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臺灣光復後,政府對臺接收過程及各項行政措施,為日後政治、經濟、教育、衛生、交通等之建設與發展奠定重要的基礎,為加深國人對臺灣光復歷史的認識,本局委請專家學者由現有國家檔案及其他政府機關及民間等各方面典藏檔案、文物影像等資料,擇選70則臺灣光復相關檔案及影像出版專題選輯。選輯內容包括「抗日活動」、「籌劃接收」、「政權交替」及「省政新局」等4大主題,期藉由精選臺灣光復相關之國家檔案及文物影像之呈現,讓民眾回顧臺灣光復後復建歷程及政府施政軌跡。
- 館長序
- 編撰者說明
- 編輯凡例
-
第一主題 抗日活動
-
1-1甲午戰爭
-
1-2馬關條約
-
1-3臺灣民主國
-
1-4乙未抗日
-
1-5苗栗事件(羅福星抗日)
-
1-6西來庵事件(余清芳抗日)
-
1-7霧社事件
-
1-8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
1-9臺灣文化協會
-
1-10農工團體的抗日活動
-
1-11臺灣民眾黨
-
1-12臺灣地方自治聯盟
-
1-13臺灣義勇隊
-
1-14臺灣革命同盟會
-
-
第二主題 籌劃接收
-
2-1開羅宣言與波茨坦宣言
-
2-2臺灣調查委員會
-
2-3日本無條件投降
-
2-4南京受降典禮
-
2-5接管臺灣之際
-
2-6國民政府接管臺灣的籌備
-
2-7前進指揮所在臺措施
-
2-8國軍登臺
-
2-9中國戰區臺灣受降儀式
-
2-10臺灣總督府的接收
-
2-11軍事接收委員會的成立
-
2-12軍事接收
-
2-13地方行政機關的接管
-
2-14日產接收與處理
-
2-15司法機關的接收
-
-
第三主題 政權交替
-
3-1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的成立
-
3-2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工作計畫與政務會議
-
3-3行政區域規劃與行政機關的建立
-
3-4臺灣省民意機關的建立
-
3-5日僑遣送與留用
-
3-6日俘遣返
-
3-7國籍恢復與回復臺籍姓名
-
3-8海外臺籍軍民返臺
-
3-9警察訓練所
-
3-10戶籍調查與登記
-
3-11徵兵制度的準備
-
3-12實施六年國民教育
-
3-13推行國語與消除日文
-
3-14臺灣革命先烈事蹟宣傳
-
3-15舉行省縣市運動會
-
3-16學校的接管與發展
-
3-17公共衛生的推展
-
3-18經濟整建
-
3-19交通運輸重建與發展
-
3-20農、漁會改組
-
3-21專賣制度的實施
-
3-22統制經濟的實施
-
3-23二二八事件
-
-
第四主題 省政新局
-
4-1臺灣省政府的成立
-
4-2三年經濟建設計畫
-
4-3公用事業的發展
-
4-4物價查報
-
4-5美援挹注
-
4-6土地改革
-
4-7幣制改革
-
4-8糧食增產
-
4-9整頓公營事業
-
4-10準備實施地方自治
-
4-11社會救濟事業的加強
-
4-12舉辦臺灣省博覽會
-
4-13五年計畫教育
-
4-14查禁書刊
-
4-15臺灣戒嚴
-
4-16國民反共公約
-
4-17東南軍政長官公署的成立與防衛臺灣
-
4-18中央政府播遷來臺
-
- 附錄一「1025 臺灣光復檔案展」展件清單
- 附錄二 參考書目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