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今藝術&投資2019年6月號NO.321:願你生活在有趣的時代,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特別報導

出版日期
2019/06/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4719294100025_321

文化部計次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於5月11日在威尼斯正式展開,今年威尼斯雙年展主題訂為「願你生活在有趣的時代」(May You Live in Interesting Times),展出活躍於世界各地的79位/組藝術家與團體,雙年展主題展策展人拉爾夫.魯格夫(Ralph Rugoff)在這次策畫中,將主題展兩個場地軍械庫(Arsenale)和綠園城堡(Giardini)的主展館,以同一批藝術家的作品展示分成兩個獨立、面貌差異的展覽,策展人希望透過展覽真正揭示藝術如何在模糊性中安身的方式,當我們的思緒空間被混亂的訊息壓制的此刻,我們如何重新思考、並擁抱矛盾?
  • EDITORIAL 編輯手記
    • 抵抗行動的詩性出口 嚴瀟瀟
  • COLUMN 今專欄
    • 藝術開門 洪三雄
    • 藝術與偶然 耿一偉
    • 網路意識之於藝術市場 姚謙
    • 四月,春遊江南 曾文泉
  • MISSING PIECES 名單之後
    • 南條博明在新竹留下的三件東西 黃博鈞
  • ART TALK 藝術漫步
    • 無所欲—X先生的古典收藏美學 朱貽安
  • ARTIST 藝術家
    • 無所為而為的玩索 洪通的畫室與繪畫創作 黃茜芳
  • SCANNER 市場掃描
    • 台灣當代藝術上鏈 李紹榮與TokenBacon的區塊鏈分額化嘗試 萬永婷
    • 藝術加密交易實驗所在台灣:區塊鏈技術的新應用 萬永婷
  • OBSERVATION 藝點觀察
    • 藝術中不可或缺的觀看視角 雙年展中的性別觀察 黃孟雯
    • 永續共生的創作實踐-3 「愛」的工作者,勞動中的利他主義 詹育杰
    • 繁衍的巢穴。神漾的靈光 王文志的空間復魅 鄭芳和
    • 安身在此與彼之間 談北美館「謝素梅:安棲」展「愛」沈伯丞
    • 再造思考藝術歷史「愛」 對弈_往昔藝術的當代衍繹
    • 塞.加文的繪畫 暗夜百慕達 吳華
    • 舞台上備受矚目的阿列欽斯基 受到肯定的眼鏡蛇藝術群 artprice
    • 圖錄資訊記載錯誤,是否屬於重大瑕疵而可以解約? 葉茂林
  •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 99年歲月的回眸,決定性時刻與頓悟 露琪塔.烏爾塔多在倫敦蛇形美術館賽克勒畫廊盛大展出 簡秀枝
    • 露琪塔.烏爾塔多回顧展 專訪聯合策展人瑞貝卡.勒文 宋佩芬
    • 女性藝術家的大腕推手 「無意識景觀」成為厄爾蘇拉.豪瑟80歲慶生巨獻 簡秀枝
    • 豪瑟沃斯畫廊的女力風景 「無意識景觀」裡的11位女性藝術家 編輯部
  • FEATURE 專題企畫
    • 願你生活在有趣的時代 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特別報導 企畫/張玉音
    • [主題展]並未走出同溫層:從「願你生活在有趣的時代」看當代藝術機制與結構 余小蕙
    • [主題展]「願你生活在有趣的時代」,以詭奇愉悅的姿態演釋平行宇宙般的兩種敘事 王萱
    • [金獅獎]2019年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 立陶宛奪得最佳國家館、亞瑟.賈法獲選為最佳藝術家 王萱
    • [台灣館]鄭淑麗代表台灣館 《3×3×6》向國際當代藝術平台所傳達的異議介面 張玉音
    • [台灣館]裸體與裸的科技「電子規訓之失能/性別與性異議者討論會」 張玉音
    • [台灣館]解放與抵抗的美學拓撲 鄭淑麗的創作語法 嚴瀟瀟
    • [國家館]國際當代藝術各國最指標藝術現象切面 威尼斯雙年展國家館精選 編輯部
    • [平行展]多元豐富的視覺體驗 威尼斯雙年展會外平行展 編輯部
  • SPECIAL REPORT 特別企劃
    • Photo ONE的多元樣態 複合型攝影週末回顧 嚴瀟瀟
  • SPOTLIGHT 藝壇注目
    • 平衡木上的宏大詩篇 高美館「太陽雨:1980年代至今的東南亞當代藝術」 嚴瀟瀟
    • 楊詰蒼的烏托邦 非畫廊「地獄 天堂」 陳意華
    • 在美感與秩序之間回應自我 探看王雅慧的時間簡史 楊椀茹
  • FROM A SCHOLAR 藝想
    • 馬克思.貝克曼的藝術 永不落幕的人生戲台 王德育
  • PREVIEW 拍賣預告
    • 中誠 現代與當代藝術 趙無極恢弘作品《23.4.79》領銜 編輯部
    • 景薰樓 2019年春季拍賣會 人生晨露 藝術千秋 編輯部
  • ART FAIR 藝博會直擊
    • 品牌定位打造致勝關鍵 第9屆台北新藝術博覽會 游如伶
    • 藝術與建築跨界合作 李善單+瑪馨玲月與Gensler合作 編輯部
    • 天府之國看藝術博覽會 專訪Art Chengdu創辦人黃在 鄧韻琴
    • 新血的流動 2019藝術北京觀察 萬永婷
    • 從亞洲視角看紐約斐列茲的參展策略 陳佳音
  • BOOKS
    • 當代藝術生產線:想像作為主體重生的戰鬥力 詹育杰
    • 失去基礎的價值體系,與集體慾望 「情動」與一種新的價值理論 高千惠
  • SNG 展覽直擊
    • 北京.成都.香港.台灣 編輯部
  • ART SCENES 展覽選介
    • 形於無 桑山忠明與六〇年代極簡主義的崛起 編輯部
    • 群落生境:從「跨藝行動」來看家 高雄「棲居:棲地×眷村」 張凱惠
    • 幫浦開館,匯聚南港 南港公共藝術節 編輯部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