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徐畢克斯,第一位探勘亞馬遜森林的動物學者,
以他的名字命名之生物多達70種以上,部份已瀕臨滅絕!
1.徐畢克斯,第一位探勘亞馬遜森林的動物學者,詳細記錄涉險探勘亞馬遜,發覺新物種的驚奇過程。
2.反映十九世紀歐洲社會,傾全力支持海外擴張和發展科技的歷史進程,一本自然科學+歷史人文,結合叢林冒險的精彩故事。
3.收錄徐畢克斯研究報告手稿、手繪物種插圖等,80多張珍貴照片!
▍徐畢克斯(1781~1826),19世紀動物學先驅,以超越時代的科學根基撰寫《頭源學》,歌德譽為「顱骨學重要著作」,並深刻影響其科學見解,達爾文更將他的《巴西探勘之旅》擺於書房閱讀!
▍徐畢克斯,第一位探勘亞馬遜森林的動物學者,採集的動植物標本近萬種,並發現大量新種!
1817年徐畢克斯奉巴伐利亞國王麥希米連一世之命前往巴西探勘亞馬遜森林,當時德國科學家洪堡德(AlexandervonHumboldt)雖然已經前往南美洲探勘,但區域僅限於西班牙殖民地,多半未觸及巴西,科學界對亞馬遜森林仍然相當陌生。因此,動物學家徐畢克斯與植物學家馬荻仕,兩人不畏艱苦、歷險無數,由南至北深入探勘了大部分亞馬遜流域區域,所採集的動植物標本近萬種,並發現大量新種。針對這趟旅程所寫的《巴西探勘之旅》,至今仍為研究巴西的重要文獻,達爾文的書房亦擺有這套旅記,足見徐畢克斯對後世學者的莫大鼓舞與影響。
以他的名字命名之生物多達70種以上,部份已瀕臨滅絕!
1.徐畢克斯,第一位探勘亞馬遜森林的動物學者,詳細記錄涉險探勘亞馬遜,發覺新物種的驚奇過程。
2.反映十九世紀歐洲社會,傾全力支持海外擴張和發展科技的歷史進程,一本自然科學+歷史人文,結合叢林冒險的精彩故事。
3.收錄徐畢克斯研究報告手稿、手繪物種插圖等,80多張珍貴照片!
▍徐畢克斯(1781~1826),19世紀動物學先驅,以超越時代的科學根基撰寫《頭源學》,歌德譽為「顱骨學重要著作」,並深刻影響其科學見解,達爾文更將他的《巴西探勘之旅》擺於書房閱讀!
▍徐畢克斯,第一位探勘亞馬遜森林的動物學者,採集的動植物標本近萬種,並發現大量新種!
1817年徐畢克斯奉巴伐利亞國王麥希米連一世之命前往巴西探勘亞馬遜森林,當時德國科學家洪堡德(AlexandervonHumboldt)雖然已經前往南美洲探勘,但區域僅限於西班牙殖民地,多半未觸及巴西,科學界對亞馬遜森林仍然相當陌生。因此,動物學家徐畢克斯與植物學家馬荻仕,兩人不畏艱苦、歷險無數,由南至北深入探勘了大部分亞馬遜流域區域,所採集的動植物標本近萬種,並發現大量新種。針對這趟旅程所寫的《巴西探勘之旅》,至今仍為研究巴西的重要文獻,達爾文的書房亦擺有這套旅記,足見徐畢克斯對後世學者的莫大鼓舞與影響。
- 推薦序一
- 推薦序二
- 推薦序三
- 引言
-
第一章 法蘭肯及慕尼黑
-
少年時期及求學經過
-
被延攬赴慕尼黑
-
巴黎的教育訓練
-
首部科學著作
-
在慕尼黑擔任蒐藏研究員
-
早期的科學出版品:成為科學院常任研究員
-
受爭議的傑作「頭顱起源」
-
化石研究
-
赴巴西探勘的初步計畫
-
奧地利的探勘行動
-
馬萩仕
-
-
第二章 巴西南部與乾燥地區
-
從慕尼黑經維也納到第里亞斯特出發
-
地中海上的初次歷險
-
告別歐洲
-
里約熱內盧
-
與熱帶的初次接觸
-
前往內陸
-
聖保羅
-
富饒莊
-
當地印地安土著
-
鑽石區
-
波多庫多斯印地安人
-
獵狩
-
前往三藩西斯科河
-
乾渴的旅程
-
巴伊亞聖薩爾瓦多
-
奴隸
-
從巴伊亞往南再折返
-
再次幾乎渴死
-
發燒與鉛中毒
-
初次的河上航行
-
-
第三章 亞馬遜
-
聖瑪麗亞貝稜
-
前往亞馬遜河下游
-
製作動物標本
-
瑪瑙斯
-
溯索利莫斯河前往埃嘎
-
徐畢克斯行抵巴西邊界
-
逖庫納族的舞蹈面具
-
徐畢克斯探勘內格羅河域
-
馬萩仕抵達優普拉的瀑布區
-
米蘭哈族與尤瑞族
-
順亞馬遜河流下行
-
返程
-
-
第四章 返回慕尼黑
-
回到慕尼黑
-
巴西博物館
-
當紀念品帶回的印第安孩童
-
旅記與地圖
-
題外話:探討三冊《巴西探勘之旅》作者問題
-
馬萩仕與徐畢克斯
-
科學採集品
-
哺乳動物
-
鳥類
-
兩棲類與爬蟲類
-
魚類
-
昆蟲與其他無脊椎動物
-
疾病與死亡
-
- 結語:傳世貢獻
- 續篇:慕尼黑與巴西
-
附錄
-
以徐畢克斯命名的動植物
-
字彙
-
歷史回顧
-
文獻目錄
-
圖照目次與作者
-
- 致謝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