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凝視著他們,同時看到了那個未曾經歷的時代;
那些並未親自見證的人生,於敘述的過程,逐漸凝聚成延續的風景。
在交錯的身影中,我彷彿看見了自己的表情。
本書共訪談了三十七位台灣中生代藝術家。
書寫出他們因創作而不平凡的人生,以及因際遇而淬煉出的透徹思維;
而他們獨特的生命史,拼湊出的是台灣半個世紀以來的文化風景與時代輪廓。
內容除了文字,同時搭配藝術家的照片——這些在採訪當中進行的跟拍攝影,
讓讀者得以親睹藝術品背後,屬於創作者的獨特身影與姿態。
在本書中,人物是鏡頭的關注所在,他們的生命際遇是主要的情節;
而過去經常被當成論述主題的藝術作品,於此換位成為描寫藝術家故事的背景,
透過如此編寫的角度,我們得以細膩的感受,並真切的理解,
藝術家內在的喜怒哀樂與悲欣交集。
「創作就是一種自我開發,這是不會終結的。」── 莊 普
「你必須先承認自己的弱,才有變強的可能。」── 陳界仁
「創作是我的絕對之境,是我認定自己的方法。」── 薛保瑕
「藝術家沒有成名很苦,但成名後又是另一種苦。」── 于 彭
「我喜歡河堤,河堤隔絕了河流和土地,有一種告別的感覺。」── 吳天章
「田野本身不是藝術,要靠藝術家想辦法才能變成藝術。」── 李俊賢
「有時候我覺得,不是我在創作藝術,而是藝術在帶著我跑。」── 涂維政
「其實藝術家碰到創作瓶頸,只要回頭看看自己就會有答案。」── 林 鉅
「世界和人生其實都是舞台,每個人都有上台的機會,但也總有下台的時刻。」── 李小鏡
「有了藝術,我才發現到自己存在的真實─不是誰的影子,也不是誰的附屬品。」── 楊世芝
「我一直覺得人和動物都一樣,人類就是社會裡的動物,都會你爭我奪和爾虞我詐。」── 蘇旺伸
「現在我覺得我不需要一個偉大的男人,因為我覺得自己已經很有才華,不需要在男人身上找才華了。」── 賴純純
「從鏡頭觀察人,你幾乎可以看見皮膚底下跳動的頻率。就算是枕邊人,可能都沒有辦法觀察得這麼細緻。」── 全會華
「藝術是一個工具,它不能凌駕於我的生活。同樣做一件事,它可以是生活;但當我需要表達,它就成為藝術。」── 石晉華
「要判斷一個藝術家好不好,就要看他的工作室,因為從中可以發現他的氣度和人格。人的狀態和他的藝術是同一件事。」── 朱嘉樺
那些並未親自見證的人生,於敘述的過程,逐漸凝聚成延續的風景。
在交錯的身影中,我彷彿看見了自己的表情。
本書共訪談了三十七位台灣中生代藝術家。
書寫出他們因創作而不平凡的人生,以及因際遇而淬煉出的透徹思維;
而他們獨特的生命史,拼湊出的是台灣半個世紀以來的文化風景與時代輪廓。
內容除了文字,同時搭配藝術家的照片——這些在採訪當中進行的跟拍攝影,
讓讀者得以親睹藝術品背後,屬於創作者的獨特身影與姿態。
在本書中,人物是鏡頭的關注所在,他們的生命際遇是主要的情節;
而過去經常被當成論述主題的藝術作品,於此換位成為描寫藝術家故事的背景,
透過如此編寫的角度,我們得以細膩的感受,並真切的理解,
藝術家內在的喜怒哀樂與悲欣交集。
「創作就是一種自我開發,這是不會終結的。」── 莊 普
「你必須先承認自己的弱,才有變強的可能。」── 陳界仁
「創作是我的絕對之境,是我認定自己的方法。」── 薛保瑕
「藝術家沒有成名很苦,但成名後又是另一種苦。」── 于 彭
「我喜歡河堤,河堤隔絕了河流和土地,有一種告別的感覺。」── 吳天章
「田野本身不是藝術,要靠藝術家想辦法才能變成藝術。」── 李俊賢
「有時候我覺得,不是我在創作藝術,而是藝術在帶著我跑。」── 涂維政
「其實藝術家碰到創作瓶頸,只要回頭看看自己就會有答案。」── 林 鉅
「世界和人生其實都是舞台,每個人都有上台的機會,但也總有下台的時刻。」── 李小鏡
「有了藝術,我才發現到自己存在的真實─不是誰的影子,也不是誰的附屬品。」── 楊世芝
「我一直覺得人和動物都一樣,人類就是社會裡的動物,都會你爭我奪和爾虞我詐。」── 蘇旺伸
「現在我覺得我不需要一個偉大的男人,因為我覺得自己已經很有才華,不需要在男人身上找才華了。」── 賴純純
「從鏡頭觀察人,你幾乎可以看見皮膚底下跳動的頻率。就算是枕邊人,可能都沒有辦法觀察得這麼細緻。」── 全會華
「藝術是一個工具,它不能凌駕於我的生活。同樣做一件事,它可以是生活;但當我需要表達,它就成為藝術。」── 石晉華
「要判斷一個藝術家好不好,就要看他的工作室,因為從中可以發現他的氣度和人格。人的狀態和他的藝術是同一件事。」── 朱嘉樺
- 編者序 一種「人」的味道 文/陳柏谷
- 作者序 如果藝術是時代的鏡子,那麼我所身處的當下,將會映射出怎樣的身影? 文/孫曉彤
-
第一部 寓言
-
倪再沁—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
-
陳慧嶠—被暗喻在針尖和雲朵間的行星
-
林齐鉅—回到最初的所在
-
吳天章—黝黑記憶裡的曖昧幽光
-
劉世芬—我的祂真的很酷
-
王俊傑—最真實的虛構
-
袁廣鳴—凝視正在逝去的
-
許雨仁—死亡是我最好的朋友
-
-
第二部 現世
-
莊齐普—捨我其誰的浪漫與倔強
-
楊世芝—整體的自在
-
曲德益—無可救藥的樂天派
-
盧明德—植物式的蔓生思維
-
范姜明道— 我要的就是隨遇而安
-
洪東祿—當凝視生命時,我們看見什麼
-
連建興—廢墟深處的稀微幽光
-
李民中—天堂就在這裡,就是現在
-
李明則—李公子的祕密花園
-
劉慶堂—伊通,我的人生道場
-
-
第三部 姿態
-
黃銘哲—孤獨的國王,一個人的戰場
-
黃致陽—尋找那片水草豐美之地
-
朱嘉樺—絕不妥協的擇善固執
-
梅丁衍—從來不曾消逝的
-
陳張莉—內在的漫舞
-
陳界仁—牆外的沈默
-
李小鏡—人獸之間的一千零一頁
-
李俊賢—在地出外人
-
-
第四部 風景
-
蘇旺伸—不改其樂
-
賴純純—我的生命,我的原鄉
-
石晉華—婆娑世界的行路人
-
王德瑜—相信你所感覺的
-
涂維政—在際遇中保持信仰
-
林齐平—最好的樣子
-
徐永旭—泥土裡的時光賦格
-
陳贊雲—看見那座生命的神殿
-
全會華—更接近世界的景窗
-
薛保瑕—生命裡的絕對之境
-
于齐彭—似真似幻,是人間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