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烈焰焚春:從埃及革命到伊斯蘭國,阿拉伯之春後的中東如何墜落人間煉獄?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55612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曾經點燃民主聖火的阿拉伯之春,
為何淪為烽火連天的人間煉獄?

在追尋自由與尊嚴的道路上,
脆弱的人性要承受多少磨難?

《紐約時報》:「關於中東,你期盼已久的書終於來了。」

★2016年《出版人週刊》最佳非虛構圖書
★2016年《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最佳圖書
★2016年《紐約時報》百大圖書
★2016年《洛杉磯時報》時事類最佳圖書決選

如果救治被政府軍打傷的示威群眾可能會讓你丟掉醫生工作,你會冒險嗎?

面對虐待、殺害你兄弟的獄卒,你能堅持給予他公平的審判嗎?如果這位獄卒是你的兒子,會改變你的想法嗎?

在南葉門有一群目不識丁、仍然活在封建統治與部落仇殺中的農民,早已進行了長達四十年的堅決反抗。是什麼信念支持著他們?

在敘利亞沿海,多年來相處甚歡的遜尼派與阿拉維派在革命爆發後一夕反目。什麼樣的宿怨畫分、撕裂了他們?

在埃及,青年人對自由與尊嚴的純真渴望為何落空?為何獨裁者的下台只帶來了更嚴厲的獨裁與極端主義的混戰?

二〇一一年,革命席捲中東。長年的極權統治、貪腐與經濟蕭條逼得廣大的群眾前仆後繼地挺身而出。從埃及到葉門,新的公民精神在年輕世代的阿拉伯人身上呼之欲出。他們的勇氣與理想主義讓全世界的觀察家為之振奮,也讓伊斯蘭聖戰組織相形失色,他們擔心他們的暴力路線被和平起義給取代。
五年後,二〇一一年的革命熱情卻歸於死寂。在各個國家,恐怖主義與獨裁者的暴力手段幫助他們贏得大位,同時舊有的分裂不但重新浮現,還更加深了。埃及的警察國家體制變本加厲。利比亞、敘利亞、葉門爆發內戰。殘無人道的伊斯蘭國用以鮮血與暴亂肆虐整個中東世界。
《烈焰焚春》以事後之明看待一度被眾人寄予厚望的「阿拉伯之春」如何從希望走向絕望。《紐約時報》記者羅伯‧沃斯以精湛的文學技巧帶領各位走入幾位精彩的人物的故事當中。讀者會看到一位利比亞叛軍掙扎著是否該手刃殺害他兄弟的劊子手;整村的葉門農夫被一個大權在握卻愛附庸風雅的酋長給長期奴役,過著彷彿中世紀農奴的生活;兩個敘利亞女孩因為她們所屬教派的衝突而從多年閨密變成互相仇視;一位埃及醫師不知如何在對穆斯林兄弟會的忠誠與對新民主的渴望之間作抉擇。在尾聲裡,沃斯描述突尼西亞兩個八十多歲的政治家偕同一群意想不到同伴,讓這個國家沒有像其他鄰國一樣被戰火蹂躪。
《烈焰焚春》結合了戲劇性十足的真實故事與第一手的分析報導,深入人物的內心世界,捕捉了橫掃中東各地的內戰的精神與實質面貌,並解釋了為何本來可能是阿拉伯復興的契機,最終卻又是一場無止盡的動盪。

普林斯頓大學英文博士,於2000開始於《紐約時報》工作,2003至2006年被派駐巴格達,2007年至2011年為貝魯特中心主任。2014至2015年擔任華盛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術中心中東部門的公共政策研究員,並撰寫本書。

  • 推薦序 狂潮中決定性瞬間 周軼君
  • 中東與北非地圖
  • 序言
  • 第一部 起義
    • 第一章 廣場上誕生的新民族──埃及
    • 第二章 公平的復仇──利比亞
    • 第三章 女孩的教派之爭──敘利亞
    • 第四章 被部落囚禁的國家──葉門
  • 第二部 復辟
    • 第五章 孤鳥難鳴──埃及
    • 第六章 哈里發的陰影下──葉門、敘利亞
    • 第七章 和解──突尼西亞
  • 後記
  • 時間表:阿拉伯起義與其餘波
  • 資料來源註記
  • 致謝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