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宗教與戲劇關係密切,尤其在中國多元而複雜之社會背景下,宗教是人民心中不可或缺的精神糧食。本書將從明代外緣之社會環境、內緣之劇作及作家本身生活體驗、宗教觀念等多方角度,對明代宗教雜劇進行全面性探究,一方面從宗教觀點肯定明代宗教雜劇之價值地位,另一方面則從宗教劇對社會之影響面向給與正面印證。宗教劇作在明代社會主要功能有三:(一)逃避現世之成仙願望;(二)歡樂慶會之驅邪儀式;(三)現實世界之消災解厄。明代宗教劇大為盛行之最終因素,除了極致封建體制外,亦反映了當時人民身心無法安頓之騷動,且進一步展現宗教穩定民間社會之重要意義與價值。
-
第一章 緒論
-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一、研究旨趣
-
二、「宗教劇」釋義與分類
-
三、研究背景
-
四、研究方法
-
-
第二節 研究回顧
-
第三節 研究範圍
-
第四節 研究架構
-
-
第二章 明代宗教信仰概述
-
第一節 明太祖之宗教政策
-
一、政治爭奪
-
二、三教合一
-
-
第二節 民間宗教之腐化
-
第三節 明代宗教與明雜劇
-
一、三教義理思想之合一
-
二、道教符籙修真之滲透
-
三、佛教因果輪迴之普及
-
-
第四節 小結
-
-
第三章 明代宗教雜劇之淵源
-
第一節 承襲元代宗教戲劇
-
一、情節之因襲與變化——度化內容
-
二、架構之因襲與變化——三度手法
-
三、旨趣之變化與創新
-
-
第二節 源自明代士人心態
-
一、科舉制度回歸僵化
-
二、文人宗教信仰呈現
-
-
第三節 淵源民俗信仰體制
-
一、道教慶賀八仙
-
二、佛教觀音彌勒
-
-
第四節 小結
-
-
第四章 明代宗教雜劇之創作動機與目的
-
第一節 文人情懷之寄託
-
第二節 社會事件之呈現
-
第三節 三教義理之宣傳
-
一、儒家三綱五常
-
二、道教金丹修煉
-
三、佛教山林因果
-
-
第四節 迎神慶賀之娛樂
-
第五節 小結
-
-
第五章 明代宗教雜劇之內涵(上)
-
第一節 勸度脫
-
一、度脫之定義
-
二、明代度脫劇之範圍
-
三、明代度脫劇之內涵與特質
-
四、小結
-
-
第二節 宣教化
-
一、教化之定義
-
二、明代教化劇之範圍
-
三、明代教化劇之內涵與特質
-
四、小結
-
-
-
第六章 明代宗教雜劇之內涵(下)
-
第一節 炫神怪
-
一、神怪劇之定義
-
二、明代神怪劇之範圍
-
三、明代神怪劇之架構及其內涵
-
四、小結
-
-
第二節 慶遊宴
-
一、慶壽遊宴之定義
-
二、明代慶壽遊宴劇之範圍
-
三、明代慶壽遊宴劇之內涵及其特質
-
四、小結
-
-
第三節 寄諷諭
-
一、諷諭之定義
-
二、明代諷諭劇之範圍
-
三、明代諷諭劇之內涵及其特質
-
四、小結
-
-
第四節 其它
-
一、昇仙之愛情
-
二、翻案之歷史
-
三、助人之俠義
-
四、抒懷之文人
-
五、小結
-
-
-
第七章 明代宗教雜劇之文學藝術價值
-
第一節 確立民間宗教之形象體系
-
一、仙、佛、上聖高真
-
二、鬼、魂、魔、精怪
-
三、謫仙、異人
-
四、神媒、術士
-
五、僧、道、居士、隱士
-
六、小結
-
-
第二節 曲文賓白及插科打諢
-
一、曲文
-
二、賓白
-
三、插科打諢
-
四、小結
-
-
-
第八章 結論
-
第一節 逃避現世之成仙願望
-
第二節 歡樂慶會之驅邪儀式
-
第三節 現實世界之消災解厄
-
-
附錄
-
附錄一 全明雜劇劇目一覽表
-
附錄二 神仙體系人物一覽表
-
- 參考書目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8698401/49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