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經典詮釋與生命會通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4781560

文化部計次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輯錄二十二篇文稿,大抵可分為四大部份。一、經史辯證,凡六篇。主要環繞「經」與「史」作一理解、詮釋與辯證。二、儒家經典與研究方法,凡五篇,旨在闡發儒家經典要義及解經方法。三、六經皆文,凡六篇,意在闡發「經學」與「文學」之關涉,分從文學視域討論《詩經》、《孟子》,並將桐城後學的文法論導出。四、生命型態與存在感受,凡五篇,旨在論述經學家如何會通經典以與時代作一因應,並昭揭個人存在的感受。
  • 總序 車行健
  • 序一 林慶彰
  • 序二 莊雅州
  • 序三 秋末懷人 龔鵬程
  • 輯一 經史辯證
    • 《春秋》寓於史:《四庫全書總目》的《春秋》學觀
    • 先王之史與孔子之經:張爾田《遯堪文集》的《公羊》學思想
    • 存在感受與歷史解釋:論顧頡剛〈古史辨自序〉
    • 顧頡剛的疑古思想:漢儒、孔子與經典
    • 從經學到史學:顧頡剛《春秋》學初探
    • 顧頡剛《易》學思想
  • 輯二 儒家經典與研究方法
    • 《周禮》食官考
    • 儒家經世致用理念的困境:以《四庫全書總目子部》為例
    • 《四庫全書總目集部》清代編例
    • 從《清朝續文獻通考.經籍考》論晚清經學史研究方法
    • 《左傳》的研究方法
  • 輯三 六經皆文
    • 美刺與正變:詩經比興的應用
    • 《詩經》的自然意象與女性詮釋
    • 晚明文學《孟子》學
    • 以文辭之義通聖人之心:吳汝綸、吳闓生父子《尚書》學略論
    • 文:姚永樸經史之學的意涵
    • 清末民初桐城派《孟子》文法論:以姚永概《孟子講義》、吳闓生《孟子文法讀本》為核心
  • 輯四 生命型態與存在感受
    • 袁中道的情欲世界
    • 孫奇逢的生命風格
    • 天遊:康有為的生命型態
    • 康有為在日本的思考:物質與文化的救國論
    • 從桐城到臺灣:姚瑩與臺灣的淵源
  • 附錄一
    • 近五十年(1949-1999)臺灣地區《春秋》經傳研究概況
    • 《左傳》夢的故事
  • 附錄二
    • 臺灣地區近二十年研究顧頡剛資料索引
    • 丁亞傑著作一覽表
    • 丁亞傑出版書目
    • 丁亞傑指導碩士論文一覽表
    • 參考文獻
    • 後記一 孫致文
    • 後記二 有情人間 林淑貞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