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行動,還是放棄?是得或失?
你每天要做多少決策,又有信心做對了多少策略?
經理人必備──迎戰超競爭時代的高績效解方!
從問題解決、經營管理到風險評估,一本讀懂MBA的決策精華
【機會成本→→→決策時最常忽略的關鍵環節,全面剖析】
★日本頂尖商學院熱門必修!實用度X含金量最高的MBA決策指南★
「現在做那樣的決策沒問題嗎?」
「要不要多收集一點資料再決定?」
「會不會錯失了更重要的機會?」
「是不是太容易滿足了?」
「這個提案很棒,但沒有人做過……」
「為什麼我的團隊和業績都停止成長了?」
怎樣避免失敗?什麽才是有助於做出更好決斷的策略,以及確保目標有效執行的思維方法。為此又該如何分配有限的資源?本書將結合商管與行為經濟學,介紹在決策中最容易被忽視的「機會成本」概念,帶領讀者建立一套更全面的策略思維,在經營管理中如何避免無謂的資源投入、保持精準的注意力、持有正確的思考方向,以及更具策略性的決策與行動。
敏感度觀察力想像力
一流的決策,關鍵在於看不見的地方
所謂的策略性,並不是待辦事項清單,而是思考機會成本
4大方針12個策略思維59個決策方向
真正重要的事物,很多都是眼睛看不見的。尤其有些時候,「做某件事情」的成本與報酬雖然清晰可見,但因此而看不見的部分,也就是「沒做的事情」或「無法去做的事情」卻更加重要。這個,就是機會成本。
「所謂思考機會成本,其實就是思考決策標準或價值觀。」個人或公司希望以什麼樣的時間軸,完成哪些目標與夢想?為此又該如何分配有限的資源、收集多少資訊?我們總是習慣關注那些看得見、成果迅速見效的事物,但若能在腦海中的某個角落建立起機會成本的概念,勢必能夠採取更具策略性的決策與行動。本書以商務人士與儲備幹部為目標讀者群,如果有讀者對自己的猶豫不決感到困擾,或做事時常不由自主三心兩意、感到後悔,相信也一定能從中獲得啟發。
★在有效的時間、有限的資源,做出最佳的決策!
‧面對連年虧損,亞馬遜如何決定堅持下去,成為聞名世界的電商龍頭?
‧夏普被鴻海收購後,為何很快就能轉虧為盈?
‧資料分析的陷阱:為了追求完美而收集資訊,只會讓內心愈來愈不安,深陷泥沼之中。
‧「總有一天」的機會成本:不過是在享受做白日夢的感覺,浪費時間而已。
‧免費的最貴:不知不覺中你付出了更珍貴的東西了。
‧「選項愈多」不等於「選擇越好」。
★機會成本的四大面向★
策略的實現必須有所割捨。
不痛不癢的政策,只會提高將來蒙受更多損失的風險
I.【做決策的機會成本】──有捨才有得
‧「假如進行A的話,就無法進行B。」釐清經營策略中有限資源的分配,效益最大化
‧超群經營:不要想著甚麼都做,而是集中投資在自己高人一等的優勢。
II.【決策過程的機會成本】──要戰勝凡事都想計畫的誘惑
‧資料分析可以支持決策,但不能代替決策。
‧組織達成共識的拙速:因為沒有人知道何時該做出決定。
III.【決策後悔的機會成本】──不斷追求完美只會越來越不安
.決策之前:出於「不想後悔」的心態,尋找各種可能性而發生的機會成本,卻毫無行動。
.決策以後:浪費時間思考「早知道就那樣做」的機會成本,無助於改變現實。
→「可惜」的心態更容易製造損失。
IV.【如何使機會成本最小化】──達到真正意義上的目標共享
‧排定優先順序,等於確認目的。
‧要做成一件事,必須用減法而非加法。
‧知道「自己不會意識到自己的偏見」。
本書特色
1.集結問題解決、經營管理、領導方針、策略概念,專為商務人士打造的決策思維書。
2.濃縮大量商學院課程的經典案例,並以「機會成本」加以剖析,包括亞馬遜、臉書、雅虎、各大集團併購案與危機處理等。
3.一本讀懂MBA的決策精華。由簡入易,架構清楚扎實,搭配圖表清晰易懂。
4.專家以外的讀者也能一本晉升MBA思維行列。
你每天要做多少決策,又有信心做對了多少策略?
經理人必備──迎戰超競爭時代的高績效解方!
從問題解決、經營管理到風險評估,一本讀懂MBA的決策精華
【機會成本→→→決策時最常忽略的關鍵環節,全面剖析】
★日本頂尖商學院熱門必修!實用度X含金量最高的MBA決策指南★
「現在做那樣的決策沒問題嗎?」
「要不要多收集一點資料再決定?」
「會不會錯失了更重要的機會?」
「是不是太容易滿足了?」
「這個提案很棒,但沒有人做過……」
「為什麼我的團隊和業績都停止成長了?」
怎樣避免失敗?什麽才是有助於做出更好決斷的策略,以及確保目標有效執行的思維方法。為此又該如何分配有限的資源?本書將結合商管與行為經濟學,介紹在決策中最容易被忽視的「機會成本」概念,帶領讀者建立一套更全面的策略思維,在經營管理中如何避免無謂的資源投入、保持精準的注意力、持有正確的思考方向,以及更具策略性的決策與行動。
敏感度觀察力想像力
一流的決策,關鍵在於看不見的地方
所謂的策略性,並不是待辦事項清單,而是思考機會成本
4大方針12個策略思維59個決策方向
真正重要的事物,很多都是眼睛看不見的。尤其有些時候,「做某件事情」的成本與報酬雖然清晰可見,但因此而看不見的部分,也就是「沒做的事情」或「無法去做的事情」卻更加重要。這個,就是機會成本。
「所謂思考機會成本,其實就是思考決策標準或價值觀。」個人或公司希望以什麼樣的時間軸,完成哪些目標與夢想?為此又該如何分配有限的資源、收集多少資訊?我們總是習慣關注那些看得見、成果迅速見效的事物,但若能在腦海中的某個角落建立起機會成本的概念,勢必能夠採取更具策略性的決策與行動。本書以商務人士與儲備幹部為目標讀者群,如果有讀者對自己的猶豫不決感到困擾,或做事時常不由自主三心兩意、感到後悔,相信也一定能從中獲得啟發。
★在有效的時間、有限的資源,做出最佳的決策!
‧面對連年虧損,亞馬遜如何決定堅持下去,成為聞名世界的電商龍頭?
‧夏普被鴻海收購後,為何很快就能轉虧為盈?
‧資料分析的陷阱:為了追求完美而收集資訊,只會讓內心愈來愈不安,深陷泥沼之中。
‧「總有一天」的機會成本:不過是在享受做白日夢的感覺,浪費時間而已。
‧免費的最貴:不知不覺中你付出了更珍貴的東西了。
‧「選項愈多」不等於「選擇越好」。
★機會成本的四大面向★
策略的實現必須有所割捨。
不痛不癢的政策,只會提高將來蒙受更多損失的風險
I.【做決策的機會成本】──有捨才有得
‧「假如進行A的話,就無法進行B。」釐清經營策略中有限資源的分配,效益最大化
‧超群經營:不要想著甚麼都做,而是集中投資在自己高人一等的優勢。
II.【決策過程的機會成本】──要戰勝凡事都想計畫的誘惑
‧資料分析可以支持決策,但不能代替決策。
‧組織達成共識的拙速:因為沒有人知道何時該做出決定。
III.【決策後悔的機會成本】──不斷追求完美只會越來越不安
.決策之前:出於「不想後悔」的心態,尋找各種可能性而發生的機會成本,卻毫無行動。
.決策以後:浪費時間思考「早知道就那樣做」的機會成本,無助於改變現實。
→「可惜」的心態更容易製造損失。
IV.【如何使機會成本最小化】──達到真正意義上的目標共享
‧排定優先順序,等於確認目的。
‧要做成一件事,必須用減法而非加法。
‧知道「自己不會意識到自己的偏見」。
本書特色
1.集結問題解決、經營管理、領導方針、策略概念,專為商務人士打造的決策思維書。
2.濃縮大量商學院課程的經典案例,並以「機會成本」加以剖析,包括亞馬遜、臉書、雅虎、各大集團併購案與危機處理等。
3.一本讀懂MBA的決策精華。由簡入易,架構清楚扎實,搭配圖表清晰易懂。
4.專家以外的讀者也能一本晉升MBA思維行列。
- 前言 機會成本的重要性,更具策略性的決策與行動
-
PART Ⅰ 做決策的機會成本 有捨才有得
-
Chapter 1 策略與機會成本
-
1 何謂「策略」?
-
2 何謂「策略性」?
-
3 超群經營思維,集中投資在高人一等的優勢
-
4 3C 與機會成本(一)— 對於紅海的天真期待
-
5 3C 與機會成本(二)— 最不了解的就是自己
-
6 策略並不是待辦清單
-
-
-
PART Ⅱ 決策過程的機會成本 要戰勝凡事都想計畫的誘惑
-
Chapter 2 制定計畫與機會成本
-
1 制定計畫的弊害
-
2 釐清對計畫的三大誤解
-
3 計畫與機會成本(一)— 熱愛計畫的 MBA
-
4 計畫與機會成本(二)— 對計畫感到安心
-
5 計畫與機會成本(三)— 計畫的聖域化
-
6 計畫與機會成本(四)— 對機會的敏感度降低
-
7 不過度計畫,才能看到新的機會
-
-
Chapter 3 受人喜愛的資料分析與機會成本
-
1 從資料分析 1.0 到 2.0
-
2 洞悉資料分析的三大陷阱
-
3 資料分析的「客觀性」極限
-
4 分析是悲觀的來源,具備樂觀的意志才能活用策略
-
5 資料分析的真正價值
-
6 無法從失敗中學習,是龐大的機會成本
-
-
Chapter 4 團體共識與機會成本
-
1 停止「愈開愈多」的會議
-
2 組織整合的迷思 — 為什麼團隊缺乏幹勁?
-
3 矩陣式組織,可以跨過一座又一座的高山
-
4 共識太慢的理由與誤解
-
5 如何建立團隊信任?廣島棒球隊的再出發
-
6 亞馬遜領導力準則的啟示
-
-
筆記 A 為什麼日本企業無法順利進軍中國與亞洲市場?
-
-
PART Ⅲ 決策後悔的機會成本 不斷追求完美只會愈來愈不安
-
Chapter 5 「設法避免機會成本」的機會成本
-
1 「可惜」的心態更容易製造損失
-
2 無法放棄 …… 承諾升級的成本
-
3 太早放棄的機會成本
-
4 「總有一天」就是每個星期的第八天
-
5 免費的最貴
-
6 再談「可惜」的真義
-
-
Chapter 6 「增加未來選擇」的機會成本
-
1 延遲決策風險的實質選擇權
-
2 選擇愈多愈好嗎?
-
3 超有生產力?多工作業的機會成本
-
4 「效率十足的電子郵件溝通」潛在消耗
-
5 領導者「發表願景」的機會成本
-
6 過度專注「效率化」,容易忘記原點
-
-
Chapter 7 擔心、後悔與機會成本
-
1 完美主義有時是自我滿足的資源消耗
-
2 不想失誤的心 — 保險的機會成本
-
3 備案的問題點
-
-
Chapter 8 實踐「適材適所」與機會成本
-
1 從 A 到 A+ 的難度:適材適所的現實
-
2 能力愈好,就業滿意度愈低的理由
-
3 應變型策略 — 不過度計畫,在行動中把握機會
-
4 用人唯精,只讓正確的人才搭上車
-
5 多樣性是手段,而非目的
-
-
筆記 B 我的經驗談:在反覆嘗試中找到價值
-
-
PART Ⅳ 如何使機會成本最小化 達到真正意義上的目標共享
-
Chapter 9 優先順序與機會成本
-
1 排定優先順序的困難
-
2 目的具體化:明確共享中長期目標與意義
-
3 宏觀視野:考量投資組合與抵換
-
4 如何擁有宏觀的視野
-
-
Chapter 10 如何應付機會成本 1 — 釐清目的與原點
-
1 避免手段目的化
-
2 貫徹基礎原則,是簡單卻重要的事
-
3 不可忽略的一環:謹慎檢視計畫結果
-
4 要做成一件事,必須用減法而非加法
-
-
Chapter 11 如何應付機會成本 2 — 對付偏見
-
1 知道「自己不會意識到自己的偏見」
-
2 打造不易產生偏見的組織體質:接受刺激
-
3 在組織內達到真正的坦誠與溝通
-
-
Chapter 12 如何應付機會成本 3 — 執行
-
1 決定好卻不執行的三個理由
-
2 一號瓶是什麼?從重要性高的課題處理
-
3 重視執行過程的信號效應
-
-
- 結語 一流的決策,關鍵在於看不見的地方
- 參考資料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