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實際歷史狀況常常是「病藥相發」,但在人們長期的認識意識中卻是「撥亂反正」,且這一「撥亂反正」意識對新時期的確立與展開有深刻的影響,對新時期幾十年中的眾多認知與思潮都有重要影響,因此它既是當代中國大陸諸多問題得以發生的重要意識背景,也是諸多思潮與知識的歷史一現實認知所以出現偏差的關鍵原因。相比,「撥正反亂」的歷史觀雖然也是對「撥亂反正」歷史觀的清算,但由於它是以對待歷史不夠深入、耐心為前提的,當然不能像更貼近當年「革命一後革命」實際歷史展開過程的「病藥相發」歷史理解意識,更能把我們導向更準確、深刻的歷史和現實認識。
- 序一 作為東亞人文思想節點的「革命-後革命」/鈴木將久
- 序二 刺叢裡的求索:序作為同道也作為鏡像的朋友賀照田新書《革命-後革命》/李南周
- 作者小引:從「撥亂反正」、「撥正反亂」到「病藥相發」
-
一、革命-後革命視域中的中國
-
啟蒙與革命的雙重變奏
-
當自信的梁漱溟面對革命勝利……:梁漱溟的問題與現代中國革命的再理解
-
群眾路線的浮沉:理解當代中國大陸歷史的不可或缺視角
-
當革命遭遇危機……:陳映真八十年代初思想湧流析論之一
-
鑰匙就在那陽光裡……:革命-後革命、啟蒙-後啟蒙與當代中國大陸前衛藝術
-
當前中國大陸的精神倫理困境:一個歷史-思想的分析
-
-
二、當中國開始深入世界
-
中國革命和亞洲討論
-
當中國開始深入世界……
-
從苦惱出發
-
- 附錄 中國革命,是過去的歷史還是正在進行中?/賀照田、李南周對談
- 後記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