的「青春」
    • 第三節 回歸傳統與重建「家園」
    • 第四節 成果綜述與研究路徑
  • 上篇 詩的「崛起」
    • 第一章 「等待上升的黎明」——《今天》(1978-1980)以前的北島與「白洋淀」詩群
      • 第一節 北島與遇羅克:從「結局或開始」說起
      • 第二節 黎明銅鏡裡的「今天」:「白洋淀詩群」的「新語言」探索
    • 第二章 「朦朧」之論與「崛起」之爭——《今天》(1978-1980)詩歌的歷史辨歧
      • 第一節 「朦朧詩」:歷史的偽概念
      • 第二節 「崛起」:思想解放的關鍵字
    • 第三章 「傷痕」深處的存在主義——以《今天》(1978-1980)小說為例
      • 第一節 存在主義視域下的《今天》的文學介入
      • 第二節 《波動》:「生活示波器裡創巨痛深的一閃」
      • 第三節 北島:勇於直面無法治癒的「傷痕」
      • 第四節 萬之:存在主義的心理分析
      • 第五節 史鐵生等:回歸本真的人文關懷
      • 結語
    • 第四章 「難以想像的早晨」——《今天》(1978-1980)開啟的北島去國前創作
      • 第一節 彼岸有界、詩意無聲:論轉折時期的北島的詩(1979-1986)
      • 第二節 詩意棲居的中間地帶:北島去國前創作與翻譯文學關係探析
  • 下篇 詞的「流散」
    • 第五章 「重建星空的可能」——全球化時代的《今天》語境及文學特質考辨
      • 第一節 「流散文學」的歷史背景
      • 第二節 「流散」是一個語言事件
      • 第三節 詞的「流散」與「元詩」趨向
      • 第四節 「流散」語境中的「對位」整合
    • 第六章 「全球性影響的焦慮」——《今天》詩人的身分危機和創新機遇
      • 第一節 宇文所安的評論:北島與「世界詩歌」
      • 第二節 「今天派」與中國新詩的現代更新
      • 第三節 北島去國之後的詩路轉換及傳統承接
    • 第七章 「無人失敗的黃昏」——北島散文藝術的「世界性」探索
      • 第一節 「漂泊流散」中的全球視域
      • 第二節 歷史記憶的「去革命話語」
      • 第三節 文化全球化的「世界詩歌」
      • 結語
    • 第八章 「長於一生的歸程」——海外《今天》與中國文學史的交疊
      • 第一節 《昨天的故事》:「重寫文學史」的越界流轉
      • 第二節 《持燈的使者》:「今天舊話」燭照新詩史
      • 第三節 《七十年代》與《暴風雨的記憶》:匯入歷史之河的個人回溯
      • 結語
  • 附錄一:參考文獻
  • 附錄二:相關學術論文一覽表
  • 後記 亞思明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