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異常的正常家庭:家暴、虐兒、單親、棄養、低生育率……一切問題的根源均來自「家庭」?!

出版日期
2019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137732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金熹暻(김희경)
首爾大學人類學系畢業,曾任社會、文化線記者長達18年,看見許多社會的歧視或漠視導致兒童權益受損,甚至發生悲劇。因此加入國際兒童救護組織,致力於改善制度與認知的「權利宣導(advocacy)」。之後進入政府部門,現為女性家族部副部長。

其所著《異常的正常家庭》榮獲2018年度好書、文化體育觀光部「社會科學類優秀圖書」,也入選《國民日報》、《韓民族日報》、《朝鮮日報》、《東亞日報》、《京鄉新聞》等多家媒體之推薦好書。更收到韓國總統文在寅的親筆致謝,為韓國社會的兒童權益問題敲響警鐘。

其他著作有《賣座電影的再構》、《女性的工作:重新整理》(合著)等;譯作有《Asian,English》、《藍眼、褐眼》等。

經歷
《東亞日報》記者
「Save the Children」權利宣導部長、本部長
「人權政策研究所」理事
「移居背景青少年支援團體」理事
文化體育部部長助理
女性家族部副部長
  • 前言 渺小的個人,巨大的權利
  • 第一章 家庭是一道護城牆?/家庭內,子女是我的所有物
    • 「你是我的」─親密的暴力和體罰
    • 對待孩子的態度,即為社會的樣貌
    • 過度保護或疏忽,源自將子女視為所有物
    • 家人「結伴自殺」的不可能性
    • 親權不是權力
  • 第二章 韓國的「不正常家庭」/家庭外,唯有「正常」才是自己人
    • 為什麼只有未婚媽媽,沒有未婚爸爸?
    • 收養,被輸出到「正常家庭」的孩子
    • 在韓國,有色人種家庭代表的意義
  • 第三章 誰定義了正常和不正常家庭?/被塑造的信念─能信任的只有家人
    • 在韓國,家庭何以變得如此重要?
    • 以家庭為單位,階級向上流動的社會
    • 何以家庭主義會擴散到職場、學校和社會?
  • 第四章 當家庭問題層出不窮/為了共生共存,我們該怎麼做?
    • 父母體罰禁止法如何改變社會?
    • 生活回歸個人,解決問題要靠集體
    • 共同生活,將家庭的包袱交給社會
  • 結語 勾勒出自主的個人與開放的共同體
  • 附錄 延伸推薦書單
    • 關於成為人、人權與童年期
    • 關於近代化、家庭問題
    • 關於歧視、共感與同理心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