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在現實的裂縫萌芽:岩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出版日期
2019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4782918

文化部計次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岩上,曾任國民中小學教師,堪輿、命理老師,太極拳老師,是詩人群中最接地氣、人氣、山林氣的一位。是台灣詩壇日據時期詩人林亨泰、桓夫、詹冰之後的接班人,與白萩、趙天儀、楊牧、林煥彰等同輩詩人各自嶄露頭角,頂一片天。
岩上深知「詩是生活裂縫中綻開的花朵」,因此,他的詩作從早期年少抒情、感懷之作,擴展到生活觀察、土地關懷、社會批判,及於氣的運行、生的感悟,詩是他自我生命與台灣社會的救贖。
本書邀集學界最年輕的九位詩評家徐培晃、嚴敏菁、陳瀅州、李桂媚、莫渝、謝三進、葉衽榤、陳徵蔚、陳鴻逸,跨世代也跨領域,呈現岩上的峰嶺與風華,開創岩上詩研究的新範疇。
  • 導言/蕭蕭
  • 物的體系—岩上詩中物我關係象徵化的表現方式/徐培晃
    • 一 前言
    • 二 以概念化認知的對象為物
    • 三 物的象徵意義之聯結
    • 四 物我的交涉關係:換位觀照
    • 五 結語
  • 調解與跨越—論岩上詩學與武學的實踐/嚴敏菁
    • 一 前言
    • 二 轉化—從有入無,無中生有
    • 三 鬆沈—流動於有、無之間
    • 四 圓整—「有」與「無」的共生
    • 五 結語
  • 岩上早期詩論與一九七○年代現實詩學/陳瀅州
    • 一 前言
    • 二 一九七○年代現實詩學
    • 三 岩上早期詩論
    • 四 結語
  • 岩上現代詩的色彩意象/李桂媚
    • 一 前言
    • 二 交相辯證的黑白意象
    • 三 觀照生命的紅色意象
    • 四 小結
  • 填補人生的裂縫—取岩上的五首詩為例/莫渝
    • 一 前言
    • 二 五首詩的殊相
    • 三 五首詩的共軸
    • 四 如何美滿?為何裂縫?
    • 五 結語
  • 岩上生態詩綜觀/謝三進
    • 一 前言
    • 二 臺灣生態詩發展與笠詩社
    • 三 岩上生態詩創作階段分期
    • 四 岩上生態詩的類型分析
    • 五 結論
  • 岩上兒童詩自然論/葉衽榤
    • 一 以詩人風格探索文學史歸屬
    • 二 以自然取向形成童詩的意象
    • 三 自生活感受攫取童詩的元素
    • 四 再定錨文學史中的岩上風格
  • 意在筆先—《岩上八行詩》與其英文翻譯之研究/陳徵蔚
    • 一 譯詩之難
    • 二 詩的語言與形式
    • 三 《岩上八行詩》的英文翻譯
    • 四 結語
  • 詩與散文的遞延互涉—論岩上《綠意》的詩性語言造異/陳鴻逸
    • 一 前言
    • 二 書寫的潛抑歷程
    • 三 遞延與互涉
    • 四 詩性語言的造異/藝
    • 五 持續寫著的路上(代結語)
  • 「在現實的裂縫萌芽—岩上學術研討會」後記/李桂媚
  • 作者簡介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