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都市流動:蒙特婁、多倫多與台北後現代都會電影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11/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4457472

文化部計次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對加拿大電影的深入研究,涵蓋了加拿大30年的劇情片電影史。第一章先提供了扼要實用的加拿大電影現況,接下來分別討論阿坎德、多倫多電影、克萊蒙維哥、蒂帕梅塔、伊格言、羅茲瑪、雷阿樸與維勒納夫等主題。 對於如此多元龐雜的電影文本,作者以「都市流動」的核心概念貫穿全書,包括:移民移工、旅者過客、車流人流、資訊資本、商品符號和病毒慾望。探討各影片在講述多倫多與蒙特婁兩大城市的故事時,如何「捕捉與呈現不同種弱勢角色」,看這些弱勢角色如何面對種種複雜多變又難以掌握的都市流動,影片如何以「偶遇」、「都市流動」和「漫遊」理解都市生活的意義,如此的探索過程不止是追索異國文化的新知,也深刻體驗兩個文化碰撞的火花。 台灣與加拿大雖然領土面積差異極大,但位處強國地理邊陲與文化弱勢的處境,國內主體認同頻受質疑的政治環境都相當類似,兩地後現代都市電影也有相近的議題。作者再將刻畫台北都市的電影納入書中,增添本書饒富興味與在地比較的觀點。 作者以「都市流動」的核心概念,探討蒙特婁、多倫多、台北三個都會跨文化的比較,分析不同時代、不同族裔導演的多元電影文本。分二部分敘述:一、剖析國家符號的消失、流動的溝通、移民形塑的都市空間;二、透視流動符號,後現代漫遊、巧遇。提供空間與歷史、社會和文化對話,作者以厚實的理論基礎,交叉辯證,賦予影像多面向的解讀。 本書特色 1. 深度且細緻地探討台灣與加拿大多元的電影文本,分析都會空間的跨文化比較。 2. 提供研究台灣、加拿大電影、文化、大眾傳播、歷史社會領域的重要參考文獻。
  • 電影截圖
  • 電影截圖版權聲明
  • 推薦序 外國電影研究沙漠中長出的奇花/林文淇
  • 代自序 誰說你溫柔敦厚?與加拿大電影對話
  • 導 論 都市流動:加拿大與台灣後現代都市電影空間之閱讀策略
  • Part One 都市流動、國家與移民:蒙特婁與多倫多電影
    • 第一章 國家符號的消失?阿坎德的「沉淪三部曲」
    • 第二章 流動中的溝通與認同:2000年前後的多倫多故事
    • 第三章 情感第三空間:克萊蒙.維哥電影中的多倫多
    • 第四章 移民與愛情:蒂帕梅塔電影中的多倫多
  • Part Two 都市流動與溝通:台北、多倫多與蒙特婁電影
    • 第五章 台北的流動、溝通與再脈絡化︰以《台北四非》、《徵婚啟事》和《愛情來了》為例
    • 第六章 後現代「非地方」:伊格言與蔡明亮電影中的都市與家庭
    • 第七章 漫遊觀視vs.水泥都市︰羅茲瑪與雷阿璞電影中的女性與都市
    • 第八章 後現代的流動與機緣巧遇:《迷情漩渦》和《流浪神狗人》
    • 小結 流動中的溝通
  • 引用書目
  • 引用影片
  • 論文原始出處
  • 索 引
    • 人名
    • 電影與書籍
    • 概念、主題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