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中國當代民族文學的現代性構建

作者
出版日期
2012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260080

文化部計次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中國當代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對西方現代主義的接納,是一次意義更為深遠的交融。是中國民族文學第一次較為系統地接受外來文藝思潮的影響,而改變傳統詩學觀的濫觴。二十世紀八○年代後一些年輕的民族作家(詩人),在具有本民族濃厚的文化心理觀照下,吸收了許多現代藝術特徵的表現手法;相對於多數漢族作家(詩人)而言,他們的創作更加貼近自然、更貼近生命本真,形成了民族文學創作一個獨特的藝術視閾。本書選擇了一些具有代表性或有特色的少數民族作家與詩人,在整體上對他們的創作進行審視、研究與把握,試圖在另一藝術世界裏尋找一種情感歷程與藝術形態。
  • 序言 靈魂的自由與藝術的超越
  • 導論 獨語與對話
    • 第一節 「獨語」是自在自為的民族文學言說方式的存在形態
    • 第二節 只要有文化接觸就有文化移動和文化交流的歷史景觀
    • 第三節 建構當代民族文學精神獲得在場性參與談論的資格
  • 第一章 中國當代民族作家現代主義藝術書寫的語言傳達範式
    • 第一節 以「反常化」的姿態重構語言並創造新的語言形式
    • 第二節 以「斷裂」的語言方式營造氛圍為歧義提供存在的條件
    • 第三節 以「陌生化」的策略使語言由再現走向表現
  • 第二章 民族精神的蘊涵與詩的再生
    • 第一節 作品的表述擺脫了工具地位走向表現與傳達語體的自覺
    • 第二節 生命的自然語言被創作主體的精神啟動產生了情緒美
    • 第三節 尋找適合自己又能給接受者以充分藝術感染力的言說方式
  • 第三章 中國當代民族小說創作中的存在主義
    • 第一節 生命的孤獨與對死亡的超越
    • 第二節 存在的焦慮與自我選擇的自由
    • 第三節 對悲劇的重新發現與對現實的徹底否定
  • 第四章 將藝術的觸角伸向民族歷史文化的深處
    • 第一節 對民族文化的介入視閾
    • 第二節 對文化與人的哲學思考
  • 第五章 中國當代民族詩歌創作的原型構建
    • 第一節 象徵族群文化精神的客體往往成為藝術家創作的原型
    • 第二節 對民族詩歌原型的理解開啟了對作品解讀的靈魂之門
    • 第三節 在對原型的構建裏尋求與民族文化形態相關的母題
  • 第六章 中國當代民族詩歌寫作抒情方式的嬗變
    • 第一節 開放性:從相對單一走向多元
    • 第二節 解構、重構:形式的選擇與變遷
    • 第三節 文化嬗變中民族詩歌創作的使命意識
  • 第七章 在傳統與現代的交點上渴求自我的更新
    • 第一節 面對開放後的中國詩壇,詩人的心靈被一種深刻的矛盾折磨著
    • 第二節 傳統與現代的融合,在詩歌美的意象營造中得到體認
    • 第三節 以心體物,以情抒懷,將感覺作為把握詩歌世界對象的基本方式
    • 第四節 詩人的個性心理影響了選擇,但也是詩人創作選擇的契機
  • 第八章 個體隱秘的存在與群體話語的一致
    • 第一節 詩歌抒寫存在於母體與客體間,並努力最大化地構建這個空間
    • 第二節 表現未知而神秘世界中的情感訴求與牧歌式的家園夢想
    • 第三節 詩歌語言符號和象徵符號的編碼─意象的設置與構建
  • 第九章 在理想與浪漫的追尋裏心總是悲涼
    • 第一節 心靈裏無限的渴求總攙和著無盡的悲涼
    • 第二節 夢境中尋找溫馨的慰藉卻總是寂寞
    • 第三節 狹小情感世界的深邃與丰采
  • 第十章 中國當代西南地區民族詩歌創作的現代意識
    • 第一節 現代精神化的物質與神話譜系的重建
    • 第二節 民族文化傳統的重新審視與現代思考
    • 第三節 生命意識的終極叩問與重新發現
  • 第十一章 中國當代西南地區民族詩歌創作的文化解析
    • 第一節 文化作為集體意識的結晶潛藏著一個民族最本質的秘密
    • 第二節 在民族文化的觀照裏傳達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體驗與認知
    • 第三節 尋求東方文化傳統、民族心理構架與現代藝術表現的融合
  • 第十二章 中國當代民族戲劇創作中的象徵主義
    • 第一節 具體的社會與歷史衝突在消失,抽象的是人類普遍的靈魂
    • 第二節 充分表現生命意識與存在的意義,建構起理想化的藝術世界
    • 第三節 以強烈的對抗意識表現人生的虛無與荒誕,表達超驗的心靈感應
  • 第十三章 意識形態、主體建構與中國當代少數民族報告文學
    • 第一節 意識形態召喚與主體建構
    • 第二節 症候式閱讀與民族意識的建構
    • 第三節 多元意識形態與混合文化身份
  • 第十四章 中國當代西部民族散文的意識流手法
    • 第一節 向內轉:靈魂的書寫與生命的喟歎
    • 第二節 無定型:情緒的喧嘩與意識的流動
    • 第三節 新語體:語言的靈動與結構的自由
  • 參考文獻
  • 未完的話
  • 專家述評涂鴻著作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