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親歷西安事變的穆斯林將軍:追尋先父母的足跡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8924314

文化部計次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有一回,母親坐火車到西安去探訪父親,誰知就在父親送走母親當晚的第二天凌晨,發生了舉世震驚的西安事變。」──閔錫慶

本書是美國華裔律師閔錫慶(MarianMing)回憶父母親生平的家族史著作。全書共分為三大部份:第一部分紀錄了作者父親閔湘帆(1896-1989)與母親仝道雲(1903-1996)結識於國民政府北伐時期的故事、刻劃了閔湘帆在擔任西北剿總司令部之處長時,遭逢舉世聞名的西安事變的驚險經過。閔湘帆隨後在抗戰時擔任軍政部軍需設計委員會少將委員,掌管淞滬前線六十萬將士的糧秣重任,而仝道雲則擔任國民政府賑濟委員會委員與軍政部設計委員,投身於大後方的宣傳和賑濟救災。本書深刻描寫了兩人投身於對日抗戰洪流的始末與在戰火中搶救難民孤兒之著名事蹟。本書的第二部份則講述了閔氏家族對自身伊斯蘭信仰與回族身份的省思與奉獻,亦映照了大時代下穆斯林在中國的處境。本書最末,則回顧了作者閔錫慶在戰火下成長、求學並發揚光大於美國的心路歷程。

本書特色
◆一對親歷西安事變與抗戰洪流的將軍夫妻檔,一個生長於戰火下的穆斯林家庭,見證一段在大時代下不為人知的故事
  • 前言 我們這一家
  • 第一章 先父西安歷險記
    • 兵諫緣起
    • 親歷事變的中級軍官
    • 代表張學良視察西北
    • 呈遞報告,略感蹊蹺
    • 黎明,報恩寺街
    • 華清池的槍聲
    • 密室窩藏江科長
    • 「西北剿總」換招牌
    • 策劃換裝出逃
  • 第二章 張學良─功過誰與評說?
    • 東北軍的怨懟
    • 為誰而戰,為何而戰
    • 涕泣諫諍,屢遭重斥
    • 先捉了再說
    • 周恩來背後的太上皇
    •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 幽囚的命運
  • 第三章 投身抗戰的洪流
    • 「脫亞入歐」的新帝國
    • 忍無可忍的國土保衛戰
    • 淞滬前線的糧秣軍需
    • 南京的送款任務
    • 以空間換取時間
    • 跋山涉水流亡圖
    • 起來吧,中國的穆斯林
    • 回教訪問團
    • 軍民心理的轉變
    • 史迪威的預言
    • 「以德報怨」,得不償失
  • 第四章 《醒回篇》的時代啟示
    • 北伐年代的愛情
    • 最年輕的女督學
    • 戰雲密布的環境
    • 吃「八寶飯」的日子
    • 主計長與參議員
    • 母親的安徽選戰
  • 第五章 穆斯林的心路足跡
    • 臺北清真大寺
    • 六信五功,聖地朝覲
    • 天堂裡的宮室
    • 口喚與還願
  • 第六章 儒家倫理與伊斯蘭教義
    • 閔家的穆斯林
    • 「爾等拜主,爾等孝親」
    • 終極關懷
    • 以儒釋經
    • 敬天畏人
  • 第七章 兒時的南匯─父親夢中的故鄉
    • 父親寫給我們子女的詩作選摘
  • 第八章 回首來時路─我的自述
    • 綠衣黑裙的年代
    • 大陸法系與海洋法系
    • 被人「捲款潛逃」
    • 兩件華人官司
    • 不同的政治走向
    • 我的參政經驗
    •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 我的「口喚」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