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藏傳佛教智慧境界:拈花微笑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5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578231946

文化部計次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是用西方現代哲學的觀點,分析藏傳佛教史上的「他空唯識中觀見」與「自空中觀見」兩大思潮基本內涵。作者以宗教學、文化學、哲學的廣闊視野切入,廣泛而深入地闡釋、譯述藏傳佛教諸宗派的教義思想的基本內容、架構及理論依據等特點還運用了豐富藏文典籍資料,進行研究。內容精采,是研究藏傳佛教思想的絕佳參考。
  • 內容提要
  • 出版導言
  • 作者簡介
  • 引言
    • 一、論藏傳佛教的哲學思想
    • 二、論藏傳佛教的價值體系
  • 第一章 寧瑪派的佛教思想
    • 一、何以「九乘」判教
    • 二、「九乘」判教法中顯教的內容與特色
      • (一)聲聞乘
      • (二)獨覺乘
      • (三)菩薩乘
    • 三、何謂密教
    • 四、「九乘」判教法中密教的內容與特色
      • (一)事部
      • (二)行部
      • (三)瑜珈部
    • 五、實現本體境界之方法-頓悟與漸悟
  • 第二章 薩迦派的佛教思想
    • 一、「道果法」釋義
    • 二、薩迦派顯教的內容與特色
      • (一)思維輪迴之苦
      • (二)思維暇滿難得
      • (三)思維業及因果
    • 三、薩迦派密教的內容與特色
      • (一)成境為心
      • (二)「成境為心」的歸屬和淵源
      • (三)「成境為心」的本質
      • (四)生死涅槃無別的佛性論
      • (五)佛性是無執無詮的
      • (六)薩迦派佛教思想的源流
  • 第三章 噶舉派的佛教思想
    • 一、破「二我執」與止觀雙修的顯教思想
      • (一)怎樣破「人我執」
      • (二)怎樣破「法我執」
      • (三)止住修和觀察修
    • 二、噶舉派顯密融合的「大手印」思想
      • (一)大手印法的含義及結構
      • (二)心性的明空雙運性
      • (三)心性本淨與客塵輪迴
      • (四)即心即佛與五種姓說
      • (五)認識心性本淨的方法
      • (六)對心性論的現代哲學詮釋
      • (七)頓悟與漸悟-對大手印法的理智分析與直覺體認
    • 三、理性與存在的融合-論崗波巴的理論貢獻
      • (一)《寶論》一書問世的理論氛圍
      • (二)《寶論》之思想體系-有無融合的境界取向
      • (三)從有無對立到有無且融合-對藏傳佛教之圓滿總結
  • 第四章 覺朗派的佛教思想
    • 一、何謂「他空見」
    • 二、「他空見」的思想特點
    • 三、具有泛神論色彩的「他空見」
    • 四、覺朗派佛教思想的淵源
      • (一)外道論
      • (二)佛教說
      • (三)覺朗派思想來源之我見
  • 第五章 格魯派的佛教思想
    • 一、格魯派的顯教思想
      • (一)格魯派的清淨正見
      • (二)格魯派的清淨修持之規
      • (三)格魯派的清淨行持
    • 二、格魯派與藏傳佛教諸宗派的對立
    • 三、格魯派的密教思想
      • (一)修持無上密乘的重要性
      • (二)修持無上密乘的主要內容
    • 四、理性的膨脹與存在的消弱-宗喀巴論境界與方法
      • (一)三士道的人格境界論
      • (二)中觀正見的方法論
  • 第六章 藏傳佛教諸宗派之理論淵源
    • 一、「他空見」與三轉法輪
    • 二、「自空見」與三轉法輪
  • 第七章 思辯之舟-論藏傳因明學
    • 一、藏傳因明學之沿革
      • (一)前弘期因明譯傳及講授情況
      • (二)後弘期因明講授及著述情況
    • 二、藏傳因明學之義理
    • 三、藏傳因明學之特點
  • 第八章 藏族哲學的境界論
    • 一、可獲五種成果之苯-苯教之境界論
    • 二、有無之互動融合-藏傳佛教之境界論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