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結合了體驗教育的理論與實務層面,期能協助讀者在進入體驗教育的課程領域時,可以建立應具備的基本知識和觀念、了解工作內容和引導技巧,以及在課程中遇到特殊狀況時該如何處理,並提供活動的操作方式等內容。
二版新增「課程設計篇」,以利讀者學習如何設計及規劃課程,以精進、提升個人的能力。
全書分為四大篇:
▶理論基礎篇:介紹體驗教育相關名詞、課程元素、活動模式、體驗教育與傳統教育及團康活動之差異,並簡介體驗教育常用理論,如:經驗學習圈、全方位價值契約、選擇性挑戰、團隊構成模型等。
▶引導技巧篇:概述引導者的角色工作及引導技巧,如:課程規劃運作流程、團隊狀況評估指標、「放書籤」和「抓魚」的觀念,以及引導時慣用語的釐清和注意事項,並提供引導者解決問題的實用訣竅。
▶活動操作篇:簡介30個攜帶式、平面教具活動和高低空繩索場地活動的操作說明,各活動附有分享主題,讓引導者帶領學員深入反思,從活動中認識自己並進而改變自己,凝聚團隊共識、發展團隊價值。
▶課程設計篇:提供課程設計的觀念與型態、課程開場和結束時的模式和安排、課程主題的規劃、活動設計元素等,並提供10個課程設計案例給讀者參考。
二版新增「課程設計篇」,以利讀者學習如何設計及規劃課程,以精進、提升個人的能力。
全書分為四大篇:
▶理論基礎篇:介紹體驗教育相關名詞、課程元素、活動模式、體驗教育與傳統教育及團康活動之差異,並簡介體驗教育常用理論,如:經驗學習圈、全方位價值契約、選擇性挑戰、團隊構成模型等。
▶引導技巧篇:概述引導者的角色工作及引導技巧,如:課程規劃運作流程、團隊狀況評估指標、「放書籤」和「抓魚」的觀念,以及引導時慣用語的釐清和注意事項,並提供引導者解決問題的實用訣竅。
▶活動操作篇:簡介30個攜帶式、平面教具活動和高低空繩索場地活動的操作說明,各活動附有分享主題,讓引導者帶領學員深入反思,從活動中認識自己並進而改變自己,凝聚團隊共識、發展團隊價值。
▶課程設計篇:提供課程設計的觀念與型態、課程開場和結束時的模式和安排、課程主題的規劃、活動設計元素等,並提供10個課程設計案例給讀者參考。
-
PART 1 理論基礎篇
-
Chapter1 緒論 郭託有
-
第一節 名詞解釋
-
第二節 體驗教育的課程元素
-
第三節 體驗教育的活動模式
-
第四節 體驗教育與傳統教育的差異
-
第五節 體驗教育與團康活動的差異
-
-
Chapter2 體驗教育中常用的理論 郭託有
-
第一節 經驗學習圈
-
第二節 全方位價值契約
-
第三節 選擇性挑戰
-
第四節 團隊構成的模型
-
第五節 團隊發展的四個階段
-
第六節 團隊裡的成員角色
-
-
-
PART 2 引導技巧篇
-
Chapter3 引導者的角色工作及引導技巧 郭託有
-
第一節 引導者的名稱和角色定義
-
第二節 各類引導方法的概論
-
第三節 APPLE的課程規劃運作流程
-
第四節 GRABBS團隊狀況評估指標
-
第五節 各種引導法的說明
-
第六節 引導過程裡「放書籤」及「抓魚」的觀念
-
第七節 引導時慣用語的釐清和注意事項
-
第八節 輔助引導的工具和方法
-
-
Chapter4 課程中的問題解決及狀況處理 郭託有
-
第一節 問題的釐清
-
第二節 要立即處理的問題
-
第三節 個人參與的問題
-
第四節 團隊狀況的問題
-
第五節 課程運作的問題
-
-
-
PART 3 活動操作篇
-
Chapter5 攜帶式、平面教具活動 郭託有、陳伃柔
-
第一節 攜帶式、平面教具活動分類表
-
第二節 一般攜帶式、平面教具活動操作說明
-
第三節 大團隊、觀察力平面教具活動操作說明
-
-
Chapter6 高低空繩索場地活動 郭託有、陳伃柔
-
第一節 高低空繩索場地活動分類表
-
第二節 低空繩索場地活動操作說明
-
第三節 高空繩索場地活動操作說明
-
-
-
PART 4 課程設計篇
-
Chapter7 課程主題與活動設計 郭託有
-
第一節 課程設計的觀念與型態
-
第二節 課程開場模式的設計型態
-
第三節 課程結束時的活動安排
-
第四節 如何掌握課程的主題進行規劃
-
第五節 如何應用活動的設計元素
-
-
Chapter8 課程設計案例 郭託有、鄭伊庭、游廷煒
-
1.生物嘉年華
-
2.建造機器人
-
3.企業模擬經營實戰
-
4.自力造筏
-
5.低空團隊課程
-
6.高空繩索課程
-
7.MINI-F1賽車
-
8.溯溪
-
9.漆彈
-
10.諾曼地登陸
-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