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故事是教養的魔法棒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05/06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048730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2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1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透過故事,幫助孩子恢復平衡、補足缺失
培養孩子想像力、專注力、記憶力,建立親子溝通橋梁
華德福教養精髓,面對3~8歲孩子行為問題的家長指南

★華德福3~8歲幼兒教養經典指南
★80個故事,輕鬆查閱面臨孩子行為問題、人際關係問題、成長挑戰的解答故事
★提供完整的故事創作引導,讓不論家長、老師都能依照現況輕鬆編寫引導故事

故事,是親子溝通最甜蜜的橋梁
孩子介於想像與現實之間,他們輕易的穿梭於兩個世界,也因此,當我們運用故事的力量與孩子溝通時,比起說理與責罵更有成效。
澳洲華德福資深教師,也被稱為「故事醫生」的蘇珊‧佩羅,累積30多年教學經驗與故事創作經驗,寫下了華德福經典教養指南──《故事是教養的魔法棒》,替那些因為孩子行為問題所苦惱的家長,建立了一座溝通橋梁。

讓故事的風吹進孩子的心靈,就能改變孩子的行為問題
這些故事並不複雜,也沒有深刻的故事情節,但是故事中的隱喻與力量,讓孩子能夠在聆聽故事的過程裡學會安靜與專注。面對孩子的行為問題(攻擊、不誠實、懶惰、無禮、貪婪、易怒等等),抑或是陪伴孩子度過困難時(缺乏勇氣、自信、過於害羞等等),也能從故事裡找到解答。我們不需要費力的說教責罵,就能改變孩子的行為,用故事陪伴他們成長。
孩子就像一張白紙,而故事就是那繽紛的顏料,當故事如風的吹進孩子的心靈,慢慢的沉澱、發酵,我們就能發現令人欣喜的改變。而這樣的改變不只發生在孩子身上,同樣也會發生在我們身上。

【本書特色】
1.80個教養引導故事,建立與幼兒的良好溝通橋梁
本書提供80個教養引導故事,不論是面對孩子的行為失序問題(攻擊、不誠實、懶惰、無禮、貪婪、易怒等等),或是陪伴孩子面對人際關係問題(捉弄他人、霸凌等等),抑或是面對日常生活情況(搬家經歷、分離焦慮、恐懼、惡夢、親人死亡等等)都能在書中找到對應的故事。你可以藉由書中的故事與孩子溝通,也可以透過書中的故事創作引導,學會建立自己的家庭教養故事。

2.利用隱喻與故事,減少教養時的親子衝突
面臨孩子的行為失序或是日常生活問題時,我們常常依著舊有的經驗,試著跟孩子說理,甚至責罵。然而,這樣的教養方式對孩子來說經常是無效的。因此,蘇珊‧佩羅在書裡的介紹的故事,都運用了貼近孩子理解能力的隱喻,讓孩子理解我們的話語、減少教養時的親子衝突。

3.完整描述故事如何搭配孩子心智成長歷程
書中完整解釋孩子年齡與故事內容如何搭配,年紀小的孩子應該提供哪一類型的故事、孩子幾歲之後比較有能力接受較長的故事……依照孩子心智成長與日常所需來建構教養故事,才能讓故事力更有成效。

4.故事是培養孩子想像力、專注力、記憶力的金鑰匙
透過故事,我們可以開啟孩子的想像空間。比起閱讀繪本,「說」故事與「聽」故事,更能打破書本的侷限,讓孩子在故事海中翱翔。搭配不同年齡的故事長度,以及「連續性」的故事情節,我們同時也能讓孩子學會等待、培養專注力與記憶力。

5.提供家長充分的說故事技巧,讓想像力進入日常教養生活
除了書中提供的80個教養故事,作者也慷慨並詳細的解釋如何透過日常生活中的素材,創造屬於你、屬於孩子獨一無二的故事。這些故事都會成為一顆深埋在孩子內心的種子,多年以後,就算孩子不記得故事細節,也會深深記得聽故事時的感動與喜悅。

【專業人士專文導讀推薦】
「本書作者所呈現的諸多故事,它們是應『聽者』而創生。作者把這一切鮮活的創發過程與體驗,轉為文字,讓更多『隱形的聽者』獲得啟發、激勵。」──林麗真(華德福資深教師)

「說故事在傳遞自身家族故事及文化價值觀念上,都可以發揮重要的功能,而創作故事更能讓我們進入自我開發及肯定的新層次。」──胖叔叔陳銘驤(國際說故事人)

「作者的智慧、想像力和慷慨提供的建議,將激起你說故事的樂趣與療癒力。」──南西‧梅隆(NancyMellon,華德福教師)

【教師、親子教育專家溫暖推薦】
何翩翩|資深蒙特梭利幼兒園長
林麗真|華德福資深教師
徐明佑|華德福資深教師
張大光|故事屋創辦人
陳銘驤(胖叔叔)|國際說故事人
趙崇甫(大樹老師)|育兒顧問
  • 【推薦序】讓「故事」的力量,啟發、激勵更多的聽者 林麗真
  • 【推薦序】說故事的大人要不斷更好,孩子才會更好 胖叔叔(陳銘驤)
  • 【推薦序】即使故事只有一分鐘,也能出現正面改變 南希.梅隆
  • 【導讀】故事的療癒之光,讓孩子回歸平衡的生活 蘇珊.佩羅
  • Part 1 從我的故事之旅,看見故事對教養的神奇魔力
    • Chapter 1 故事可以讓乾癟如梅乾的心靈,變回多汁的鮮梅
      • 對孩子來說,故事的想像世界就跟現實世界一樣真實
      • 茁壯的想像力,會隨著年齡增長慢慢萎縮
      • 充滿想像力的故事與大自然,讓我們尋回早已失去的能力
      • 簡單的小故事與童年回憶,就能建立說故事的信心
      • 跟隨自己的直覺,就能創造療癒故事
      • 列出你的問題和擔憂,找回你的說故事自信
    • Chapter 2 讓故事成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為生活增添活力與色彩
      • 故事與歌謠,可以改變家庭生活氛圍
      • 運用故事,培養孩子幫忙做家事
      • 長途坐車和梳頭時,運用故事穩定孩子的情緒
      • 豐富的故事,創造充滿想像力的童年
      • 充滿想像力的遊戲和小精靈,從孩子身上找回對自然的感動
      • 想像力無限的家庭習俗,解決生活挑戰、讓回憶更加豐滿
      • 童年所接觸的大量詩歌,造就成年後的創造力
      • 孩子的特殊事件,就是編故事的最佳時機
      • 故事是緩解親子衝突的最佳解藥
    • Chapter 3 讓故事成為教學的一部分
      • 重複與押韻的詩歌,可以讓孩子保持專注
      • 自然界的圖案、韻律和寓意,都是最棒的靈感來源
      • 遇到特殊狀況的孩子時,要先決定故事主軸
      • 故事加上肢體接觸遊戲,有助於矯正孩子的攻擊行為
      • 從靴子的小故事,讓孩子養成良好新習慣
      • 運用故事裡的象徵,喚起人類對自然環境的關懷
      • 運用故事,也能讓孩子愛上課程內容
      • 故事是改善特異行為的最佳良方
      • 不斷嘗試,就是通往創作好故事的最佳捷徑
  • Part 2 創作療癒故事,從了解故事與行為的關聯開始
    • Chapter 4 故事和行為的關聯
      • 故事的比喻,聯繫起想像世界與日常世界
      • 療癒性故事,幫助人們恢復失去的平衡
      • 孩子的某些問題行為,其實是正常的發育過程
      • 影響兒童行為的主要因素:生活背景和人際關係
      • 評估成人行為的影響,避免無形中造成孩子的失序行為
      • 從兒童心理學,辨識孩子的異常行為
      • 具體描述失序行為,選擇適當的故事隱喻
      • 描述行為應針對行為本身,而不是在孩子身上貼標籤
      • 改變孩子行為,是為了讓事物回到該有的平衡
      • 結實的教養紀律,是推行療癒故事的基礎
    • Chapter 5 故事創作結構三部分,幫你製造源源不絕的新故事
      • 創作故事的首要動作:確立目標
      • 隱喻:讓聽者與故事建立起充滿想像力的聯結
      • 從孩子的周遭環境,尋找隱喻的線索
      • 適當的隱喻,更能讓人心領神會
      • 情節:製造緊張氣氛的重要元素
      • 解決方案:讓失衡與破壞性行為恢復和諧、平衡
      • 分析療癒性故事,幫你建構新的故事
      • 即使沒有解決方案,故事依然具有療癒作用
      • 簡單的道具,可以讓你的故事更有力
      • 剛開始寫故事,建議聚焦在實際例子上
      • 根據不同情況改編故事,讓故事情節更貼近孩子的生活
      • 重複性、韻律和歌謠,有助於孩子健康發展
      • 給予年幼孩子美好和充滿希望的結局
    • Chapter 6 不同的年齡,必須給予不同的故事
      • 依照孩子的成長發育,給予不同的押韻故事、童謠
      • 根據複雜程度分類故事,情節越溫和越適合年幼孩子
    • Chapter 7 故事中的想像層面,是精神層面的現實
      • 認同自己的故事,因為孩子會敏銳察覺你是否融入
      • 創作自然故事時,必須確定你所說的情景是正確的
      • 虛構、說謊和吹牛在道德與故事間的角色
      • 吹牛比賽,讓孩子理解幽默的運用方式
      • 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必須透過充滿想像力的情節傳達
    • Chapter 8 從簡單的故事引導,開啟故事創作
      • 練習 1:用故事減少孩子打架和攻擊性行為
      • 練習 2:幫助害羞孩子增加自信心
      • 練習 3:用故事幫助孩子建立新規則
  • Part 3 針對失序行為的故事
    • Chapter 9 孩子感到無聊或抱怨時
      • 〈無聊的狒狒〉
      • 〈愛抱怨的鯨魚〉
      • 〈吱嘎吱嘎響的床〉
      • 〈星星蘋果〉
      • 〈復活節的祕密〉
    • Chapter 10 不誠實或鬼鬼祟祟時
      • 〈鴿子和鬣狗〉
      • 〈不正直的野狗〉
      • 〈阿蘭西和雕像〉
      • 〈阿金巴與魔法牛〉
      • 〈櫻桃紅〉
    • Chapter 11 不尊重和不愛惜工具時
      • 〈德貝的靴子〉
      • 〈折疊小刀和城堡〉
      • 〈毛線球〉
      • 〈愛花的小女孩〉
      • 〈老奶奶和驢子〉
      • 〈老奶奶和螞蟻〉
    • Chapter 12 貪心或不願分享時
      • 〈光的花園〉
      • 〈貪心小負鼠〉
      • 〈魔法魚〉
      • 〈阿蘭西和倒影〉
      • 〈貪心的阿蘭西〉
      • 〈阿蘭西和鳥〉
      • 〈雞蛋花女〉
    • Chapter 13 面對急躁或缺乏耐心的孩子時
      • 〈胡鬧小鵜鶘〉
      • 〈著急的小棕斑馬〉
    • Chapter 14 面對孩子的懶惰行為時
      • 〈織布鳥三兄弟〉
      • 〈漁夫的故事〉
    • Chapter 15 孩子吵鬧或打擾他人時
      • 〈吵鬧的小矮人〉
      • 〈吃不飽的小狗〉
      • 〈小鳥的花園〉
    • Chapter 16 面對喜歡掐人、傷害別人或打鬥的孩子
      • 〈張牙舞爪的小螃蟹〉
      • 〈很長很長的指甲〉
      • 〈傑米和魔法棒〉
      • 〈美麗的女王〉
      • 〈一袋釘子〉
    • Chapter 17 面對害羞或內向的孩子時
      • 〈小男孩去航海〉
      • 〈害羞小草莓和野生小樹莓〉
      • 〈南瓜小精靈〉
      • 〈最小的泡泡〉
    • Chapter 18 遇到捉弄或欺負他人的情景時
      • 〈光的公主〉
      • 〈湖中的羽毛〉
      • 〈隱形的獵人〉
      • 〈杜鵑的故事〉
      • 〈金龜子為什麼是這個顏色〉
      • 〈三隻山羊〉
      • 〈紅卡車的故事〉
    • Chapter 19 當孩子不願意合作的時候
      • 〈毛巾的故事〉
      • 〈鴿子和獵人〉
      • 〈拔蘿蔔〉
    • Chapter 20 面對孩子粗野行為或躁動的時候
      • 〈亂跑亂跳的小紅馬〉
      • 〈蝸牛和南瓜〉
      • 〈星星草人〉
      • 〈神仙蛋〉
  • Part 4 幫孩子面對成長挑戰的故事
    • Chapter 21 面臨環境變動或過渡期
      • 〈小袋熊的新嘗試〉
      • 〈變色龍的故事〉
      • 〈剛剛好農夫〉
      • 〈小貝殼〉
    • Chapter 22 收拾時間可以運用的引導故事
      • 〈整理小熊〉
      • 〈小掃帚〉
    • Chapter 23 孩子害怕或做噩夢時
      • 〈上帝的花園〉
      • 〈羚羊、蝴蝶和變色龍〉
      • 〈精靈和鞋匠〉
      • 〈天空藍的斗篷〉
      • 〈兔子媽媽和大火〉
      • 〈天生的國王〉
    • Chapter 24 幫孩子面對疾病、悲痛或死亡
      • 〈蠶的故事〉
      • 〈翱翔吧,老鷹〉
      • 〈小溪.沙漠.風〉
      • 〈青蛙和一桶奶油〉
      • 〈泥娃娃〉
      • 〈給秀雅的娃娃〉
      • 〈銀翼〉
    • Chapter 25 用故事與孩子一起迎接新寶寶
      • 〈魔法棒〉
      • 〈水孩兒〉
    • Chapter 26 面對孩子的分離焦慮時
      • 〈猴子樹〉
      • 〈月亮媽媽〉
      • 〈無尾熊寶寶〉
  • Part 5 說故事的藝術:說故事的技巧與演繹方式
    • Chapter 27 說故事和閱讀故事的差別
      • 說故事呈現的個人風格,讓故事更加親切
      • 閱讀故事書所仰賴的書面文字,依然是重要的成長經歷
      • 三大重點,讓你的說故事技巧和程序更加順暢
    • Chapter 28 多元文化如何進入故事的世界
      • 說故事時,必須具備對各種文化的敏銳度
      • 不同文化背景的故事,幫孩子建立國際觀
      • 不同文化有不同的說故事方式
    • Chapter 29 針對不同聽眾和場合說故事
      • 依照聽眾給予適合的故事類別,讓故事更有吸引力
      • 說故事前,請記得事先理解聽眾和場所
      • 聽眾年齡不一時,可以選擇大家都喜愛的故事
      • 周遭的環境與情景,都是創造即興故事的種子
    • Chapter 30 說故事所搭配的道具及表演方法
      • 說故事時,為什麼要使用道具?
      • 兩大重點,選擇適合的故事道具
    • Chapter 31 說故事評估標準,幫助你完成適合孩子的故事
      • 檢視你的說故事技能,了解過程中需要的重要元素
  • 【結語】每天一故事,為工作與生活帶來新的光芒
  • 【附錄一】推薦書目和網站
  • 【附錄二】創作故事分析表格參考答案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