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一位在香港成長的近代中國著名外交家
傅秉常(1896-1965)是香港大學第一位一級榮譽工學士。在因緣際會之下,步入外交界之殿堂。他早歲顯達,以二十七歲之齡當上粵海關監督,以後一直在法律和外交方面,有所靖獻,歷任外交部次長等職。1943年-1949年間為國民政府駐蘇大使,任內代表政府簽署《四國宣言》,蜚聲國際。1949年曾一度被任命為外交部部長,未就,後客居法國九載。1957年赴台生活,逝世時為司法院副院長。
本傳記主要根據其後人收藏的《傅秉常日記》及其他相關原始史料,探討傅秉常的志業與平生,也談他身處的時代,兼及他的家庭、朋友與同時代人,以及他在近代中國外交史上的貢獻。筆者希望透過這部傳記,向這位香港大學早期的傑出校友致敬。
傅秉常(1896-1965)是香港大學第一位一級榮譽工學士。在因緣際會之下,步入外交界之殿堂。他早歲顯達,以二十七歲之齡當上粵海關監督,以後一直在法律和外交方面,有所靖獻,歷任外交部次長等職。1943年-1949年間為國民政府駐蘇大使,任內代表政府簽署《四國宣言》,蜚聲國際。1949年曾一度被任命為外交部部長,未就,後客居法國九載。1957年赴台生活,逝世時為司法院副院長。
本傳記主要根據其後人收藏的《傅秉常日記》及其他相關原始史料,探討傅秉常的志業與平生,也談他身處的時代,兼及他的家庭、朋友與同時代人,以及他在近代中國外交史上的貢獻。筆者希望透過這部傳記,向這位香港大學早期的傑出校友致敬。
- 傅錡華博士序
- Preface by Dr. Yee Wah Foo
- 自序
-
第一章 旭日初升
-
家世、早年生活與嗜好
-
涉足官場
-
-
第二章 嶄露頭角
-
關餘之爭
-
炮打總統府與孫中山返粵
-
太子派的形成
-
粵海關監督
-
孫中山逝世以後
-
傅秉常的好友們
-
立法之一章
-
「一‧二八」事變前後與廣東政局
-
政海波瀾
-
奪取海關稅收的構想和討論
-
反蔣運動之延續
-
與南京和解
-
漫遊書海
-
重返立法院
-
兩訪蘇俄
-
回歸壇坫
-
-
第三章 駐節蘇俄
-
遠大旅程
-
使館人員
-
走馬上任
-
《四國宣言》的中方簽字人
-
第二戰場的開展
-
崎嶇滿途的中蘇關係
-
提升駐蘇大使館的形象
-
戰事之進展
-
中蘇談判及其餘波
-
戰爭中的讀書生活
-
戰後世界
-
返國之行
-
神秘女子
-
破滅的先兆
-
中蘇交惡
-
陰霾滿佈
-
「不眠憂戰伐,無力正乾坤」
-
-
第四章 寄寓法國
-
異鄉新客
-
韓戰的延續、餘波與國共
-
孫科來居
-
困頓歲月
-
政治的旁觀者
-
-
第五章 寶島餘暉
-
定居台灣
-
對蔣介石和陳誠的觀察
-
老病纏身
-
傷逝
-
出訪秘魯和墨西哥和預立遺囑
-
一去仙台
-
結語
-
- 參考文獻
- 出版地 : 香港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