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德國醫學博士30年臨床經驗,破除關節炎一定要開刀的迷思
千人實證,進行28天修復計畫
即能避免關節磨損、促進軟骨再生,終止關節疼痛!
★風靡歐洲,德國亞馬遜健康醫療暢銷NO.1
★30年的專業研發,治療了數以千計的患者
★簡單易學,全彩圖真人示範
臺灣每年有超過2萬人進行人工膝關節手術,7成民眾有關節疼痛問題。以往認為隨著年齡、體重,關節使用次數的累積,軟骨會隨之磨損與退化,不得不進行治療甚至開刀。但為何有些人有軟骨磨損的問題,卻能毫無疼痛的過完一生?而有些人的軟骨明明完好如初,卻會感到疼痛?
◎全面破解你對關節炎與關節疼痛的迷思──
【迷思1:老了關節就一定會卡卡、疼痛?】
有些高齡長者爬山慢跑都不是問題,有些人不到五十歲蹲下卻站不起來,年齡不是造成關節問題的主因,缺乏正確保養觀念才是。關節會疼痛不全然是關節老了、退化了,而是該部位的肌肉緊繃、筋膜缺乏彈性且沾黏,因此壓迫軟骨、造成磨耗、產生疼痛。
【迷思2:關節痛,吃藥止痛直接又有效?】
不管是貼貼布還是吃消炎止痛藥,都只能暫時緩解疼痛,就跟牙痛一樣,還是得需針對患部進行處理,才能有效獲得改善。吃藥止痛只是把疼痛警訊壓下去,還可能造成關節惡化。
【迷思3:關節會痛是因為使用過度,盡量少動就不會痛了?】
很多人整天坐著、很少運動,卻有關節疼痛問題;有些人關節疼痛就盡可能少動,以為能減少關節磨損與疼痛。但是,「活動」並不會磨損關節,反而能重建關節,運動有助於關節與軟骨健康,所以要學習讓關節得到修復強壯的運動,而非不動。
【迷思4:關節疼痛退化,只能動手術換人工關節?】
很多人即使不想換人工關節,但是最後會因受不了疼痛而動了手術,然而即使換了人工關節疼痛仍然不會消除。其實大部分的疼痛都能透過運動減輕過度緊繃的肌肉,進而改善。因疼痛而想換人工關節的患者,請先試試本書的修複計畫吧!
◎28天關節修復計畫:根除疼痛,重建軟骨
針對14個關節部位,一天15分鐘,只要4週便能緩解關節軟骨所承受的過大壓力,並使軟骨進行再生。
1.∥強化關節靈活的伸展運動∥─ 針對患部的筋膜伸展,專屬運動三步驟輕鬆學會!
不只要伸展肌肉、筋膜、經絡,還要反向伸展身體的每一個部位,以避免產生僵化並導致關節活動的角度受到限制。找回失去的完整關節活動角度功能,才能永遠擺脫關節疼痛。
2. ∥改善關節疼痛的筋膜按摩∥─特殊手法和技巧,教你使用輔具,自己也能鬆筋膜 !
滾動式筋膜按摩有兩個目的,一是推動身體中的組織液,讓筋膜網絡吸收到新的養分,並代謝老舊廢物。其二是要使纖維母細胞的纖毛解除沾黏的筋膜,藉其解決筋膜過度收縮與失去彈性的問題,達到放鬆的效果。
3. ∥自我居家照護∥─調整飲食,補充增生軟骨的營養素
解決其他形成疼痛的間接因素,從營養、心理、環境層面下手,調整飲食、提供料理食譜,攝取有效增生軟骨的營養素,並且調整情緒及環境中各形式輻射能量、化學物質的影響。
◎案例分享
1.【90歲高齡無需換人工關節,也能健步如飛】
作者羅蘭的母親在70歲的時候換了人工髖關節,本來預計還需再換另一組人工關節,自從定期做了此書運動,順利擺脫關節炎與關節疼痛,即使現齡90歲依舊行動無阻。
2.【嚴重O型腿,一年見效】
本身是名物理治療師,卻有第四級的關節炎與嚴重的疼痛問題。在進行完首次的訓練後,將疼痛程度減至原先的十分之一,持續一年多後,原本相距11公分的膝蓋已經可以靠攏,甚至快跑也不是問題。
3.【需服用強效止痛藥患者,獲得改善】
一名嘗試過無數正規醫學療法(如物理治療、手法治療),仍幾乎無法行走的患者,在接受訓練計畫後獲得改善。
4.【有效放鬆膝關節,免除開刀裝支架】
實證結果顯示,透過訓練讓大腿與小腿間關節空隙平均增加了兩公釐,有效放鬆緊繃的膝關節、確實舒緩受到壓迫的軟骨。
◎ 本書特色
• 找出關節磨損、疼痛的真正原因
• 打破一定要換人工關節的迷思
• 破除軟骨不能再生的觀念
• 跳脫治標不治本治療方式
◎專業推薦
脊椎保健達人、身體智慧有限公司執行長/鄭雲龍
運動醫學專家、超越復健診所/凃俐雯醫師
林口長庚復健科/王思恒(史考特)醫師
臺灣運動生理暨體能學會創會理事長/林正常
原力復健科-超級鐵人/侯鐘堡醫師
◎好評推薦
「本書引導您從消極的關節炎治療,轉變成積極的創造自己的健康!」──脊椎保健達人/鄭雲龍
「基於作者數十年的實務驗證,本書除描述關節炎的相關知識外,主要針對各不同部位關節,指導伸展與滾動式筋膜按摩的運動技法,值得參照練習,以減緩甚至解除痛楚。」──臺灣運動生理暨體能學會創會理事長/林正常
「關節炎要開刀?落伍囉!本書有你需要知道關節炎的一切!」──原力復健科-超級鐵人︳侯鐘堡醫師
千人實證,進行28天修復計畫
即能避免關節磨損、促進軟骨再生,終止關節疼痛!
★風靡歐洲,德國亞馬遜健康醫療暢銷NO.1
★30年的專業研發,治療了數以千計的患者
★簡單易學,全彩圖真人示範
臺灣每年有超過2萬人進行人工膝關節手術,7成民眾有關節疼痛問題。以往認為隨著年齡、體重,關節使用次數的累積,軟骨會隨之磨損與退化,不得不進行治療甚至開刀。但為何有些人有軟骨磨損的問題,卻能毫無疼痛的過完一生?而有些人的軟骨明明完好如初,卻會感到疼痛?
◎全面破解你對關節炎與關節疼痛的迷思──
【迷思1:老了關節就一定會卡卡、疼痛?】
有些高齡長者爬山慢跑都不是問題,有些人不到五十歲蹲下卻站不起來,年齡不是造成關節問題的主因,缺乏正確保養觀念才是。關節會疼痛不全然是關節老了、退化了,而是該部位的肌肉緊繃、筋膜缺乏彈性且沾黏,因此壓迫軟骨、造成磨耗、產生疼痛。
【迷思2:關節痛,吃藥止痛直接又有效?】
不管是貼貼布還是吃消炎止痛藥,都只能暫時緩解疼痛,就跟牙痛一樣,還是得需針對患部進行處理,才能有效獲得改善。吃藥止痛只是把疼痛警訊壓下去,還可能造成關節惡化。
【迷思3:關節會痛是因為使用過度,盡量少動就不會痛了?】
很多人整天坐著、很少運動,卻有關節疼痛問題;有些人關節疼痛就盡可能少動,以為能減少關節磨損與疼痛。但是,「活動」並不會磨損關節,反而能重建關節,運動有助於關節與軟骨健康,所以要學習讓關節得到修復強壯的運動,而非不動。
【迷思4:關節疼痛退化,只能動手術換人工關節?】
很多人即使不想換人工關節,但是最後會因受不了疼痛而動了手術,然而即使換了人工關節疼痛仍然不會消除。其實大部分的疼痛都能透過運動減輕過度緊繃的肌肉,進而改善。因疼痛而想換人工關節的患者,請先試試本書的修複計畫吧!
◎28天關節修復計畫:根除疼痛,重建軟骨
針對14個關節部位,一天15分鐘,只要4週便能緩解關節軟骨所承受的過大壓力,並使軟骨進行再生。
1.∥強化關節靈活的伸展運動∥─ 針對患部的筋膜伸展,專屬運動三步驟輕鬆學會!
不只要伸展肌肉、筋膜、經絡,還要反向伸展身體的每一個部位,以避免產生僵化並導致關節活動的角度受到限制。找回失去的完整關節活動角度功能,才能永遠擺脫關節疼痛。
2. ∥改善關節疼痛的筋膜按摩∥─特殊手法和技巧,教你使用輔具,自己也能鬆筋膜 !
滾動式筋膜按摩有兩個目的,一是推動身體中的組織液,讓筋膜網絡吸收到新的養分,並代謝老舊廢物。其二是要使纖維母細胞的纖毛解除沾黏的筋膜,藉其解決筋膜過度收縮與失去彈性的問題,達到放鬆的效果。
3. ∥自我居家照護∥─調整飲食,補充增生軟骨的營養素
解決其他形成疼痛的間接因素,從營養、心理、環境層面下手,調整飲食、提供料理食譜,攝取有效增生軟骨的營養素,並且調整情緒及環境中各形式輻射能量、化學物質的影響。
◎案例分享
1.【90歲高齡無需換人工關節,也能健步如飛】
作者羅蘭的母親在70歲的時候換了人工髖關節,本來預計還需再換另一組人工關節,自從定期做了此書運動,順利擺脫關節炎與關節疼痛,即使現齡90歲依舊行動無阻。
2.【嚴重O型腿,一年見效】
本身是名物理治療師,卻有第四級的關節炎與嚴重的疼痛問題。在進行完首次的訓練後,將疼痛程度減至原先的十分之一,持續一年多後,原本相距11公分的膝蓋已經可以靠攏,甚至快跑也不是問題。
3.【需服用強效止痛藥患者,獲得改善】
一名嘗試過無數正規醫學療法(如物理治療、手法治療),仍幾乎無法行走的患者,在接受訓練計畫後獲得改善。
4.【有效放鬆膝關節,免除開刀裝支架】
實證結果顯示,透過訓練讓大腿與小腿間關節空隙平均增加了兩公釐,有效放鬆緊繃的膝關節、確實舒緩受到壓迫的軟骨。
◎ 本書特色
• 找出關節磨損、疼痛的真正原因
• 打破一定要換人工關節的迷思
• 破除軟骨不能再生的觀念
• 跳脫治標不治本治療方式
◎專業推薦
脊椎保健達人、身體智慧有限公司執行長/鄭雲龍
運動醫學專家、超越復健診所/凃俐雯醫師
林口長庚復健科/王思恒(史考特)醫師
臺灣運動生理暨體能學會創會理事長/林正常
原力復健科-超級鐵人/侯鐘堡醫師
◎好評推薦
「本書引導您從消極的關節炎治療,轉變成積極的創造自己的健康!」──脊椎保健達人/鄭雲龍
「基於作者數十年的實務驗證,本書除描述關節炎的相關知識外,主要針對各不同部位關節,指導伸展與滾動式筋膜按摩的運動技法,值得參照練習,以減緩甚至解除痛楚。」──臺灣運動生理暨體能學會創會理事長/林正常
「關節炎要開刀?落伍囉!本書有你需要知道關節炎的一切!」──原力復健科-超級鐵人︳侯鐘堡醫師
醫學專家佩特拉及其熱衷研究武術與運動能量學的丈夫羅蘭,基於此療法針對營養攝取與排毒醫學研發出了創新且極具突破性的關節炎療法。
兩人共同創立疼痛治療的機構──「利伯沙與布拉赫特」(Liebscher & Bracht),該機構在德國、奧地利與瑞士有超過四千名治療師,教導人們透過攝取營養、運動及藥物治療治癒關節炎。
- 敬告讀者
-
第1章 幫助關節炎患者擺脫痛苦
-
1歷經 30 年的研究和臨床經驗
-
2適合所有人的療法
-
3如何善用本書
-
-
第2章 你該知道的關節炎真相
-
1關節疼痛的錯誤事實
-
2關節炎不是絕症
-
3從數據看關節炎患病率
-
4正規醫學減緩疼痛的方式
-
-
第3章 關節炎的迷思
-
1關節的使用與耗損
-
2基因如何對關節炎產生影響?
-
3體重會影響關節炎嗎?
-
4年紀是關節炎最大的敵人嗎?
-
5關節炎真的會痛嗎?
-
6我們最大的優勢是實務經驗
-
-
第4章 關節炎與疼痛是怎麼來的?
-
1關節的運作
-
2肌肉是身體的引擎
-
3身體活動的支配者:腦部與筋膜
-
4關節活動角度靈活的重要性
-
5身體正常的發炎反應
-
6關節炎不等於關節疼痛
-
7造成關節炎與關節疼痛的間接因素
-
8自我檢視:肌肉緊繃與疼痛程度
-
9關節炎惡化的原因
-
10關節炎的形成與磨損修復
-
-
第5章 關節炎常見的五大問題
-
1哪些活動會造成關節炎?
-
2長期肢體活動不足與關節炎有關?
-
3關節炎與體重過重有關?
-
4年齡會影響關節炎?
-
5關節炎到底會不會痛?
-
-
第6章 關節炎常見的治療方式
-
1正規醫學的非藥物療法
-
2止痛藥的好處與壞處
-
3一般關節手術
-
4人工關節
-
5其他正規療法
-
6耗損的軟骨能夠再生嗎?
-
-
第7章 軟骨再生這樣做
-
1從營養著手對抗關節炎與關節疼痛
-
2從心理著手對抗關節炎與關節疼痛
-
3從環境著手對抗關節炎與關節疼痛
-
-
第8章 適用於各種關節炎的利伯沙與布拉赫特運動
-
1終止疼痛與關節磨損
-
2對於肌肉的最初挑戰
-
3利伯沙與布拉赫特滾動式筋膜按摩說明
-
4利伯沙與布拉赫特運動說明
-
5對抗關節炎與關節疼痛的運動步驟
-
6減緩疼痛的四週改善計畫
-
7利伯沙與布拉赫特運動與滾動式筋膜按摩
-
▼顳顎關節炎
-
▼頸椎關節炎
-
▼胸椎關節炎
-
▼腰椎關節炎
-
▼骶髂關節炎
-
▼肩關節炎
-
▼肘關節炎
-
▼腕關節炎
-
▼腕掌關節炎
-
▼指間與指末端關節炎
-
▼髖關節炎
-
▼膝關節炎
-
▼足踝關節炎
-
▼腳姆指關節炎
-
-
治療關節炎的 12 大原則
-
- 誠心感謝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