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歸鄉》的親子關係與俄羅斯文化:這位導演,讓我想起我爸媽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8924925

文化部計次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初試啼聲便一鳴驚人的俄羅斯導演安德烈‧薩金塞夫的電影處女作《歸鄉》,展演一對兄弟的成長:從小生活在只有媽媽和阿嬤的家庭,自有一套娛樂和生活的方式,而一切卻在離家12年的爸爸返家以後,被完全打散、推翻。

在看似冰冷的俄羅斯景致及鏡頭運動下,吳孟樵以獨有的觀察力探尋安德烈與伊凡這對兄弟的成長儀式,刻劃父權、拋棄與被拋棄、抵抗或服從、疏離與殘酷等議題,並從家庭異變中,延伸出蘇聯解體後,家國關係的瞬間改變。

在「凝視」與書寫的演繹下,除了理性剖析電影,本書同時收錄作者回望自己生命經驗與家庭的感性抒懷:關於親子、家庭,以及懵懵懂懂的自我認識與成長;如同安德烈與伊凡,一段深度覺察後的重生之旅,正要開始……
  • 推薦序 當時不能明白/王友輝
  • 推薦序 《歸鄉》與歡喜回家/孫小英
  • 推薦序 一本讓我們開悟的書/隱地
  • 推薦語 專家一致好評
  • 作者 序.敘 說說故事畫畫劇情 — 命定送回給自己的星星
  • 輯一 你是誰? — 英雄之路
    • I 開場白
      • 在家離家返家
      • 舊謎新謎交錯
      • 電影語義探究
      • 來看看他是誰
      • 我想這樣剝洋蔥
    • II 視角:孩童與成人
      • 薩金塞夫:童年故事
      • 成長儀式:被迫長大
      • 水火土風:生命流向
      • 歷史背景:政治寓言
      • 結語
    • III 關係:拋棄與被拋棄
      • 抵抗或服從的關係
      • 疏離與殘酷的象徵
      • 子與父、家與國
      • 高塔上的位階變化
      • 結語
    • IV 形象:你是誰
      • 祕密:存在與不存在
      • 七天:返家與不再歸來
      • 依附:木盒與鎖的關係
      • 孤獨:島與水的心理位置
      • 結語
    • V 這樣分析劇情,你喜歡嗎
      • 一、人物
      • 二、景觀
      • 三、歷史
    • 參考書目
    • 附錄
      • 《歸鄉》 — 高塔
      • 《當愛不見了》 — 仰望飄飛的彩帶繫住、卡住
      • 《第四公民》 — 揭秘
      • 《計程人生》 — 在伊朗街頭看人生百態
      • 《惡童日記》 — 由死而生
      • 攔截你,是為了遇見我 — 小論《超時空攔截》
  • 輯二 紀念我親愛又疏離的爸媽
    • 心電感應
    • 跳樓驚魂
    • 家,是把自己搬出去
    • 護身符
    • 妳看到我了嗎,念
    • 天空與海的對話
    • 時間與記憶融合,開出陽光
    • 叮嚀,但不親吻的母愛
    • 化身為魚之後 ……
    • 媽媽開心的模樣
    • 書寫,送給一生愛美的爸爸
    • 把劍化為和煦的風
    • 年,在門前迎新說嗨
    • 時間的色盤
    • 在夢裡.旅行
    • 九久的天橋流水與山路
    • 談情說愛的季節
  • 吳孟樵 作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