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大眾理則學
理則學有三大淵源,希臘的邏輯、印度的因明、中國的名學,各居其一,三者合治於一爐,以成大一統的理則學,自是理則學應有的理想,陳大齊先生在其所著《大眾理則學》便表達了這一個宏大的理。本書或可為統論中西理則學觀點的代表。
- 寫作的經過與旨趣
-
第一章 理則學的研究對象
-
理則學的定義
-
思想的意義
-
思想的功罪
-
思想對象及其種類
-
事實
-
價值
-
思想種類
-
認識
-
衡量
-
思想與語言
-
-
第二章 思想的是非
-
是非的有無
-
是非無定說
-
是非有定說
-
現況上的無定與本質上的有定
-
真相未明
-
智愚異見
-
一偏與全局
-
期待與敘述
-
是非異所
-
理則學上的是非
-
-
第三章 是非的類別及其相互間的關係
-
是非的類別
-
形式與實質
-
正似
-
真偽與善惡
-
理則學所重視的是非
-
真偽與善惡的不定一致
-
真中有善有惡
-
偽中有善有惡
-
真偽善惡不能互證
-
致善必先致真
-
-
第四章 如必如實
-
思想三要
-
所如的實
-
如實的重要與不易
-
純粹知覺與知覺的理解
-
如實的要件
-
見聞的有無與事實的有無
-
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
-
如實的阻力
-
-
第五章 同異分明
-
同異分明的重要與不易
-
事物的亦同亦異
-
同異的落實
-
同異辨別的分際
-
同異與肯定否定
-
三異
-
-
第六章 周觀兼顧
-
經驗要精要博
-
周觀以求精
-
兼顧以求博
-
相違決定
-
兼權熟計
-
-
第七章 觀點上
-
觀點與是非
-
事實觀與價值觀
-
類別觀與緣起觀
-
平等觀與差別觀
-
分析觀與綜合觀
-
抽象觀與具體觀
-
重異觀與重同觀
-
-
第八章 觀點下
-
齊一觀與參差觀
-
謹守觀與權變觀
-
實用觀與文飾觀
-
遵古觀與創新觀
-
權威觀與自得觀
-
理論觀與實踐觀
-
準情觀與循理觀
-
妙悟觀與實證觀
-
從容觀與迅捷觀
-
-
第九章 名實的關係
-
名與實
-
內容與外圍
-
分類
-
定義
-
異名同實
-
同名異實
-
同實異故
-
同實異取
-
-
第十章 名稱的類別
-
事實名稱與價值名稱
-
單獨名稱與普徧名稱
-
集體名稱與個別名稱
-
相對名稱與絕對名稱
-
積極名稱與消極名稱
-
同義名稱與異義名稱
-
自毀名稱
-
-
第十一章 判斷的結構與作用
-
判斷的基本形式
-
判斷的成分
-
顯性與歸類
-
判斷與語句
-
自語相違
-
關係判斷
-
-
第十二章 判斷的質與量
-
判斷的質
-
判斷的量
-
判斷四式
-
主詞謂詞的周徧與不周徧
-
拒他判斷與除外判斷
-
判斷間的對當
-
-
第十三章 複合判斷
-
原素判斷與複合判斷
-
聯合判斷
-
簡主簡謂的判斷與複主複謂的判斷
-
蘊蓄判斷
-
析取判斷
-
連詞省略的弊病
-
-
第十四章 直接推理
-
推理
-
加詞
-
換質
-
易位
-
反易
-
反換
-
-
第十五章 主謂判斷的三段論法
-
間接推理
-
主謂判斷三段論法的結構
-
主謂判斷三段論法的規則
-
有觀成分數目的規定
-
有觀概念周徧的規定
-
有觀判斷的質的規定
-
有觀判斷的量的規定
-
-
第十六章 關係判斷的三段論法
-
流轉的關係與不流轉的關係
-
關係判斷三段論法的結構及其進行方式
-
同一關係流轉的成敗
-
一同一異的非同一關係流轉的成敗
-
別異關係流轉的成敗
-
相反關係流轉的成敗
-
一個否定前提的影響
-
兩個否定前提的影響
-
-
第十七章 複合判斷的推理
-
聯合判斷的推理
-
混合的蘊蓄推理
-
純粹的蘊蓄推理
-
廢立式的析取推理
-
立廢式的析取推理
-
-
第十八章 推理的省略與複合
-
省略式的單一推理
-
聯合式的複合推理
-
連環式的複合推理
-
帶證式的複合推理
-
-
第十九章 雙管論式
-
雙管論式的結構與作用
-
雙管論式的實例
-
出於忽視蘊蓄理論的過失
-
出於忽視析取理論的過失
-
-
第二十章 類比推理
-
類比推理的結構
-
類比推理的應用範圍及其可信程度
-
或然性的提高條件
-
關係的類比推理
-
-
第二十一章 譬與援
-
譬喻的形式與作用
-
同喻依與異喻依
-
譬喻的當守與當避
-
援的意義與性質
-
援與譬的分別
-
援的功能
-
-
第二十二章 論證
-
指證與論證
-
直接論證與間接論證
-
理由的兩大要件
-
尋常與變異之不可互證
-
集體與個別之不可互證
-
可能與現實互證之可與不可
-
-
第二十三章 辯論
-
辯論的意義
-
是非與勝負的不定一致
-
辯論的任務與態度
-
辯論的先決條件
-
強辯
-
詭辯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