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一本書教你聰明學習幸福手冊:成績不好不是程度不好或不用功,念書靠方法不完全靠智慧

作者
出版日期
2019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735732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華馬文學」一詞作為馬來西亞族裔文學的學科術語迄今仍然不穩定,論者不是罔顧我們(錦樹和我)在再論述馬華文學/馬來西亞文學時已應用該詞多年的事實,就是多半不知其指涉為何。相對而言,用「馬華文學」來統稱馬來(西)亞華文文學的正當性早已不辯自明。但是,「馬華文學」其實只是馬來西亞文學複系統內一支語種文學。易言之,「馬華文學」在馬來西亞文學複系統內差異性乃以語種來區別。以語種來區分,除了華文書寫,在馬來西亞文學場域生產或運動的尚有英文文學、馬來文學/國語文學、淡米爾文學等本地文學。
姑不論「馬華文學」的「華」本來就也可以指涉「華人」而非由「華文」的涵義所壟斷,馬華文學的生產者多半還是馬來西亞華裔(目下的學華文熱潮大概還沒有熱到非華裔新生代以華文書寫文藝創作的地步),不過並不是所有馬來西亞華裔都會說華語寫華文,或以華文寫作。另一方面,以英文及馬來文創作的馬來西亞華裔作家早已在這兩個語種文學系統內占有大小不等的一席之地。我們甚至可以說,華裔背景的馬英作家很可能占該語種文學作家的多數。
本書共收錄了29位馬來亞華裔作家的短篇小說,分別是:鐵抗《白蟻》、方天《爛泥河的嗚咽》、王賡武《前所未有的感覺》、陳瑞獻《針鼴》、李有成《戒嚴》、梁園《最後一根火柴》、宋子衡《神雞》、楊謙來《老人世界》、潘友來《手指》、張錦忠《山鳥·鼠鹿·鱷魚》、李永平《日頭雨》、柯彬《玻璃山》、葉誰《一個透明的晚上》、林玉玲《另外一個國度》、梁放《鋅片屋頂上的月光》、張貴興《圍城の進出》、潘雨桐《東谷歲月》、小黑《細雨紛紛》、葉貝思《在1969年》、蔡月英《卡露娜的美人魚》、蕭招麟《契機》、商晚筠《地上的魚·試卷的鳥》、邱玉清《屋非屋》、黃錦樹《全權代表的祕密檔案》、莊華興《詛咒之湖》、賀淑芳《別再提起》、林天英《暫避沖繩》、黎紫書《國北邊陲》和溫祥英《清教徒》。
作為一本以「華馬小說」為編選理念的選集,我們的起點是馬華文學,而不是華馬文學的老祖宗——峇峇文學,編者的立場已不辯自明。這也表示「華馬文學」和「峇峇文學」並不是同義詞。峇峇文學沒落,其中主要原因顯然關涉承認政治。峇峇族群自有其認同對象與轉變歷史,這裡不贅。但是作為以(峇峇)「馬來語」書寫的峇峇文學並未被承認為馬來文學。也就是說,儘管峇峇文學以馬來語書寫,它並未因此而登堂入室成為馬來西亞國家文學。而今在馬來文學場域邊界以馬來文為創作媒語的華馬馬小說,能否逆轉峇峇文學的命運,目前自難斷言。
本書題為「華馬小說」,清楚表示了編者的重族裔文學甚於族語文學的立場。另一方面,我們「從頭選起」,將歷史時間回溯到建國前(日據),以迄於今,總共超過一甲子的時間長河,比馬來亞脫殖獨立的歷史還長。從這麼長的一段時間,檢視華裔作家在這塊土地上(或出走境外時),究竟留下多少有意義的、合乎小說美學標準的、堪稱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作品,選項自然比編年度或雙年度小說選來得多。反過來說,不管用什麼標準,如果從六、七十年來的作品裡頭無法淘洗出金子來,那也就證實了華裔文學表現「經典缺席」之說。事實上當然不是如此,相反的,我們的編取選項太多,而出版成本與行銷選項並沒有太多空間;我們不是在編華馬小說大系,因此只能在一定的篇幅內精挑嚴選,最後在不同的條件與限制下妥協。
  • 版權訊息
  • 前言
  • 致學生家長的信
  • 致中學生的信
  • 第一部分 認識大腦、開發大腦
    • 一、認識大腦的成熟
    • 二、大腦開發的不同形式
      • 1.泛思維(發散思維)
      • 2.神話支撐
      • 3.白日夢
      • 4.目標設定
    • 三、認知大腦的商數及其與教育的關係
      • 1.教育的普遍性特點
      • 2.教育的個性化特點
    • 四、認識大腦的組成
    • 五、大腦的分工與協作
    • 六、大腦工作的基本原理
    • 七、腦思維的訊息處理
    • 八、心智圖的建立
    • 九、心態的作用
    • 十、學會追求
    • 十一、學會交流
    • 十二、如何學習
      • 1.認識學、悟、習
      • 2.溫故而知新
      • 3.知識的有用性
      • 4.學習的目的
      • 5.學會分析
      • 6.勇於表達
      • 7.學會總結
      • 8.學習的想法
      • 9.學會放鬆
      • 10.學抓知識點
    • 十三、注意力的建立
      • 1.注意力集中
      • 2.注意自己與對方
      • 3.增強信心
      • 4.興趣是老師
      • 5.專注與思維
      • 6.靜心與煩躁
      • 7.注意力方式的選擇
      • 8.緊迫感與注意力
    • 十四、實現記憶
      • 1.明確目的
      • 2.進行聯想
      • 3.學會多重複
      • 4.加深理解
      • 5.刺激與記憶
      • 6.形象記憶
      • 7.觀察與記憶
  • 第二部分 疑惑百答、幸福學習
    • 1.青春期是你的財富
    • 2.情緒的抑制與釋放
    • 3.每個人都有的氣質與個性
    • 4.「忍」是一種境界
    • 5.吃虧也是福
    • 6.需要「學會理解」
    • 7.天生我材必有用
    • 8.不拘一格欣賞美
    • 9.要有韌勁
    • 10.不得不認識挫折
    • 11.博學與重點密不可分
    • 12.沒有必要自卑
    • 13.確立「度」的概念
    • 14.「勇氣」是人生的支點
    • 15.燦爛生活每一天
    • 16.生活不需等待
    • 17.把握生活的節奏
    • 18.在觀察中尋找快樂
    • 19.不要拒絕批評
    • 20.絕不能言敗
    • 21.「不怕」是生命中的底氣
    • 22.追求動態的平衡
    • 23.透過創作體現人生的價值
    • 24.尋求自由是相對的事
    • 25.請注意細節
    • 26.捨得之間見功力
    • 27.向別人學點什麼
    • 28.認識選擇的意義
    • 29.做事持謹慎態度
    • 30.生活中學會幽默
    • 31.人生需要哲學
    • 32.要有打破條條框框的思想
    • 33.懂一點邏輯知識
    • 34.確立理性認識
    • 35.語言表達要準確
    • 36.要認識反抗心理
    • 37.重視逆向思維的思考
    • 38.交友應有選擇
    • 39.「破窗理論」的啟示
    • 40.養成好習慣
    • 41.不要丢失自我
    • 42.尋找心底的自我
    • 43.心中的目標要明確
    • 44.學會與老師溝通
    • 45.不要寬容自己
    • 46.承擔起應負的責任
    • 47.認識你的自尊心
    • 48.觸動可以產生境界
    • 49.應當學會感恩
    • 50.學著做點家務
    • 51.心存幾個「啟明」故事
    • 52.路就在腳下
    • 53.認識激情的含義
    • 54.發現自己的優勢
    • 55.認識你的自由
    • 56.關注「多米諾骨牌」現象
    • 57.省悟也是智慧
    • 58.思想創造未來
    • 59.認識負面思維科學
    • 60.體會靜心的內涵
    • 61.遵從客觀規律行事
    • 62.不容忽視的感覺
    • 63.音樂是對情操的陶冶
    • 64.談「愛」
    • 65.時間、投資、財富
    • 66.感受和認識「視覺化」
    • 67.思想與健康關係密切
    • 68.「哥丹結」的故事
    • 69.水「旋轉」引發的思考
    • 70.注意換位思考
    • 71.工具思維的概念
    • 72.鏡子功能的開發
    • 73.識「水」並不簡單
    • 74.人生中的七個層次
    • 75.不可忽視的能力
    • 76.自嘲中的哲學
    • 77.面對沮喪怎麼辦
    • 78.生活與學習是個整體
    • 79.為人要坦誠
    • 80.學會控制自己
    • 81.解析「分析」思維
    • 82.才能應當展示
    • 83.建立不懼怕的心態
    • 84.設定你的目的與計劃
    • 85.嘗試很有必要
    • 86.前進不退縮
    • 87.在傾聽中成長
    • 88.要有協作精神
    • 89.有必要認識壓力
    • 90.擺脫惰性
    • 91.認識平衡的含義
    • 92.行為一小步,心理一大步
    • 93.建立快樂心態
    • 94.解析「情態」的內涵
    • 95.君子當自強
    • 96.你的努力決定了你的結果
    • 97.老師與學生密切互動
    • 98.對遊戲與人生的感悟
    • 99.營造好心境
    • 100.培養人生的9種能力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