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自然旅遊創作:新界風物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1/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88186419

文化部計次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也斯曾提過不少人對寫作感到迷茫。有人認為自己是大作家,很有才華;也有人認為,寫作是不能教的,是天賦。但其實,這關係到我們怎樣觀察,怎樣表達,怎樣用文字與別人溝通。也斯的寫作教育理念是「細心觀察﹒真情表達﹒跨界寫作」。

《自然旅遊創作 新界風物》是也斯最後一本策劃的創意寫作叢書。本書由台灣著名自然觀察作家劉克襄及也斯等香港作家,分享如何在旅遊中,用心觀察自然,引導學生以細膩的文字表達真摯的感情,學習跨界寫作。
  • 風物課堂
    • 劉克襄〈我在香港的自然觀察和書寫〉
    • 劉克襄〈我的十二堂課和三回郊野旅行〉
    • 劉克襄〈最近的台灣鐵道旅行〉
    • 葉輝〈新界風物書寫寫作講座摘要〉
  • 嶺南貓、荔枝、豆腐、涼茶
    • 第一課:生活風物的書寫
    • 第六課:涼茶和青草茶的想像
    • 學生習作
      • 何倩欣〈軌跡〉
      • 吳宛霖〈我的願望樹〉
      • 關洛瑤〈「生果車」與「雪糕車」〉
      • 黃少鸝〈那扇敞開的大門內〉
      • 陳瑤〈我所認識的〉
    • 課後感想:陳瑤
  • 雞蛋與菜心
    • 第四課:小小雞蛋的思考
    • 第五課:嶺南的菜心美學
    • 學生習作
      • 曹菀恩〈粉艇〉
      • 劉潔盈〈補鞋叔叔〉
      • 何倩欣〈糖果的滋味〉
      • 潘子健〈牆後〉
      • 劉少杰〈小巷風情〉
    • 課後感想:劉少杰
  • 街市與耕作
    • 第三課:菜市場街市的觀察
    • 第七課:香港稻田耕作的啟發
    • 學生習作
      • 陳子鍵〈輞井圍(五題)〉
      • 呂浩文〈回甘〉
      • 鄭鳳金〈歡樂天地〉
      • 曾健俊〈元朗.天水圍.中轉屋〉
      • 姚俊賢〈輕鐵二三事〉
    • 課後感想:姚俊賢、陳子鍵
  • 地方人物與離島世界
    • 第二課:地方人物的接觸和描述
    • 第十一課:離島的美麗小世界
    • 學生習作
      • 陳瑜鈺〈屯門夏日的鬱悶〉
      • 胡熙裕〈父子〉
      • 葉俊軒〈今夏陽光燦爛〉
      • 吳加敏〈爸,我。媽〉
      • 盧曦廷〈廿蚊魚蛋〉
    • 課後感想:盧曦廷
  • 風與水中的生活
    • 第八課:如何觀察海岸濕地
    • 第九課:香港風水林的指標意義
    • 學生習作
      • 柯人和〈我的元朗〉
      • 莫皓中〈荊〉
      • 黃寶欣〈將軍澳與我〉
      • 潘迎曉〈聖地,勝地〉
    • 課後感想:莫皓中、潘迎曉
  • 山徑旅行與郊野
    • 第十課:古道和山徑的散步
    • 第十二課:一座城市的郊野文明
    • 學生習作
      • 陳康華〈軌道〉
      • 廖巧雪〈在那河畔路上〉
      • 林景成〈隔〉
      • 蔡植培〈殊途同歸〉
      • 馮惠姍〈依戀柴灣─二十歲女生的尋根遊記〉
    • 課後感想:馮惠姍
  • 行山隨想
    • 李振邦〈與劉老師踏青記事〉
    • 鄭慧〈總是走在山徑上〉
    • 黃麗施〈遇上第十六顆小行星〉
    • 黃麗施〈跟劉克襄老師行山日誌〉
  • 宋子江〈編者小語〉
  • 出版地 香港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