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作為中華文化主幹並深深楔入中華民族生命形態塑造的儒學,在經歷了近代的跌宕起伏後也隨著時代變遷恢復生機回歸社會。中國大陸儒學傳承者們則開始從儒家文化系統與吾土吾民的精神生活、與國家國族建構的內在關係出發來理解把握其意義,探索其當代功能及實現形式,在問題意識、學術範式和經典譜系等方面都形成了具有自己時代特徵的成果,並引起方方面面的關注。儒家網不僅是對這一成果集中展示的平臺,也是這一文化復興運動的重要參與者。本書詳細介紹了儒家網在當下儒家復興中所處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意在通過瞭解儒家網的發展歷程,推動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促進儒家復興與中華民族復興的同頻共振,以對今後儒學的良性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 代序:儒家網十年記/任 重
-
成立背景
-
那些讀書吹劍的日子——我與儒學聯合論壇及《原道》輯刊/任 重
-
木鐸之行於四方——《儒家郵報》五年記/任 重
-
-
十年記錄
-
倡議
-
以孔子誕辰為教師節建議書/湯一介、龐樸、張立文等五十六人
-
走出文化集體無意識,挺立中國文化主體性——我們對「耶誕節」問題的看法/王達三及十博士生
-
須尊重歷史,宜敬畏聖人——致電影《孔子》劇組人員公開函/三十九家儒家團體
-
尊重中華文化聖地,停建曲阜耶教教堂——關於曲阜建造耶教大教堂的意見書/蔣慶、陳明、康曉光等十人
-
儒門各界對計畫生育政策的意見/姚中秋、盛洪、彭永捷等十九人
-
關於立即停止「平墳運動」的緊急呼籲書/姚中秋、許章潤、張千帆等五十八人
-
三十七位儒者就《南方週末》新年獻詞事件告天下書/任鋒、白彤東、張晚林等三十七人
-
優化孔廟文化功能,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關於孔廟使用和保護問題的建議書/曾亦、丁耘、唐文明等
-
敬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儘快啟動《教師法》修訂程式的建議/秋風、林安梧、干春松等百餘人
-
儒家十教授:對當前高校動員鼓勵學生告密問題的看法/張新民、劉強、王瑞昌等十人
-
-
十年賀詞
-
海內外學者寄語《儒家郵報》百期/郭齊勇、楊儒賓、陳弘毅等四十人
-
慶祝儒家網創辦十週年賀詞暨寄語輯編/陳來、謝遐齡、王財貴等百餘人
-
這就是儒家的模樣——寫在儒家網十週年之際/胡子佩
-
儒家重新公共化的思想先鋒——慶賀儒家網創辦十週年/田飛龍
-
儒者非軟蛋蠢蛋,有知有勇有仁,匹夫豈可奪志?——賀儒家網十週年/林桂榛
-
凝聚社會共識,需要儒家的力量——儒家網之於當代中國的意義/李德嘉
-
從「批儒家」,「說儒家」,到「儒家說」——祝賀儒家網十週年/董璞中
-
中國大陸儒家文化復興的「微縮景觀」——賀儒家網十週歲有感/羅 德
-
當代儒家儒學發展的另類典型樣本——寫在儒家網創辦十週年之際/吳 歡
-
-
元旦獻詞
-
海內外學者致《儒家郵報》及其讀者二○○八元旦暨新春賀詞/劉述先、楊國榮、陳少明等二十三人
-
儒家網二○一四元旦獻詞: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林桂榛
-
儒家網二○一五元旦獻詞:重建文化制度,迎接儒家復興/王達三
-
儒家網二○一六元旦獻詞/紹 清
-
儒家網二○一七元旦獻詞: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吳 鉤
-
儒家網二○一八元旦獻詞:富而好禮,強而不霸,文化自信,明德天下/齊義虎
-
儒家網二○一九元旦獻詞:周雖舊邦,其命維新/陳進國
-
儒家網二○二○元旦獻詞:朝向多維的時間,朝向自由、活力與包容/周景耀
-
-
年度儒家十大熱點
-
二○一四年儒家十大熱點
-
二○一五年儒家十大熱點
-
二○一六年儒家十大熱點
-
二○一七年儒家十大熱點
-
二○一八至二○一九年儒家十大熱點
-
-
儒家網年度十大好書
-
儒家網甲午(2014)年度十大好書揭曉暨頒獎詞
-
儒家網乙未(2015)年度十大好書揭曉
-
儒家網丙申(2016)年度十大好書揭曉
-
儒家網丁酉(2017)年度十大好書揭曉
-
儒家網戊戌(2018)年度十大好書揭曉
-
儒家網己亥(2019)年度十大好書揭曉
-
-
出版座談會發言記錄
-
儒生重現之文化、歷史意義《儒生文叢》第一輯出版座談會發言記錄
-
儒家與當代中國思想之創生《儒生文叢》第二輯出版座談會發言記錄
-
-
序跋與讀感
-
《儒生》發刊詞/任 重
-
《儒生》(第一卷)跋/任 重
-
「儒生」歸來——《儒生》創刊有感/陳彥軍
-
儒生應該扮演何種角色——《儒生》(第一卷)讀後/陳喬見
-
《儒生文叢》總序/蔣 慶
-
《儒生文叢》第一輯之《儒教重建——主張與回應》跋/任 重
-
《儒生文叢》第一輯之《儒學復興——繼絕與再生》跋/任 重
-
《儒生文叢》第一輯之《儒家回歸——建言與聲辯》跋/任 重
-
陳明專訪:《儒生文叢》在京出版,記錄近十年儒家復興之路/周懷宗
-
遊魂的復歸——《儒生文叢》(第一輯)讀後/王 正
-
《儒生》(第二卷)跋/任 重
-
《儒生》(第三卷)跋/任 重
-
《儒生》(第四卷)跋/任 重
-
《大陸新儒家文叢》總序/陳 明
-
《中國儒學年度熱點(2015)》序/劉百淞
-
《中國儒學年度熱點(2016)》序/吳 歡
-
《中國必須再儒化——「大陸新儒家」新主張》讀後/毛朝暉
-
-
工作報告
-
「儒家中國」網站開通說明/本站站訊
-
關於「儒家中國」更名為「儒家網」的說明/任 重
-
儒家網二○一六年度工作報告/儒家網全體義工
-
-
-
同行者言
-
儒生任重:一人之行而儒門所望/陳彥軍
-
「大陸新儒家」及其批評者/慕朵生
-
-
義工手記
-
不如此,道不行——我與儒家網/姚近復
-
青春儒學:我的青春和儒家網一起激揚/子 虛
-
- 後記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