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宇宙的顫抖:談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引力波(二版)

出版日期
2019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50332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文化部計次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諾貝爾物理學獎殊榮,始於百年前的天才假設!
一本讓所有人都能讀懂相對論的科普書……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美麗精深,乃人類智慧晶瑩閃爍的神來之筆。但對非專家的芸芸眾生而言,愛氏的相對論高深莫測,不知該如何學習,才能懂得它奇妙的些許內涵。

本書以牛頓萬有引力理論為切入點,使用易懂的科普語言,講述人類在兩百年內跨越的幾個巨大的智慧鴻溝:光以有限的速度傳播、光的傳播不需要介質,和電磁波理論的建立。愛氏接手後,用每個人都能懂的思維實驗,首次顛覆了牛頓絕對時間的頑固概念—哦,原來時間可因速度的快慢和引力場的強弱而膨脹或收縮!愛氏再接再厲,把牛頓的引力場,化為他獨特的四維時空局部的幾何曲率。

作者在本書中,以大眾能看懂的科普文字和細膩的輕柔描述,讓讀者能品嘗、欣賞愛氏相對論深奧數學中的物理內涵,進而幫助讀者建立愛氏相對論的完整概念;像吃一服大補帖,得到獲取知識的無比滿足。

愛氏百年前就預測引力波的存在。引力波來自宇宙最神祕深沉的部位,能和二十一世紀人類才發現的加速膨脹的黑暗宇宙親密互動。人類經歷五十餘年艱苦的科技奮鬥,終能在2015年,直接偵測到十三億年前由一個雙黑洞碰撞而產生跨越宇宙的引力波。本書詳盡報導了這次人類巨大的成就和收穫,這成就更獲2017年諾貝爾物理獎。

【名家推薦】

丘成桐(哈佛大學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
孫維新(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臺大物理系及天文所教授)
劉大任(作家)
蔡武陽(前噴射推進實驗室資深人造衛星主任工程師)
  • 推薦序/丘成桐
  • 推薦序──百年一遇、歷久彌新的宇宙思維/孫維新
  • 推薦序/劉大任
  • 推薦序/蔡武陽
  • 自序
  • 導讀
  • 第1章 牛頓的蘋果
  • 第2章 御光者──十年一惑
  • 第3章 問題解決了
  • 第4章 時光機
  • 第5章 最幸運的思維
  • 第6章 等效原理
  • 第7章 黎曼流形
  • 第8章 蘇黎世筆記本
  • 第9章 摘要論文
  • 第10章 絕對微分
  • 第11章 開紅海
  • 第12章 引力波
  • 第13章 宇宙的顫抖
  • 第14章 後記
  • 附錄1 參考資料
  • 附錄2 解讀愛因斯坦場方程
  • 附錄3 愛因斯坦和他的巨人們
  • 中文索引
  • 英文索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