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自十九世紀中葉以來,中國的文化危機不斷地隨著時序的流遷而日益加深,至今還看不到脫出危機的跡象。因為在這個混亂的年代裡,世界各地,尤其是西方,都出現了極其嚴重的文化危機,而這些外面的危機現在又都與中國原有的危機合流了。
作者以遒勁的筆觸、深刻的體驗,從中國歷代人物及社會背景等方面,探討中國近代以來所遭受的種種文化危機,期望能喚起民族的文化認同,尋回遺落在歷史裡的中國,深切盼望中國能夠邁向民主化的道路。
作者以遒勁的筆觸、深刻的體驗,從中國歷代人物及社會背景等方面,探討中國近代以來所遭受的種種文化危機,期望能喚起民族的文化認同,尋回遺落在歷史裡的中國,深切盼望中國能夠邁向民主化的道路。
- 自 序 ──中國現代的文化危機與民族認同
- 曾國藩與「士大夫之學」
- 從中國史的觀點看毛澤東的歷史位置
- 打天下的光棍 ──毛澤東一生的三部曲
- 在榻上亂天下的毛澤東 ──讀《毛澤東私人醫生回憶錄》
- 霸才無主始憐君 ──談周恩來
- 談魯迅與周作人
- 談郭沫若的古史研究
- 試論林語堂的海外著述
- 香港與中國學術研究 ──從理雅各和王韜的漢學合作說起
- 記艾理略與中國學社的緣起
- 「六四」過後的浮想
- 「六四」幽靈在中國大陸遊蕩 ──「六四」五週年紀念
- 和平演變與中國遠景
- 〈試論和平演進〉讀後
- 展望中國民主化的前景 ──從「國家」與「社會」的關係說起
- 中國文化危機及其思想史的背景
- 再論中國現代思想中的激進與保守 ──答姜義華先生
- 越過文化認同的危機 ──《錢穆與中國文化》序
- 人文研究與泛政治化
- 文化的病態與復健 ──劉笑敢《兩極化與分寸感》序
- 談費正清的最後一本書 ──《費正清論中國》中譯本序
- 中國史上政治分合的基本動力
- 合久必分,話三國大勢
- 版權宣告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5714/69379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