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1.國學大師梁實秋遊走東西方的背景,形塑了他獨特的人格思想,影響,作者蒐集多方資料,旁徵博引呈現梁實秋的性格、治學思想以及生活種種,是具有學術厚度的著作。
2.本書作者以「雙重智慧」的獨特觀點,剖析梁實秋個人的思想形成,具學術參考價值。
冰心曾讚美梁實秋:「一個人應當像一?花,不論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人、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好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實秋最像一?花。」但魯迅評價梁實秋,卻是粗魯的一句:「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究竟,這位在臺灣人眼中,筆法融合古典與浪漫、架起中西文化橋梁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在當今中國大陸學界,又是如何被評價的呢?
許祖華教授的《翻譯梁實秋》,也許能代表一種全新且客觀說法。本書共分三個部分:首先是「人物剪影」,主要論述橫跨於東方與西方之間的梁實秋的學識、心態、風度;再來是「生活素描」,漫談梁實秋在理想與現實人生中的情趣、交遊與愛情;最後是「散文欣賞」,整理分析其幽默風趣的文本與寫作風格,幫助我們重溫梁實秋之風采。
緒論 他從歷史中走來
彷彿已經十分遙遠了……
20世紀20年代,正值神州大地政局動盪、苦難蔓延的時期,1926年的初夏,梁實秋從大洋彼岸的美國回到了闊別三年的故土。他身沐西方文明的光澤,青春煥發,躊躇滿志,一踏上故土就舉起「人性」的聖火,希圖借西方文明的焰頭,在一個「良心枯萎」的社會點燃文藝的明燈,照亮人生的前程,驅散社會如霧似霾的混沌,建造燦爛輝煌的「人性」景觀。但是,他失敗了。「左翼」文藝界對他的人性論的主張展開了尖銳的批判,中國新文學的主將魯迅,更是以如椽巨筆,接連發表了〈盧梭和胃口〉、〈文學與出汗〉、〈『硬譯』與『文學的階級性』〉等文,從事實與邏輯上駁斥了他有關人性是普遍的和永久不變的觀點,批判了他提出的永久不變的人性是文學真正基礎的論說,他所舉起的「普遍的」、「不變的」人性論的理論「火把」,也被現實中白熱化的階級對抗的狂風暴雨無情地澆滅了。梁實秋這個名字雖然引起了人們的注意,但卻披著「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1的灰頹外衣,成為了「左翼」文藝界否定和批判的對象。
20世紀30年代末,梁實秋又一次成為了人們注目的焦點。當時,中國人民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使一切不願做亡國奴的炎黃子孫都義無反顧地投入民族解放的陣線,與妄圖滅我中華的野蠻、兇殘的倭寇?日本帝國主義,展開殊死的鬥爭,文藝界的同仁也不
2.本書作者以「雙重智慧」的獨特觀點,剖析梁實秋個人的思想形成,具學術參考價值。
冰心曾讚美梁實秋:「一個人應當像一?花,不論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人、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好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實秋最像一?花。」但魯迅評價梁實秋,卻是粗魯的一句:「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究竟,這位在臺灣人眼中,筆法融合古典與浪漫、架起中西文化橋梁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在當今中國大陸學界,又是如何被評價的呢?
許祖華教授的《翻譯梁實秋》,也許能代表一種全新且客觀說法。本書共分三個部分:首先是「人物剪影」,主要論述橫跨於東方與西方之間的梁實秋的學識、心態、風度;再來是「生活素描」,漫談梁實秋在理想與現實人生中的情趣、交遊與愛情;最後是「散文欣賞」,整理分析其幽默風趣的文本與寫作風格,幫助我們重溫梁實秋之風采。
緒論 他從歷史中走來
彷彿已經十分遙遠了……
20世紀20年代,正值神州大地政局動盪、苦難蔓延的時期,1926年的初夏,梁實秋從大洋彼岸的美國回到了闊別三年的故土。他身沐西方文明的光澤,青春煥發,躊躇滿志,一踏上故土就舉起「人性」的聖火,希圖借西方文明的焰頭,在一個「良心枯萎」的社會點燃文藝的明燈,照亮人生的前程,驅散社會如霧似霾的混沌,建造燦爛輝煌的「人性」景觀。但是,他失敗了。「左翼」文藝界對他的人性論的主張展開了尖銳的批判,中國新文學的主將魯迅,更是以如椽巨筆,接連發表了〈盧梭和胃口〉、〈文學與出汗〉、〈『硬譯』與『文學的階級性』〉等文,從事實與邏輯上駁斥了他有關人性是普遍的和永久不變的觀點,批判了他提出的永久不變的人性是文學真正基礎的論說,他所舉起的「普遍的」、「不變的」人性論的理論「火把」,也被現實中白熱化的階級對抗的狂風暴雨無情地澆滅了。梁實秋這個名字雖然引起了人們的注意,但卻披著「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1的灰頹外衣,成為了「左翼」文藝界否定和批判的對象。
20世紀30年代末,梁實秋又一次成為了人們注目的焦點。當時,中國人民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使一切不願做亡國奴的炎黃子孫都義無反顧地投入民族解放的陣線,與妄圖滅我中華的野蠻、兇殘的倭寇?日本帝國主義,展開殊死的鬥爭,文藝界的同仁也不
許祖華,男,生於1955年9月13日。湖北省仙桃市人。現為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現代文學的教學與研究。
1982年畢業於湖北大學,獲文學學士學位。1986年畢業於吉林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1991年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
1991年進入華中師範大學中文系任教。1993年晉升副教授。1995年破格晉升教授。1996年赴美國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做訪問學者,於1998年返回中國大陸。
曾編著有:《智慧啟示錄--人的發現與新文學觀的境界》、《雙重智慧--梁實秋的魅力》、《小說新人與小說新潮》、《建築美學原理及應用》、《中國現代文學史簡明教程》、《五四文學思想論》、《中國現代文學思潮史》、《魯迅小說的跨藝術研究》等書。
- 緒 論 他從歷史中走來
-
第一章 橫跨於東方與西方之間─人物剪影
-
第一節 學識:融通中西的知識結構
-
第二節 心態:剪不斷的眷戀與抵不住的誘惑
-
第三節 風度:東方人格與西方靈氣的結合
-
-
第二章 泛舟於現實與理想之中─生活素描
-
第一節 情趣:西方的生活理想與東方的生活原則的交融
-
第二節 交遊:來往於文化名流之間
-
第三節 愛情:傳統倫理規範與現代意識的統一
-
-
第三章 洋溢著詩與畫的意趣─散文欣賞
-
第一節 文本:歐式的美文與中式的意蘊融成的「雅品」
-
第二節 視角:童稚的浪漫與老者的蒼涼構成的「意向」
-
第三節 風格:學者的豐贍與名士的瀟灑構成的「境界」
-
- 結 語 未來的選擇
- 後 記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