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走入亞細安:臺灣青年在東南亞國家的第一手觀察報導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88902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2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用記者的眼、人類學者的心、地理學家的魂
認識我們從未真正理解的東南亞
過去的南向,是投資者尋找商機、謀求生存活路的經濟戰略
新世代的南向,是以更寬廣的角度,誠心探索、建立更深入的文化交流


我們與東南亞的距離

說起東南亞,過去許多人想到的不外是投資經貿的新市場,或是充斥動亂、貧困、社會內部歧異紛雜等既定印象。然而在新移民與移工大量加入臺灣島嶼社會、經歷多元文化洗禮的我們,如何突破刻板印象,採取持平的角度認識東南亞,甚至發展出不同於以往的互動關係?

本書六位身分、研究背景各異的作者,他們或許非「南向」的先行者,卻是抱持著想要真正認識某個邊陲部落,或是挖掘社會議題、關心人權與環境的態度,身體力行在東南亞蹲點做採訪或田野調查。在他們的研究報導中,可以看到許多以往被忽視的議題故事:

中國因素:中國的投資計畫,為馬來西亞帶來哪些政治、經濟的影響?
填海造陸:新加坡擴張國土的野心,造成哪些跨國界的環境威脅?
原住民族:菲律賓的傳統部落,怎麼面對現代的開發課題?
邊陲發展:台塑在越南中部設廠,如何影響當地漁民與漁村的處境?
世界遺產:從馬來西亞喬治市的燕窩產業,反思文化遺產的意義與價值?

別具意義的是,每一則報導皆以臺灣能找到對比情境的「關鍵字」為切入視角,讓我們不僅理解東南亞相關的案例故事與現象,也有機會為臺灣帶來許多經驗參照與反思。

*亞細安(ASEAN)又稱「東協」,為「東南亞國家協會」的簡稱*
  • 導論:臺灣人在亞細安
  • 【Part 01】圖解 亞細安的歷史
  • 東協是怎麼樣煉成的?
  • 一九四五年-一九六七年 動盪的東南亞
  • 冷戰時期
  • 印度支那─東南亞的冷戰火藥庫
  • 東南亞公約組織
  • 萬隆會議
  • 東南亞協會
  • 馬來亞≠馬來西亞
  • 大馬來西亞計畫
  • 菲律賓和印尼:不!我們反對!
  • 馬菲印組織
  • 馬來西亞的最終格局
  • 東協誕生的最後一哩路
  • 亞細安宣言
  • 東協成員國演進圖
  • 【Part 02】當代亞細安五大關鍵字,走讀東南亞
  • 原住民族─深入菲律賓部落,聆聽居民面對開發案的真實心聲
  • 填海造陸─沿著海岸線變化,洞見新加坡的小城大國夢
  • 邊陲發展─從台塑河靜鋼廠,看越南北中部的社會變遷
  • 中國因素─染「紅」的馬來半島:關丹三部曲
  • 世界遺產─馬來西亞檳城喬治市的文化地景與燕窩產業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