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做皂不NG!娜娜媽天然皂獨門祕技:正確選油、調色、打皂、晾皂,讓你做的皂好洗、好聞、好質感的180個完美關鍵
- 作者序─堅持信念、保持做皂的初心
-
PART1 打皂前─你要知道的事
-
配方選擇
-
001 為什麼要使用手工皂
-
002 肥皂是鹼性的,會傷害皮膚嗎?
-
003 冷製vs. 熱製,有什麼不同?
-
004 手工皂自用、送人、販售的提醒
-
005 皂的配方不是人人都適合
-
006 新手入門的注意事項
-
007 娜娜媽愛用皂材分享
-
008 如何挑選適合自己膚質的配方?
-
009 減鹼皂的pH 值較低、較不刺激?
-
010 適合做家事皂的材料
-
011 什麼是「超脂皂」?洗感較滋潤?
-
012 可以直接使用現成材料包嗎?
-
013 洗髮皂、身體皂、家事皂可以混用嗎?
-
014 如何找到適合的洗髮皂配方?
-
015 冷製皂可以溶解成液體皂使用嗎?
-
016 可以把固體皂的配方做成液體皂嗎?
-
-
油脂選擇
-
017 軟油與硬油的搭配
-
018 如何選擇油脂配方?
-
019 哪些油品的洗感比較溫和?
-
020 如何提高皂的起泡度?
-
021 清潔力與滋潤度的取捨
-
022 什麼是拉絲皂?如何做出拉絲皂?
-
023 單品油皂比想像中更好洗?
-
024 如果油品味道較重,入皂後會不會臭臭的?
-
025 市面上油品眾多,要怎麼挑選?
-
026 有問題的油會有濃濃的刺鼻味
-
027 會影響皂顏色的油品
-
028 如何讓皂體的顏色變白皙?
-
029 如何增加皂的硬度?
-
030 可以用回鍋油做皂嗎?
-
031 精製與未精製油品入皂的差異
-
032 油品過期了還能打皂嗎?
-
033 家事皂一定要用椰子油嗎?
-
034 如何區分棕櫚油種類?
-
035 軟棕、硬棕、棕櫚核仁油、紅棕櫚油數值比較
-
036 適合做浸泡油的材料
-
037 娜娜媽愛用油品分享
-
038 油品的顏色不一致是正常的嗎?
-
039 關於油的容量與用量
-
040 各種油品特色及功效一覽表
-
-
水與鹼
-
041 降低水分比例的時機
-
042 用水、牛乳與母乳製皂的洗感差異
-
043 可以用自來水來溶鹼嗎?
-
044 鹼的種類與選擇
-
-
添加物的選擇
-
045 適合入皂的中藥材推薦
-
046 可以添加蜂蠟入皂嗎?
-
047 咖啡渣入皂有什麼效果?
-
048 沙威隆、溫泉粉可以入皂嗎?
-
049 新鮮材料如何入皂?
-
050 各種粉類特色與功效一覽表
-
051 添加物的比例如何拿捏?
-
-
精油/香精
-
052 哪些精油比較能夠留香?
-
053 精油要購買單方或複方?
-
054 精油或香精會導致速T 嗎?
-
055 精油過期還能做皂嗎?
-
056 會讓皂的顏色變深的精油
-
057 配方中的精油可以隨意添加嗎?
-
058 香精好,還是用精油好?
-
059 各種精油特色及功效一覽表
-
-
工具
-
060 如何選購模具?
-
061 適合新手的入門模具
-
062 什麼是蕾絲模具?
-
063 如何挑選攪拌器(手動打皂)?
-
064 食物攪拌器(電動打皂)的挑選要點
-
065 打皂的鍋子有限制材質嗎?
-
066 新手必備的打皂工具
-
-
-
PART2 打皂中─美麗不失敗的製皂技巧
-
材料測量
-
067 測量比例時一定要很精準嗎?
-
068 鹼量不足,容易失敗?
-
-
油脂入皂
-
069 如何確認鹼是否過量了?
-
070 硬油一定要融解後才能打皂嗎?
-
071 固態油品反覆加熱會壞掉嗎?
-
072 使用高比例的硬油配方做皂
-
-
溶鹼
-
073 「水入鹼」還是「鹼入水」?
-
074 使用氫氧化鈉(鹼)的注意事項
-
075 溶鹼時產生的大量氣體
-
076 乳類溶鹼需要過篩嗎?
-
077 如何確定氫氧化鈉有溶解完全?
-
078 溶鹼時不小心水量或鹼量加錯了怎麼辦?
-
-
油鹼混合攪拌
-
079 要以「油入鹼」還是「鹼入油」?
-
080 打皂時發現有硬塊
-
081 打皂的最佳溫度
-
082 精油沒有攪拌均勻,成皂會有什麼影響?
-
083 打皂的手法技巧
-
084 如何減少氣泡?
-
085 電動打皂與手打皂的差別
-
086 食物攪拌器使用注意事項
-
087 什麼是「兩段式加水」?
-
088 什麼是「分段式加油法」?
-
-
添加物
-
089 馬鈴薯發芽了還能入皂嗎?
-
090 薑的入皂方式
-
091 粉類添加物的入皂方式
-
092 絲瓜絡可以入皂嗎?有什麼功用呢?
-
093 橘油如何入皂?
-
094 蠶絲可以入皂嗎?
-
095 糖可以增加起泡度嗎?
-
096 蜂蜜與黑糖入皂會產生斑點嗎?
-
097 如何製作鹽皂?
-
098 蘆薈膠可以取代蘆薈入皂嗎?
-
099 添加物加入的時機
-
100 粉類添加物的注意事項
-
101 絲瓜水、苦瓜水可以入皂嗎?
-
102 植物粉一定要過篩嗎?
-
-
變化&調色
-
103 渲染皂怎麼做才會漂亮?
-
104 分層皂怎麼做才會漂亮?
-
105 皂中皂的注意事項
-
106 食用色素可以用來調色嗎?
-
107 皂的顏色會越放越淡?
-
108 乳皂顏色為什麼會偏黃?
-
109 具有定色效果的製皂材料
-
110 紫草皂顏色變灰了?
-
111 色粉會對皮膚造成不好影響嗎?
-
-
皂化反應
-
112 Trace 的變化
-
113 Trace 的重要性
-
114 打很久都無法Trace 的原因
-
115 油的皂化速度
-
116 如何判斷是否攪拌均勻?
-
117 哪些材料會加速Trace ?
-
118 什麼是假T(假皂化)?
-
119 皂液Over Trace 了
-
120 皂液看起來油水分離
-
121 打皂工具建議隔天再清洗
-
-
-
PART3 打皂後─常見的問題
-
脫模
-
122 什麼程度才能脫模?
-
123 脫模的小技巧
-
124 脫模後皂體總是不漂亮?
-
125 造型越複雜的模具越不易脫模
-
126 為什麼不建議24 小時就脫模?
-
-
127 皂晾了好幾天都不硬
-
切皂/蓋皂章
-
128 切皂的工具
-
129 皂怎麼切才漂亮?
-
130 蓋皂章的最好時機
-
-
晾皂
-
131 什麼是熟成期?
-
132 正確的晾皂方式
-
133 適合晾皂的環境
-
134 皂都需要保溫嗎?
-
135 哪些皂的晾皂時間較長?
-
136 手工皂的縮水率
-
137 如果皂一直感覺濕濕的怎麼辦?
-
138 如何測試pH 值?
-
-
保存
-
139 手工皂可以保存多久?
-
140 如何保存手工皂?
-
141 如何包皂才漂亮?
-
142 母乳皂會不會過期?
-
143 包保鮮膜的重要性
-
144 老皂跟新熟成的皂有什麼差別?
-
145 為什麼手工皂放在皂盤裡容易軟爛?
-
146 養老皂的方式與條件
-
147 皂邊如何利用不浪費?
-
-
NG皂
-
148 過鹼
-
149 火山爆發
-
150 鬆糕
-
151 長毛
-
152 雪花/鬆糕
-
153 甘油河
-
154 白粉(皂粉)
-
155 出油
-
156 失溫的肥皂如何處理?
-
157 結晶
-
158 冒汗、出水
-
159 表面有凸起
-
160 坑洞(凹洞)
-
161 皂霜
-
162 如何分辨氣泡跟溶鹼不全?
-
163 如何使用熱製法再製?
-
164 手工皂酸敗的原因
-
165 怎麼知道手工皂酸敗了?
-
166 為什麼會有油斑?
-
-
手工皂知識
-
167 不皂化物
-
168 電視框
-
169 果凍
-
170 有染髮的人不能使用洗髮皂?
-
171 使用髮皂的正確洗法
-
172 冬天不適合打皂嗎?
-
173 使用家事皂,手會皺皺的?
-
174 浸泡油瀝乾後剩下的花瓣用途
-
175 做皂材料如何丟棄?
-
176 計算配方的參考網站
-
177 什麼是「MP 透明皂」?
-
178 甘油
-
179 椰子油的皂化價會影響過鹼?
-
180 裝鹼的杯子及湯匙如何清洗?
-
-
-
PART4 娜娜媽親自示範─超好洗的人氣皂款
-
工具介紹
-
手工皂配方DIY
-
基本製皂技巧STEP BY STEP
-
蠶絲親膚乳皂
-
紅棕啤酒洗髮皂
-
薔薇紅酒皂
-
咖啡洗髮皂
-
135 超脂皂
-
簡易水果酵素皂
-
山茶花熱製洗髮皂
-
草本左手香皂
-
蘆薈杏桃保濕皂
-
紫草分層皂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