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武漢會戰是抗戰初期四大會戰之一,也是四大會戰中規模最大的會戰。,該戰役其作戰範圍遍及安徽、江西、湖北、河南、湖南五個省區,僅次於1944年一號作戰和1939年中國軍隊冬季攻勢。在這次會戰中,日軍先後調集9個步兵師團、1個步兵旅團、1個騎兵旅團、2個重砲旅團及大批其他專業兵種部隊直接投入作戰,包括補充兵在內有35萬餘人。其作戰兵團力量達到140個大隊,僅次於1944年一號作戰的150個大隊水準。而中國軍隊也先後投入129個師、1個獨立步兵旅及騎兵、砲兵等部隊,總兵力約100萬人,又僅次於1944年一號作戰。
在如此長時間、大規模、高強度的作戰中,雙方都損失慘重,代價巨大。儘管不能簡單地歸納為誰勝誰負。首先就戰役而言,日軍取得了勝利。日軍不僅攻佔了武漢三鎮,還控制了長江水道和沿岸地區,深入兩湖地區腹地。日軍在會戰期間雖然未能全殲中國軍隊主力,但給中國軍隊造成巨大殺傷。中國軍隊喪師失地,敗相一目了然。
然而從戰略角度而言中國軍隊是毫無疑問的贏家,日本軍隊卻遭到一次嚴重的戰略挫敗。因此武漢會戰成為了抗日戰爭中第一個戰略轉捩點,也是最為重要的轉捩點。雖然其並非出色的勝利之役,但這種在戰略上的轉折意義,與莫斯科保衛戰、中途島戰役是等同性質的。
在如此長時間、大規模、高強度的作戰中,雙方都損失慘重,代價巨大。儘管不能簡單地歸納為誰勝誰負。首先就戰役而言,日軍取得了勝利。日軍不僅攻佔了武漢三鎮,還控制了長江水道和沿岸地區,深入兩湖地區腹地。日軍在會戰期間雖然未能全殲中國軍隊主力,但給中國軍隊造成巨大殺傷。中國軍隊喪師失地,敗相一目了然。
然而從戰略角度而言中國軍隊是毫無疑問的贏家,日本軍隊卻遭到一次嚴重的戰略挫敗。因此武漢會戰成為了抗日戰爭中第一個戰略轉捩點,也是最為重要的轉捩點。雖然其並非出色的勝利之役,但這種在戰略上的轉折意義,與莫斯科保衛戰、中途島戰役是等同性質的。
- 第一章 佈局武漢
- 第二章 千秋功過
- 第三章 山雨欲來
- 第四章 東門開
- 第五章 九江崩盤
- 第六章 贛北狼煙起
- 第七章 江南敵手
- 第八章 廣濟攻防
- 第九章 山北警報
- 第十章 決戰來臨
- 第十一章 幕阜山爭奪
- 第十二章 不朽大捷
- 第十三章 北方戰火
- 第十四章 武漢陷落
- 第十五章 最後的戰鬥
- 第十六章 水天祭
- 第十七章 總結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