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地球毀滅記:五次生物大滅絕,誰是真凶?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479550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 「帕利賽德」是誰?為何是三疊紀的末日死神,卻又可能是第六次大滅絕的救世主?
 盤古大陸為什麼會毀了地球的溫控機制?
 「扔了吧石」是什麼地質學上的好東西?
 「伽瑪射線爆終結了奧陶紀」,這說法為何被學界恥笑?
 恐龍的骨頭,是如何飛到月球上的?

《地球毀滅記》是場迷人的時空探險。在回顧地球的五次慘烈的瀕死經驗的同時,也給面臨第六次大滅絕的我們最深沉的警醒。

精彩看點:
 關鍵疑點──碳循環劇變
盤點五億年來的五次大滅絕原因,除了因為高溫(火山)、急凍(冰河期),也脫不了「碳循環劇變」這個關鍵。這樣的巧合,又給面臨氣候變遷挑戰的我們什麼樣的警醒?
 古生物搜奇
遠古時期的動物,長得相當有創意。有五隻眼睛,在應該長嘴巴的地方,卻長著手臂的怪誕蟲;還有「生不如死」的腕足動物;以及跟人類一樣,有自我毀滅傾向的陰莖蟲,兩者都不顧後果的盡情破壞自己的家園……
 與怪咖科學家共遊
本書除了是怪奇生物大觀園,也是怪咖科學家大觀園。當所有人都相信隕石滅絕恐龍,偏偏有科學家唱反調說火山才是凶手。他的論點真的是空穴來風嗎?也有未來學家不擔心氣候變遷的威脅,因為他更相信毀滅世界會是人工智慧。
 「隕石說」如何殺出重圍?
如今看來理所當然的「隕石滅絕恐龍」。在數十年前,可是從一堆很有「創意」的臆測中脫穎而出。這些說法包括:恐龍是笨死的,染上外星愛滋病,以及飲食不均衡導致便秘……

在「隕石說」提出後,該怎麼在茫茫全世界,尋找終極證據──隕石坑?這任務也難倒了全世界的科學家。即便在隕石說打敗了其他競爭者,成為主流說法的今日,它仍然面對強有力的反對者──德干玄武岩。本書也生動的呈現不同理論之間的攻防戰,以及不同立場學者間的大亂鬥。

【好評推薦】
博恩藍給我們上了一課,讓我們知道和了解過去,這能幫助我們確認未來方向。──《波士頓環球報》

面對那些不承認氣候變遷的叔伯們(或是那些國會議員),這是一本可以推薦給他們的書。
──《Ars Technica》

【審訂者】
台灣首席恐龍專家 程延年
美國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博士,曾任職於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曾擔任國立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合聘教授。專長是化石生物學與演化生物學。論文分別發表於 《自然》、《科學》等期刊。

自然科學博物館助理研究員 單希瑛
臺灣大學地質學研究所畢業,現任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古生物學門助理研究員。目前致力於新生代鱷類化石之研究,於國際學術期刊發表命名及多篇鱷類新屬種論文。
  • 地球毀滅大事紀
  • 序言 這回,換人類面對末日
  • 第一章 起始 回到生命的開端
  • 第二章 奧陶紀末大滅絕 四億四千五百萬年前
  • 第三章 泥盆紀晚期大滅絕 三億七千四百萬年前到三億五千九百萬年前
  • 第四章 二疊紀末大滅絕 二億五千二百萬年前
  • 第五章 三疊紀末大滅絕 二億一百萬年前
  • 第六章 白堊紀末大滅絕 六千六百萬年前
  • 第七章 更新世末大滅絕 五萬年前到不遠的未來
  • 第八章 近未來 一百年後的世界
  • 第九章 最後的大滅絕 距今八億年後
  • 致謝
  • 參考文獻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