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工作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幸福、為了實現自我。
要達到如此想望,
首先要能「工作得像自己」!
☆辭職不是為了離開,而是有更好的地方要去!☆
☆終結漂流職場,開始設計專屬你的工作藍圖!☆
你是不是這樣的人:
□在職場上痛苦不開心,就會冒出離職的念頭。
□想辭職卻猶豫不決,拖了好久問題仍没解決。
□投了履歷,面試上了,就立刻爽丟離職單,換工作。
□五年前的工作煩惱和現在差不多。
◎辭職不是憑感覺;找工作不是上了就去
作者朴建鎬在求學時期努力唸書目標是成為醫師,但如願考上美國最好醫學院的他,在畢業前卻毅然決然放棄了學業,因為他發覺醫師不是他想做的工作!
那他想做什麼呢?他也不知道!
放棄後的他不得不重頭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然而就跟許多工作者一樣,知道自己不喜歡這工作,卻又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於是只能不斷轉換工作,不開心就離職;面試上了比較薪水和福利就去,過了幾個月,再邊懷疑工作適不適合自己?邊痛苦的繼續做下去。
◎工作,是「我」的延伸
如今,朴建鎬成為了性向分析專家,是各大電視媒體爭相邀請的對象,開辦了自己的網路頻道,不只找到自己理想中的職業,也開始幫助大家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成為最受上班族歡迎的職涯諮詢師。
讓他終結痛苦職場,找到理想工作的關鍵在於,在毫無目標轉換工作的過程中,他體會到:「工作,是自我的延伸」。
假如A的個性是屬於「不斷追求成長進步」類型的人,而他做的工作是必須「一再處理相同的問題」,A可能會覺得工作壓力大。所以,我們不應該強迫自己適應工作(這是工作痛苦的原因),而是找到(規劃)一個能「工作得像自己」的環境,這才是對的工作。
◎如何找到「像自己的工作」?
關鍵是找到自己的內在需求!
舉例來說:離職前總會有一段猶豫不決期,很多人甚至持續半年、一半,為什麼没有立刻走?表示這個工作其實滿足了你某部分的需求?例如:「能表達自己想法」、「在溫和的人際環境感到安全」等背後的價值觀與動機,這個需求如果没有被滿足,換什麼都不對,所以我們必須帶著這個標準找工作。同樣的我們也能從「不想上班的理由」、「過去的履歷」分析出自己從未發覺,但極其重要的內在的需求。
「換什麼工作」並不是重點,重點在於我們「為什麼」想換工作?用「什麼」標準挑選下一份工作?一切,都要以我為出發,用「我的標準」來錄取下一個公司。
◎用九階段職涯課題找到隨心所欲的工作
除了內在需求外,書中提到的「九階段職涯課題」以客觀分析的方式、規劃各種問題,分成九個階段,從如何發掘自己的內在需求、診斷不想上班的原因、釐清沒有離職的原因、找出自己的核心優勢等,一一帶領讀者找到專屬個人的理想工作。
本書不只是作者成功的經驗法則,同時透過這套方法開設了職涯探索課程,幫助無數工作者找到理想的工作,顛覆過去人們對於工作不過是為了賺錢的期待。透過書中的方法,不只能設計專屬自己的工作藍圖,也可以描繪出生命藍圖,過你想要的理想人生。
【讀者大好評】
「雖然當時很痛苦,但我現在很幸福!」
「學會設計職涯藍圖後,我的人生變得完全不同了。」
「看完書後,我發現過去努力卻做不好,或是半途而廢的事,並不是因為自己不夠好,而是因為那並不是我真正想做的事。」-學員libellasw
「如果你也想找回自己,找到工作的樂趣,這本書會是你很棒的選擇!-廣播節目主持人/鄭恩奇
「推薦給正在為工作煩惱的你,相信這本書會指引你找到職涯方向!」 -辭職學校創辦人/張修翰
要達到如此想望,
首先要能「工作得像自己」!
☆辭職不是為了離開,而是有更好的地方要去!☆
☆終結漂流職場,開始設計專屬你的工作藍圖!☆
你是不是這樣的人:
□在職場上痛苦不開心,就會冒出離職的念頭。
□想辭職卻猶豫不決,拖了好久問題仍没解決。
□投了履歷,面試上了,就立刻爽丟離職單,換工作。
□五年前的工作煩惱和現在差不多。
◎辭職不是憑感覺;找工作不是上了就去
作者朴建鎬在求學時期努力唸書目標是成為醫師,但如願考上美國最好醫學院的他,在畢業前卻毅然決然放棄了學業,因為他發覺醫師不是他想做的工作!
那他想做什麼呢?他也不知道!
放棄後的他不得不重頭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然而就跟許多工作者一樣,知道自己不喜歡這工作,卻又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於是只能不斷轉換工作,不開心就離職;面試上了比較薪水和福利就去,過了幾個月,再邊懷疑工作適不適合自己?邊痛苦的繼續做下去。
◎工作,是「我」的延伸
如今,朴建鎬成為了性向分析專家,是各大電視媒體爭相邀請的對象,開辦了自己的網路頻道,不只找到自己理想中的職業,也開始幫助大家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成為最受上班族歡迎的職涯諮詢師。
讓他終結痛苦職場,找到理想工作的關鍵在於,在毫無目標轉換工作的過程中,他體會到:「工作,是自我的延伸」。
假如A的個性是屬於「不斷追求成長進步」類型的人,而他做的工作是必須「一再處理相同的問題」,A可能會覺得工作壓力大。所以,我們不應該強迫自己適應工作(這是工作痛苦的原因),而是找到(規劃)一個能「工作得像自己」的環境,這才是對的工作。
◎如何找到「像自己的工作」?
關鍵是找到自己的內在需求!
舉例來說:離職前總會有一段猶豫不決期,很多人甚至持續半年、一半,為什麼没有立刻走?表示這個工作其實滿足了你某部分的需求?例如:「能表達自己想法」、「在溫和的人際環境感到安全」等背後的價值觀與動機,這個需求如果没有被滿足,換什麼都不對,所以我們必須帶著這個標準找工作。同樣的我們也能從「不想上班的理由」、「過去的履歷」分析出自己從未發覺,但極其重要的內在的需求。
「換什麼工作」並不是重點,重點在於我們「為什麼」想換工作?用「什麼」標準挑選下一份工作?一切,都要以我為出發,用「我的標準」來錄取下一個公司。
◎用九階段職涯課題找到隨心所欲的工作
除了內在需求外,書中提到的「九階段職涯課題」以客觀分析的方式、規劃各種問題,分成九個階段,從如何發掘自己的內在需求、診斷不想上班的原因、釐清沒有離職的原因、找出自己的核心優勢等,一一帶領讀者找到專屬個人的理想工作。
本書不只是作者成功的經驗法則,同時透過這套方法開設了職涯探索課程,幫助無數工作者找到理想的工作,顛覆過去人們對於工作不過是為了賺錢的期待。透過書中的方法,不只能設計專屬自己的工作藍圖,也可以描繪出生命藍圖,過你想要的理想人生。
【讀者大好評】
「雖然當時很痛苦,但我現在很幸福!」
「學會設計職涯藍圖後,我的人生變得完全不同了。」
「看完書後,我發現過去努力卻做不好,或是半途而廢的事,並不是因為自己不夠好,而是因為那並不是我真正想做的事。」-學員libellasw
「如果你也想找回自己,找到工作的樂趣,這本書會是你很棒的選擇!-廣播節目主持人/鄭恩奇
「推薦給正在為工作煩惱的你,相信這本書會指引你找到職涯方向!」 -辭職學校創辦人/張修翰
- 各界推薦
- 作者序 做自己想做的工作吧
-
第1章 為什麼換不換工作都一樣累?
-
01 二十歲的問題,到四十歲還是沒解決
-
02 只花四點三個月準備離職?
-
03 換工作別亂挑
-
04 為什麼換了工作,還是不滿意?
-
05 不要規畫工作,要設計工作
-
06 以自己的標準挑選適合的工作
-
職場筆記 對於離職猶豫不決的原因
-
-
第2章 努力拚成績、拚履歷,卻不知道自己的興趣
-
01 英文好就要讀英文系?
-
02 十個人只有一個熱愛工作
-
03 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很奢侈?
-
04 個性傾向比能力、資歷、努力都重要
-
05 如何發掘自己的個性傾向?
-
06 「工作」和「公司」也有個性
-
07 將個性變成優勢
-
職場筆記 真的有適合自己的工作嗎?
-
-
第3章 不要拚命工作,而是要工作得像自己
-
01 臉書的優勢管理學
-
02 唸圖書館資訊系卻適合當祕書?
-
03 在缺點中找出優點
-
04 我適合這間公司嗎?
-
05 優勢就是和別人「不一樣」
-
06 你已經在運用優勢了
-
職場筆記 該選擇擅長的還是喜歡的?
-
-
第4章 工作得更像自己(一)成為自己的職涯規畫師
-
01 學習設計生活與工作
-
02 職涯規畫的標準
-
03 我每天都在做哪些事?
-
04 診斷不想上班的原因
-
05 為什麼沒有立刻離職?
-
06 在平凡的履歷中發掘不平凡
-
07 尋找核心優勢
-
職場筆記 規畫職涯後的轉變
-
-
第5章 工作得更像自己(二)尋找適合的工作和公司
-
01 蘋果是蘋果,橘子是橘子
-
02 跟工作合八字
-
03 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公司和老闆?
-
04 確認轉職計畫
-
05 「劈腿」有時是必要的
-
06 找到指引方向的北極星
-
07 確定職涯方向後貫徹到底
-
08 朝著本質方向前進
-
職場筆記 不要和工作談戀愛
-
-
第6章 工作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幸福
-
01 讓三百六十個人都變成第一名
-
02 每天慢慢地,朝想要的方向前進
-
03 如何克服職業倦怠感?
-
04 工作,是一輩子的事
-
- 附錄 找到適合自己工作的方法
- 跋 就讓自己隨心所欲地去試吧!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