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有時候我喜歡歸結某種文學潮流,也不放棄追逐一種更大的慣性,但我總是要找出那種線索——它能引導我們走出現實的迷宮。現實本質上是一座迷宮,因為我們並不知道入口和出口。但個人心中要有一本地形圖,我想我的批評文字還是不難看出,不管我如何討論當代文學的紛繁複雜,但我還是有比較明晰的走勢圖。否則,所有的理想思考和具體的作品理解,都不能讓我心安理得。本批評文集,可以看出我對八九十年代中國文學變革的理解,雖然只是文學論文,但我力圖在文學批評中揭示出思想背景,在文本的解讀中,呈現出歷史的內涵。本書特色
本書收錄了大陸知名文藝評論家、「長江學者」陳曉明教授治學以來最具代表性與影響力的單篇論文作品,既反映了崛起於1980年代知識份子的心路歷程,也是三十年來中國社會、文化與文學轉型的歷史見證。
本書收錄了大陸知名文藝評論家、「長江學者」陳曉明教授治學以來最具代表性與影響力的單篇論文作品,既反映了崛起於1980年代知識份子的心路歷程,也是三十年來中國社會、文化與文學轉型的歷史見證。
陳曉明
男,1959年2月生,福建光澤縣人。1990年獲文學博士學位。曾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工作十多年,2003起在北京大學中文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2012年起被聘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當代文學和後現代文學理論等。出版有《無邊的挑戰》、《不死的純文學》、《德里達的底線》、《中國當代文學主潮》等20多部著作,發表論文評論400多篇。曾獲首屆「華語傳媒文學大獎」年度評論家獎,魯迅文學獎理論評論獎(2007年)等獎項。擔任中國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等職。
- 序「秀威文哲叢書」/韓晗
- 自序
-
上編:理論的尋覓
-
1、拆除深度模式─當代理論與創作的轉型
-
2、歧途中的選擇─現代審美進向
-
3、當下的道路─理論、批評與創作的困境
-
4、常規與變異─當前小說形勢與流變
-
5、反激進─當代知識份子的歷史境遇
-
6、真實的迷失─從現實主義到後現代主義
-
7、向內轉的美學向度─當代中篇小說的藝術流變
-
8、現代性與後現代的纏繞及其出路
-
9、文化研究─後─後結構主義時代的來臨
-
10、「恕道」在當代危機中的普適性與積極面向
-
-
中編:批評的見證
-
1、無望的超越─從深度到文本策略
-
2、詭秘的南方─先鋒小說的「南方意象」讀解
-
3、反抗危機─「新寫實」論
-
4、神奇的他者─中國當代電影敘事中的後政治學
-
5、異類的尖叫─斷裂與新的符號秩序
-
6、世俗批判的現代性意義─試論柏楊雜文的思想品格
-
7、「沒落」的不朽事業─試論白先勇小說中的現代性面向
-
8、「對中國的執迷」─顧彬《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評述
-
-
下編:解讀作家
-
1、個人記憶與歷史佈景─關於韓少功和尋根的斷想
-
2、複調和聲裡的二維生命進向─評張承志的《金牧場》
-
3、歷史在別處─《風過耳》與「新時期」的終結
-
4、瓶中之水卻也奔流不息─林白小說論略
-
5、無限的女性心理學─陳染小說論略
-
6、從前衛女性主義到中國書寫─虹影小說論略
-
7、後革命的博弈─《女同志》中的權力與力比多的辯證法
-
8、始終在歷史中開創理論之路─錢中文的學術思想評述
-
9、不屈不撓的肯定性─程文超文學理論批評論略
-
10、中國當代文學的評價與創新的可能性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