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易經》解析:方法與哲學

出版日期
2008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629963378

文化部計次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易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對儒道的思想皆有影響,歷來被認為是指導人們合理行為的書,包含了豐富的人生智慧與生活哲理。

本書將《易經》的內容作較深層的解析,特點是對傳統的概念作不同的解說。本書著重解析方法與人生哲理的探討,對歷代易學的學派例如象數學派和義理學派有扼要的說明,對太極哲學與九個陰陽規律有詳盡的解釋,對占卦的目的、方法和應用也作了闡明。

本書作者認為《易經》的奧妙不在文字系統,而在符號系統。本書採用「取象法」解析卦爻象,以「象」作為推演卦爻象義理的基礎和解析的主要工具,結合卦爻辭作綜合性的解說,透過本書,讀者能對卦爻象有所認識而瞭解卦爻辭的含義,發揮自己的想像力、聯想力和推演力,以擴大思維的空間。作者認為《易經》亦是一本鍛煉思考能力的工具書。

閔建蜀德國弗賴堡大學經濟學碩士與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榮休講座教授與榮譽院士,退休前任中文大學市場學講座教授及EMBA課程主任,並曾任工商管理學院院長。專著有《市場研究》、《市場管理》、《改革與進步》、《易經的領導智慧》與Leadership Wisdom from the Book of Change。

  • 前言
  • 緒論:《易經》的性質
    • 《易經》是甚麼?
      • 占筮之書
      • 符號系統與文字系統
      • 修養之書
      • 《周易》、《易經》與《易傳》
      • 易學
      • 天人合一的思想
      • 「道」是「有」而非「無」
      • 道器合一
      • 探索「道」或「理」的方法
      • 卦、太極、陰陽、五行
      • 河圖與洛書
      • 靜卦與動卦
      • 中和、太和、和諧
      • 道德、修養、他律、自律、天人合一
    • 君子的素質
    • 本書的觀點
      • 明辭與暗辭
      • 乾坤兩卦的新釋
      • 卦與交的深層解析
      • 引入「爻位連」的概念
      • 十二個「爻位連」的分析
      • 卦名的質疑
      • 太極哲學與陰陽規律
      • 象主辭輔
      • 靈活性的解析
      • 象、數與理的適當配合
      • 釋卦的方法
      • 占卦的方法
      • 占卦與推演
      • 釋卦與推演
      • 釋卦的「得」
      • 占問者本身應為解卦者
  • 第一部份:八卦、六十四卦、太極、陰陽、五行、河圖、洛書
    • 陰陽的特性
    • 三劃卦、單卦、八卦、卦名
      • 乾卦
      • 坤卦
      • 兌卦
      • 離卦
      • 震卦
      • 巽卦
      • 坎卦
      • 艮卦
    • 先天八卦方位圍
    • 後天八卦方位圖
    • 先天八卦轉化為後天八卦
    • 重卦、六十四卦
    • 太極、陰陽、八卦
      • 太極陰陽圖顯示了《易經》的辯證思維
      • 五行
    • 河圖與洛書
    • 蔡氏河圖
    • 五行的相生與相剋
    • 先天八卦配河圖
    • 後天八卦配河圖
    • 蔡氏洛書
    • 先天八卦配洛書
    • 五行的相生與相剋
    • 後天八卦配洛書
    • 河洛配八卦的總結
    • 河洛與《易經》有無關係?
      • 河洛之學的起源
      • 八卦來源於河洛?
      • 河洛能否解釋卦爻象
      • 河洛圖式的意義為何?
  • 第二部份:卦爻的變化與爻位連解析
    • 卦爻象的變化
    • 卦變與爻變
    • 爻性、位性、爻位連
      • 爻性
      • 位性
      • 爻位連
    • 爻變為「量」變,卦變為「質」變
    • 爻位的當位與不當位
    • 中位、剛中、柔中
    • 爻位之間的關係
      • 爻變與卦變的例子
    • 爻變、卦變
    • 本卦與卦變
      • 錯卦
      • 綜卦
      • 交易卦或互易卦
      • 暗伏卦或交互卦
      • 互卦
    • 本卦與衍生卦的關係
    • 時空觀
      • 爻辭
    • 十二個爻位連
      • 初九
      • 初六
      • 九二
      • 六二
      • 九三
      • 六三
      • 九四
      • 六四
      • 九五
      • 六五
      • 上九
      • 上六
    • 影響爻位連屬「有利」或「不利」因素
      • 爻辭
      • 中位
      • 應位
      • 承位
      • 乘位
      • 「敵應」:同爻同位
      • 當位
      • 不當位
      • 比位
      • 底位
      • 頂位
      • 比較爻位的傳統解釋
      • 互卦
      • 阻礙
      • 變爻
    • 時位
      • 時行則行,時止則止
    • 爻辭典爻位連的關祥
      • 爻辭與爻位連之間並無內在關係
      • 爻辭與爻位連之間有內在關係
      • 爻辭與爻位連的假定關係為鍛煉思維能力的工具
  • 第三部份:太極哲學
    • 太極觀念與傳統思想
    • 《繫辭》的陰陽與太極
    • 《老子》的「道」與太極
    • 孔子的「仁」與太極
    • 《中庸》的「誠」與太極
    • 孟子的「心性」與太極
    • 荀子的「禮」與太極
    • 王弼的「無」與太極
    • 周敦頤的「無極」與太極
    • 邵雍的「心」與太極
    • 張載的「氣」與太極
    • 程頤與朱熹的「理」與太極
    • 王陽明的「良知」與太極
    • 王夫之的「實有」太極
    • 小結
    • 太極思維與陰陽規律
    • 平衡規律
      • 中道
      • 德與才
      • 身與心
      • 指引
    • 整體規律
      • 太極為一整體
      • 太極是「有」
      • 太極分「顯有」與「隱有」
    • 動力規律
    • 相濟規律
    • 對立規律
    • 相依規律
    • 互含規律
    • 消長規律
    • 轉化規律
    • 總結
  • 第四部份:釋《易》的兩大學派
    • 象數與義理
    • 象學派
      • 《易傳》
      • 孟喜
      • 焦延壽
      • 京房
      • 《易緯》
      • 荀爽
      • 虞翻
      • 孔穎達
      • 李鼎祚
      • 陳搏
      • 周敦頤
      • 來知德
      • 焦循
      • 尚秉和
      • 劉大鈞
    • 數學派
      • 《繫辭》
      • 鄭玄
      • 邵雍
      • 劉牧
      • 蔡文定
      • 方以智
    • 義理學派
    • 《易傳》
      • 王弼
      • 程頤
      • 朱熹
      • 王夫之
      • 李光地
      • 金景芳
      • 黃壽祺
      • 朱伯崑
    • 象學派與數學派的異同
    • 象數學派與義理學派的結合
    • 象數學派與義理學派的共同點
  • 第五部份:解析方法
    • 卦象
    • 卦辭
    • 結構
    • 爻辭與爻象
    • 卦象含義的引伸
    • 靜卦與動卦
    • 解析卦爻象的三個主要方法
      • 卦爻象解析
      • 爻辭的哲理解析
      • 爻辭解析與爻象解析的結合
      • 卦爻象與爻辭所引伸的哲理
    • 八卦的基本象與引伸象的特性
      • 乾卦
      • 兌卦
      • 離卦
      • 震卦
      • 異卦
      • 坎卦
      • 艮卦
      • 坤卦
      • 卦象成語化與成語卦象化
      • 象解的方法
      • 象解的條件
      • 象解的意義
  • 第六部份:六十四卦
    • 1.乾天卦 剛健篤實
    • 2.坤地卦 寬厚包容
    • 3.水雷屯卦 開創艱難
    • 4.山水蒙卦 敢蒙教化
    • 5.水天需卦 耐心等待/未雨綢繆
    • 6.天水訟卦 避免事訟/以和為貴
    • 7.地水師卦 統帥之道
    • 8.水地比卦 親附之道
    • 9.風天小畜卦 蓄積柔力
    • 10.天澤履卦 循禮而行/險中求進
    • 11.地天泰卦 和諧通泰
    • 12.天地否卦 荊天棘地/閉塞不過
    • 13.天火同人卦 和同之道
    • 14.火天大有卦 滿而不溢/如日中天
    • 15.地山謙卦 謙德精神
    • 16.當地豫卦 備豫和樂
    • 17.澤雷隨卦 隨從之道
    • 18.山風蠱卦 整治腐化
    • 19.地澤臨卦 柔中領導
    • 20.風地觀卦 觀人觀己/反躬自省
    • 21.火雷噬瞌卦 嚴法除邪/執法公正
    • 22.山火賁卦 修飾適中/明理穩重
    • 23.山地剝卦 陰長陽消/眾陰奉陽
    • 24.地雷復卦 正氣回復/迷途知返
    • 25.天雷無妄卦 真實無妄
    • 26.山天大畜卦 巨大蓄積/剛健厚實
    • 27.山雷頤卦 頤養之道/自力更生
    • 28.澤木大過卦 陽剛過盛
    • 29.坎水卦 剛毅不屈/堅忍不拔
    • 30.離火卦 內明外明
    • 31.澤山咸卦 相互感應
    • 32.雷風恆卦 持之以恆
    • 33.天山遯卦 退避適時/保善避惡
    • 34.雷天大壯卦 善用剛強/用壯適中
    • 35.火地晉卦 柔進明德
    • 36.地火明夷卦 韜光養晦
    • 37.風火家人卦 齊家之道
    • 38.火澤腰卦 求同存異/異中求同
    • 39.水山賽卦 見險則止
    • 40.雷水解卦 清除險難
    • 41.山澤損卦 損下益上/損惡益善
    • 42.風雷益卦 損上益下/利人利己
    • 43.澤天夬卦 果斷除邪
    • 44.天風垢卦 見微知著/防微杜漸
    • 45.澤地萃卦 凝聚之道
    • 46.地風(木)升卦 順勢柔升
    • 47.澤水困卦 處困之道
    • 48.水木井卦 井德精神
    • 49.澤火革卦 變革之道
    • 50.火木鼎卦 革故鼎新
    • 51.震雷卦 堅固定力/保持動力
    • 52.艮山卦 靜止之道/穩重篤實
    • 53.風山漸卦 循序漸進
    • 54.雷澤歸妹卦 結合之道
    • 55.雷火豐卦 處盛思危/明理行動
    • 56.火山旅卦 堅毅明理
    • 57.巽風卦 以柔順剛/以剛制柔
    • 58.麗澤卦 和悅相處
    • 59.風水渙卦 抑止渙散
    • 60.水澤節卦 節制有度
    • 61.風潭中孚卦 真誠之道
    • 62.雷山小過卦 小有過度
    • 63.火水既濟卦 慎終如始
    • 64.火水未濟卦 生生不息
  • 第七部份:占卦
    • 占卦的意義
    • 占卦的方法
    • 大衍之數占筮法與哲理
    • 初爻爻性的決定
    • 六爻爻性的決定
    • 三幣法
    • 梅花易數:字劃數占法
      • 時間因素
      • 解卦
      • 傳統的解卦原則
      • 《左傳》和《國語》的解卦原則
      • 朱熹的解卦原則
    • 解卦綜合法
    • 五行法的解析
      • 體用的生剋關係
      • 體用的相比關係
      • 之卦的解析
      • 三個階段的觀點
      • 交互卦代表中段情況
      • 變卦代表末段情況
    • 五行法與陰陽法的合用
    • 陰陽法與五行法的異同
    • 成語引伸象配合基本象的應用
      • 不用變爻的情況
      • 用變爻的情況
    • 占卦的總結
      • 占卦為藝術
      • 占卦之「道」即行為之「道
      • 起卦方法宜簡
      • 綜合性解卦
      • 占問者本身應為解卦者
      • 占卦者的性格
      • 影響解卦的因素
  • 結語
    • 鍛煉思維
      • 符號系統
    • 認識時位
    • 人生哲理
      • 行為勸導
      • 重視關係
      • 「顯有」的「道」
      • 「天」的概念
      • 積極人生
    • 經世致用
    • 領悟與人生
  • 參考書目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