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在過去的二十年中,中國社會的開放帶來了宗教信仰的復興。而其中基督教、佛教與民間宗教的復甦尤其突出,引起了許多學者的極大興趣。此書正是作者在長期從事宗教社會學理論研究之後,走出書齋,進行宗教社會學實證研究的一個成果。它至少是中國幾十年來少有的以第一手調查為基礎,以「求真求實」為目標,實事求是地反映當代北京基督教和基督徒真相的一部作品。
- 何序
- 楊序
-
導言
-
一、一門需要走出書齋的學科
-
二、外面的世界真精彩
-
三、站在前人的肩上
-
四、態度與方法
-
五、老話新說
-
六、宗教社會學在中國
-
七、「信度」與「效度」
-
-
第一章 北京的基督教概況
-
一、多宗派彙集的城市
-
二、三十年的歷程: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
-
三、北京城區建制教會所屬五個教堂的簡介
-
四、改革開放後的主要變化
-
五、兩種不同形式的教會
-
附件《中國基督教在新中國建設中努力的途徑》
-
-
第二章 個體信仰的確立
-
一、現有的主要理論
-
二、影響個體信仰確立的各種因素
-
三、皈依的社會性因素
-
四、對現有理論的回應
-
-
第三章 個體宗教性之方方面面
-
一、宗教性的測量維度
-
二、我們的研究範圍
-
三、宗教虔誠度各層面的關係分析
-
四、關於信徒宗教虔誠度的簡要結論
-
-
第四章 宗教信仰對於個體的影響
-
一、宗教在現代社會的功能
-
二、信仰對信徒心理、心態的影響
-
三、信仰對道德和價值觀的影響
-
四、信仰對人際關係的影響
-
五、問卷的反映
-
-
第五章 世俗生活中的基督徒
-
一、基督徒的身份認同
-
二、基督徒對其信仰身份的意識
-
三、基督徒的家庭教育
-
四、基督徒的人際交往
-
五、基督徒的權益意識
-
六、生活在張力中的基督徒
-
七、信仰在生活中的位置
-
-
第六章 思考與問題
-
一、關於宗教的定義
-
二、關於人的宗教性
-
三、關於信仰與道德的關係
-
四、關於城市教會的不同社會地位
-
五、關於城市基督教與農村基督教之比較
-
六、關於基督教在當代中國社會的參與和影響
-
七、關於中國基督教的改革
-
- 附錄一、原課題設想
- 附錄二、調查問卷
- 附錄三、參與觀察報告(原始記錄)兩份
- 附錄四、訪談案例(原始記錄)
- 附錄五、個案訪談名冊
- 參考書目
- 後記
- 出版地 : 香港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